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54/2025-02937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北城街道 成文日期: 2025-04-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北城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5-04-14 10:32   来源: 北城街道 字体:[ ]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城街道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依山傍水 产城融合”发展主线,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充足的干劲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更大进步。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致力谋发展,经济运行稳健有力。北城街道现有规上企业94家,1-10月实现规上总产值59.6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工业增加值17.3亿,同比增长8.6%;资产总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5.2%;制造业投资2.82亿元,同比增长6.6% ;批零住餐共计224.48亿元,同比增长55.19%;实现出口额27.83亿元,同比增长10.47%。一是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坚持走出去,街道主要领导带队赴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0余次,新招引落地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达到了10个,其中已纳统有8家,零售电商企业新增3家,实现零售新增销售额3.3亿元,批发企业新增两家,批发新增销售额11.8亿,新增餐饮两家(其中之一为黑珍珠级餐厅),餐饮新增销售额1316万元。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力量服务未来汽车城招商引资工作,比亚迪、“蔚小理”、小米、特斯拉、零跑等10余家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先后落地未来汽车城。二是全面开展招才引智。重点围绕医疗器械、模塑、机械等符合北城产业结构的人才项目,加大高层次人才摸排和引进力度,10月在深圳承办“赛马识人才、创新促质变”台州·黄岩科技人才项目赛马会,招引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人才、成果来北城落地。今年来申报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6名,实现1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入职到岗;申报“500精英”6个,落地2个。三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扩投资、促达产、优服务”专项行动,开展常态化走访联系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展现状及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等难题30余个,全面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探索新增长点,培育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新赛道。坚持“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原则,分层筛选建立培育库,逐步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二)聚焦优品质,城市形象日益彰显。一是提速城市更新步伐。多个重点项目“齐头并进”,拆除妙儿桥区块老村部、临时安置房、厂房等剩余建筑物,完成区块征迁扫尾工作;完成妙儿桥、王林王林施等土地出让前准备工作;完成马鞍山安置房分房工作,安置137㎡378套,120㎡229套,100㎡169套,80㎡121套,60㎡41套;完成台州新奥LNG储配站搬迁项目征地工作;有序推进长塘村整村拆迁签约、马鞍山村签约扫尾工作;稳步推进台州市域铁路S2线(黄岩段),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云尚小镇等重点项目进度。二是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秸秆焚烧管控力度,根据北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督查巡查,确保秸秆禁烧管控工作落到实处。常态化开展各类环境整治行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三是持续开展危房整治。排查疑似危房43户,鉴定D级危房30户,C级危房13户。对发现的43户危房边排查、边建档、边腾空、边治理,全面落实D级危房应拆尽拆、C级房屋全面加固并验收合格的要求。目前已对20户危房销号,对剩余23户危房进行硬隔离处置。

(三)持续惠民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一是优化为民服务举措。新合作两家社会餐饮店,打造成“永宁膳坊”并投入运营;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完成改造41户,补贴资金约30万元。桔源社区联合会荣获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一等奖、台州市品牌社会组织,五里牌社区联合会荣获三等奖。二是完善民生基础设施。持续推进五里牌“老省心”综合体建设,五里会客厅、银景驿站等区块为依托,打造“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计划在明年完成软装建设、服务团队引进并进行试运营。新合作两家社会餐饮店,打造“永宁膳坊”并投入运营。三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国庆节期间,未来汽车城广场成功举办了“味美浙江·台州领鲜”第二届台州精品美食周和新能源汽车展,人流量突破70万人次。依托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各类活动,并将“浙风十礼”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端午节活动等传统文化活动,指导马鞍山文化礼堂、后庄村文化礼堂开展“我们的村晚”,增强村民的参与感和自豪感。寒暑假、节假日鼓励各文化礼堂开展“春泥计划”系列活动,吸引300多名未成年人参与。

(四)全力保平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继续探索完善综合信息指挥室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综合信息指挥室的实战化运用,创新社会治理、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治理能力,探索打造集信息集成综合调度强化保障于一体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新体系。二是筑牢平安建设防线。开展“民转刑”案件防控重点攻坚行动,对2年内2次以上报警重点人员、重复报警重点事件进行梳理,并召开会商会,对重复报警人员逐一会商,定级定色,落实管控;流转交办“一网一图一机制”矛盾纠纷事件605条,收到“民呼我为”投诉举报平台12345举报件551件,全部处理完毕;受理“基层治理综合应用平台”事件9818件。加强防汛规范化建设,圆满完成了今年防御3号台风“格美”、13号台风“贝碧嘉”、14号台风“普拉桑”和21号台风“康妮”工作。三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开展“厂中厂”“园中园”专项整治,共检查93家出租企业,发现405处隐患,现均已完成整改。加快推进“园中园”“厂中厂”安全规范管理化建设,现已完成6个标准化园区创建工作。发动企业网格力量,对片区内企业进行全覆盖巡查,全年共发现5628个隐患,所有隐患均按照要求进行了闭环式的整改,确保了隐患的彻底消除。开展35次应急演练,发放了15000多份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切实提高辖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坚持固根本,党的建设更加有力。一是稳步推进基层党建。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以新时代村级治理三化十二制为基础,制定出台《北城街道定期报告制度实施细则》,相关制度文件被部里转发推广;制定出台《坚持和深化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奋力打造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风范新北城”工作方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夯实阵地建设,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启动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更新改造工程优党群服务矩阵,谋划五里牌特色品牌IP,持续开展“五里集市”、“活力五里”等特色项目;在桔源社区成立首家城市社区“共富驿站”,并推广至翠屏、嘉乐社区,通过企业发包、社区承接、居民接单的运行模式,吸纳剩余劳动力近百人,实现从业人员人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帮助居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雁阵齐飞计划”,推进“北雁争锋”行动,通过优化储能培养、导师帮带、揭榜挂帅、轮岗锻炼等制度,进一步健全村社后备人才“发掘、培育、帮带、使用、管理”全链条机制,为下轮村级组织换届做足人选储备;持续深化干部队伍“淬炼行动”,在6个重点项目一线成立“攻坚淬炼团”,内部“赛马”,助推重点项目加速快跑。二是抓牢守稳意识形态。省级文化特派员田建明派驻北城后庄村(黄岩唯一)为契机,深度做好后庄文化挖掘与传播工作,打造“循迹·遇见大美后庄”项目举办那么美好--文化特派员眼中的“后庄蝶变”摄影展等工作,相关工作被全国、省、市级媒体报道依托北城后庄文明广场,建设区级道德文明阵地示范点,助力乡村文明建设;与区网信办、北城中心小学联合举办网络普法寓言作品展活动,宣传网络文化;常态化推进宣讲,全年开展各类宣讲200多场次;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宣传报道市级以上媒体60多篇,其中国家级10篇。撰写舆情信息80余篇,省宣平台综合采用22篇,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录用11篇,浙江省平台录用29篇。三是纵深推进从严治党。创新监督形式,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全覆盖,一方面在6个社区推出“清廉码”,着力从公开内容、监督建议、清廉文化等方面丰富廉政治理形式,以数字赋能“清廉社区”建设,进一步拓宽基层监督渠道;另一方面,以后庄村为试点,在村庄公众号开辟“E路清风”模块,围绕当前群众关注热点、村级监督工作重点,对村内各方面工作进行全面公开、全网公开、全过程公开,并逐步向全街道推广。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今年立案14个,自办案4个。四是不断积聚发展合力。党管武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超标准完成全年征兵任务,今年征兵任务6人,全年征集新兵8名;马鞍山退役军人服务站荣获“思想引领标杆退役军人服务站”。两代表一委员履职为民,助力北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在经济发展上下更大功夫。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强化向上对接,全面吃透用好上级政策,重点围绕未来汽车、医疗器械、模塑、机械等产业加速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招引实效重点抓好浙东南未来汽车城产业招引及周边综合性业态布局。依托现有的义联大厦、元基大厦等新建楼宇物业,谋划打造楼宇产业平台。

(二)在城市更新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推进长塘村签约进度,全力推动下洋顾、云尚整村拆迁启动工作,做好杜家村、五里牌等区块分房及签约扫尾工作,加快推进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及桥下地面路工程、市域铁路S2线等重大交通项目。

(三)在惠民利民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推进北城中心幼儿园永宁医院五里牌社区老省心综合体等民生项目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继续策划省级文化特派员在后庄的工作,讲好助力基层文化发展故事。重点打造“小翠笋青年理论”宣讲品牌,持续提升理论水平。

(四)在基层治理上下更大功夫。深入推进二员合一试点工作,重塑基层治理队伍,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组织赋能、服务赋能,以有效的社会治理,着力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提升社区居民自治水平,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五)在夯基固本上下更大功夫。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资源集成主平台,持续推进党建引领“朝夕相伴”双龄共养行动,重点打造五里牌双龄共养综合体,促进老幼群体互动融合;持续探索完善社区共富驿站运行模式,持续放大共富驿站“联企、链民、共富”效应;扎实做好村社组织换届工作,常态化开展换届前村(社)情动态分析,确保选出好班子;继续开展“风范北城·青年说”岗位大练兵、“青春赋能、风范北城”年轻干部论坛、“小翠笋成长训练营”等系列年轻干部实践培养平台,推动年轻干部队伍梯次培育、整体提升。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