关于台州市黄岩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07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5-07-09 10:03   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字体:[ ]

郏雪利、郑建华、王加许、李敏、翁富妹、章高琴、叶岩永、金海波、薛云六等9位代表:

你们在台州市黄岩区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第107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区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围绕提案内容,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深化‌校地合作,激活积极心理学服务潜能

依托永宁幸福中心,以“幸福黄岩积极心理学培训800人”“开展幸福黄岩积极心理学服务”等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从城到乡,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心理健康体系。我区与清华大学开展校地合作,从2022年开始探索积极心理学融入县域治理的新模式,累计培训积极心理学师资1300余人次。今年,我区将学生心理诊疗工作纳入区级民生实事项目,计划为200名以上学校排查发现的心理高危学生提供免费咨询、诊疗。

二、凝聚多方力量,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制定实施《黄岩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学校主责、社会参与的立体工作格局。在教育系统区、乡、校三级校园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基础上,我区统筹协调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建立“预警—干预—转介—康复”闭环管理机制。联合区检察院、区公安局及区妇保院打造‌未成年人成长关爱中心‌,实现跨部门协同联动,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隐私,避免因多次转介加重心理创伤。2024年,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正式迁入永宁幸福中心,并通过县域心理辅导中心省市两级验收。2024年6月,黄岩区检察院携手永宁幸福中心成立“黄岩区未成年人心理干预中心”,引进专业化、系统化的心理干预服务,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全面、专业的支持保障。

三、‌筑牢育人根基,打造"三课联动"新范式

2019年,我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在统一使用北师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材以外,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11本。推进“幸福课堂”示范行动,在10所标杆学校推行积极教育幸福“1+6+1”课程模式,项目惠及师生2.5万余人次。严格落实课程刚性管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生命教育深度融合,建立“三课联动”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并确保每两周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自2023年以来,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年级段(四年级及以上)开展学生心理筛查,累计完成筛查1193人。另外,我区开展“心海护航”积极心理进校园活动和中高考前心理咨询服务,强化中小学幼儿园积极心理学知识普及,加强和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惠及学生26501人;2024年开展考前心理咨询服务10场,受益3000人次。

四、省级资源下沉,织密青少年心理防治立体网

2024年5月,区第三人民医院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正式启动医疗协作,共同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立体化防治网络,通过“省级专家+本土团队”的联动机制,建立起覆盖预防、筛查、干预的全周期服务体系。省级专家定期下沉到我区为青少年授课或驻诊。另外,区第三人民医院开设了特色儿童心理门诊,专门为青少年群体服务。12月,区永宁幸福中心携手贝克心理诊所开设儿童心理门诊。

五、家校社协同,完善“永宁优家”心育服务矩阵

区教育局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配备专兼职人员,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开辟了“永宁优家”线上指导平台及“心河永宁”积极心理学线上科普专栏。通过推送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资源引导家庭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支持和理解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在“心河永宁”专栏,我们设置了“思思巷”栏目引导亲子积极互动,通过“搭尔港”和“蜜甜阁”推送积极心理学科普知识和活动报道,在“芒芒巷”栏目推出了原创学生成长系列沙画视频,期待通过这一系列的创造与展示,引导家长更好地理解与支持孩子。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上级的部署安排和最新要求,结合你们的建议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需要,继续做好相关工作,恳请代表们一如既往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


台州市黄岩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13日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