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03002677103P/2024-157266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黄岩区府办 | 成文日期: | 2024-09-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4年上半年黄岩区政府工作报告完成情况 | ||||
|
||||
今年以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谋发展、惠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持续呈现向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一)经济运行保持稳的态势。一是聚力抓指标。上半年,全区GDP增长6.2%,与全市平均持平。1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5项位列全市前三,其中3项居全市第一。18项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考核监测指标中,6项位列全市前三,5项进入全省第一梯队。二是奋力扩投资。创新“链长制”招商模式,新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个,其中10亿元以上2个。10个项目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开工率100%、并列全市第一。109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0亿元,其中28个新建项目开工12个,开工率42.8%。要素保障有力有效,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2.06亿元、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亿弘晶能、浙东南AI研究中心等5个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计划,获奖励指标328亩。三是倾力促消费。限上批发业、住宿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72.8%、7.8%、16.3%,均居全市前三。电商经济蓬勃发展,实现网络零售额72.2亿元、增长3.1%,高于市均2.4个百分点。浙东南未来汽车城加快建设,成功招引君黄汽车开展进口平行车业务。组织开展汽车促销、餐饮促销等活动,拉动消费超5亿元。 (二)产业发展保持进的步调。一是强化科创引领。推动台州学院江口校区、澄江绿色能谷区块纳入永宁江科创带规划范围,科创带空间面积从25平方公里拓展至35平方公里。模塑工业设计基地扩容提升一期基本完工。申报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43个、全市第一,入选省级引才计划1人,落地“500精英”创业企业4家,新增技能人才3540名、高技能人才1214名,打造“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项目列入全省试点。二是加快产业升级。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2.2%、68.8%,均居全市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长469.7%、居全市第二。浙东南智算中心建成一期400P算力上线运营,累计引进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军企业18家;与中国电信合作建设总投资50亿元、算力规模4000P的智算中心二期项目正式签约。完成企业数字化改造81家,开展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发布全国首个县域幸福产业发展规划和《幸福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市级标准。完成模具产业“一链一策”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塑料用模具产业集群入围国家级产业集群评选推荐名单,成立全市首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会(挤拉模分标委)、全省首个县域主导的省级模塑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三是狠抓主体培育。新增上市公司1家、“四上”单位18家。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小升规”潜力企业61家,新认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成立全省首家“个体工商户学院”,全区在册个体工商户达7.26万户,同比增长10.6%。 (三)城市更新保持快的节奏。一是加快片区开发。统筹推进十大重点片区开发,拆除面积59.9万平方米,完成签约647户、腾房1125户,安置房竣工7019套、交房3996套。单乡镇、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获省自然资源厅立项批准,头陀镇孙家汇村作为先行试点,拆复区块签约率超80%。二是加强城市管理。推进2个“和合街区”、4个口袋公园、1处“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创建。开展人行道整修和道路平坦整治行动,累计修复3.5万平方米,整治“窨井跳”50个。完善易腐垃圾专收专运体系,全区87个物业小区及13个镇街学校、小餐饮、农贸市场、食品园区等均纳入收运范围。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均处理量超900吨,无害化处置率达100%。三是完善功能配套。完成交通投资19亿元、增长87.5%,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及桥下地面道路、市域铁路S2线工程加快建设,全面完成二环西路北段改造和天长路、青年路、横街路、劳动路等4条城区主干道路提升改造。大力推进水利、电力项目建设,4个水利基础提升一期工程竣工验收,220千伏高桥变、110千伏沙埠变顺利投运。四是擦亮生态底色。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我区作为台州唯一推荐县市区上报至省里。顺利完成第三轮央督迎检工作,全域开展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先后推动800余个问题闭环整改。《智慧绿盾·黄岩轻化投资区三水协同数治先行示范区建设工程》入选省“811”试点。 (四)乡村振兴保持好的势头。一是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建成西甜瓜科创园展示推广中心(一期)、科创中心和农资配套加工中心,浙东芳养谷、铅锌矿尾矿库区旅游开发等工程加快推进,大寺基林共体项目启动建设。黄岩蜜橘入选省级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名单,成功举办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杨梅产业促进分会科技下乡、2024年长三角西甜瓜产业发展交流会等重量级活动。二是提标和美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全域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永宁溯源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绿化二标工程完工,乌岩头古村落、宁溪直街立面改造项目进场施工。与浙江财经大学合作开展大学生乡村创意大赛,被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中国好时节》栏目关注。上郑乡仙石村、上垟乡上垟村、沙埠镇横溪村列入省第四批未来乡村培育对象。三是推进强村富民行动。飞地抱团第六期项目入选省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获省级资金1091万元。10家共富工坊入选市级示范工坊。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物业服务类强村公司发展模式,开展业务69.5万元。建成省农创客示范基地2家,完成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19人、农创客培育110人。 (五)深化改革保持破的定力。一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个体户您好”集成服务改革获《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关注,并作为典型案例列入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专项评估报告;瓜果产业服务“一类事”入选2024年全省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入驻上线涉企服务事项338项,被提级为市级应用在全市推广使用。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上半年共获批省部级试点1个、市厅级试点20个。建成国家级塑料制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相关做法在全省改革攻坚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印发《黄岩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任务清单(2023-2025年)》,稳步推进国企改革。三是深化拓展开放格局。外贸出口增长12.9%,稳居全市第一。深入实施“百展千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省级外综服平台加快建设,建立新兴市场拓展行业沟通会机制。持续拓展进出口贸易业务,中非经贸港成功落户。与市海投集团合作共建黄岩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完成天荟广场新零售项目签约。 (六)民生事业保持优的供给。一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上半年民生支出2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3%。新增老年助餐点位18个、家庭养老床位290张;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护理员达到24.39人,超过省市目标。出台《黄岩区生育支持措施二十条(试行)》,儿童友好周系列活动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二是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深入实施“永宁优教”行动,二职校宿舍楼扩建、澄园幼儿园工程完工,江口山下郎幼儿园、北城中心幼儿园等8所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锦江小学启动建设,区职教中心、新前屿新小学等6个项目前期加速推进。深入实施“永宁健康”行动,成立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台州医院澄江分院、永宁医院江口分院、市一医院桥分院、区三医院迁建等项目加快建设,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黄岩诊疗分中心正式揭牌。三是文化根基更加拓展。全面推动“老城文化复兴”,实施桥上街、司厅巷板块有机更新,委羽山文化遗址修复工程老年山庄腾拆“清零”,北门大桥、北门广场改造通过区级评审。沙埠窑遗址入选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鉴洋湖宋韵水街、云尚田园综合体等文旅项目稳步推进,永宁市集获评省示范文旅市集。乱弹剧《追星者》成功献演国家大剧院,并入围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候选名录。“五洞桥大过龙年”、柴古唐斯越野大师赛、“村BA”球王争霸赛等精品文体活动广受群众喜爱与好评。运动健儿黄雨婷勇夺巴黎奥运会“一金一银”,实现黄岩奥运奖牌“零”的突破。四是平安防线更加牢固。统筹推进平安建设百日攻坚、基层基础提升“7+5”、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等专项行动,排查各类场所4.5万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4万余条,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工作。成功夺取平安黄岩“十七连创”,荣获全省首批“安全发展铜鼎”、全市唯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