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86/2024-156835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 成文日期: 2024-08-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2024年黄岩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24-08-15 15:23   来源: 区市场监管局 字体:[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黄岩撤市设区30周年,意义重大,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三支队伍”“三高三新”“四大赛道”战略部署,立足企业所需,聚焦群众所盼,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础、靶向治理,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全年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件)和重大舆情。

一、着力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1.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基层食安办作用,将食品安全作为全科网格员的重要职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监管站、村级服务站,打通食安、农安治理“最后一公里”。完善网格员、协管员考核、培训、激励机制,组织食品安全协管能力大比武,提升网格员、协管员能力素养。鼓励乡镇(街道)探索食安共富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形成特色经验和典型案例。

2.推行“三书一函”制度。制定《黄岩区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制度》,明确《挂牌督办通知书》《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提醒敦促函》工作程序,压实属地和部门责任。深化部门协调联动,有关部门依法履行部门监管和行业管理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协调解决跨部门重大食品安全问题。

3.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分领域、分层次对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培训考核,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落实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探索督促持有人主体责任落实新举措。

4.深化创新示范引领。深化“浙里食安”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建设,鼓励开展食品安全创新示范试点,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提升区域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

二、着力推行分层监管模式

5.加强“信用+分级”管理。严格落实台州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分级监管规定的监督检查频次,做好信用管理系统动态维护。深入推进化妆品经营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推广使用“数字辨妆”系统,切实提升化妆品监管效能。

6.试点分级分类监管。根据市、区、所三级监督检查事权划分方案,完善全区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体系。综合运用体系检查、飞行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等,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施科学高效监管。探索餐饮食品安全分级监督检查综合集成改革,明确食品销售分级分类靶向监管要求,加强重点食品销售经营者动态管理。

三、着力构建全程溯源架构

7.推进“浙食链”提质扩面。全面贯彻《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聚焦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一件事”改革,在实现法定主体和品种“浙食链”应上链尽上链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食品品种”“重点生产经营主体”两大维度,深入推动“浙食链”提质贯通扩面。到2024年底,重点主体上链覆盖率达到85%以上,重点食品品种上链率达到90%以上。

8.加快GM2D示范区建设。面向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延伸服务链条,建设GM2D企业、产品、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开展赋码工作。探索地方特色产业,赋能区域品牌建设,构建“GM2D+地方特色产业”赋能新模式,开展“一地一特色”行动。

9.提升关键领域追溯能力。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促进达标合格农产品多场景“亮证”。落实重点果蔬产地合格信息首站全报备、经营主体交易流转全扫码,形成完整闭环上链。全面实现重点畜禽肉类无纸化交易全链条贯通,攻坚水产品无纸化流转试点项目。

四、着力健全风险治理机制

10.优化风险监测体系。加强部门信息通报与风险会商,年风险监测食品样本量1件/千人。深化“五优联动”产业提质扩面,严格监测库存粮食质量。构建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和指挥体系,分级分类设立哨点50家以上,建立“分级预警、多方联动、依职响应”的扁平化监测预警运行机制,打造风险处置一键响应、一单反馈、一图评价的闭环管控模式。

11.落实全年抽检任务。全区食品检验量达到5批次/千人,上链在产食品企业抽检覆盖率100%,高风险企业跟踪抽检覆盖率100%。农产品区级定量检测600批次以上,定性检测8000批次以上,省级抽检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完成药械化抽检200批次以上基本药物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以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率分别达到1000份/百万人、400份/百万人、100份/百万人。

12.强化农兽药残源头治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结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现状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治理修复效果等情况,继续组织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深化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专项行动,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深入推进豇豆专项整治,因地制宜推进豇豆绿色防控技术,加强示范推广和培训指导。对鳊鱼、大口黑鲈、鲫鱼、乌鳢等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全面加强种养殖和流通环节的协同监管

13.深化药品风险管控。建立药品生产“三查四定”风险管控新机制,组织开展企业自查、专项检查和督导检查,做到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间,实施清单化管理、销号式落实。深化集采中选药品、药品委托生产、特殊管理药品等专项检查。推进“一核三治”的药品流通监管机制,以药品精密管控“风险码”为载体,纵向贯通市、区、所三级药品风险信息路径和闭环管控。

14.加强执法打击力度。深入开展“铁拳”“亮剑”“药剑”“昆仑”“国门守护”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组织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肉类产品综合治理提升行动等,开展过期药品“清零”行动、线上销售“清网”行动和药品购销渠道“清源”行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加大“监转案”涉嫌违法线索移送力度,加强违法违规行为后续整改闭环管理,提升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效能。

五、着力打造惠民利民工程

15.聚焦民生实事项目。坚持标准化建设、体系化导入、阳光化共治、增值化服务,建设阳光示范食品作坊,建成示范性食品作坊26家。开展示范学校食堂创建行动,高质量建成12家中小学校“示范食堂”,全区学校食堂A级比例达到30%以上。抓好养老助供餐食堂准入和后厨改造提升,全区养老机构食堂建设“阳光厨房”、量化等级B级以上的比例均达到60%以上,30%的乡镇(街道)居家养老中心食堂建成“阳光厨房”,老年食堂持证达到100%。强化医疗机构食堂食品安全治理,“阳光厨房”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加强合理营养,推进学校、养老机构建成营养健康食堂27家以上。巩固提升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新创建放心农贸市场10家、四星级农贸市场3家。

16.做实检测服务活动。践行“开门抽检、监管为民”理念,提升食品安全“百姓点检”覆盖面普惠度,全年提供食品免费检测服务1.4批次/千人以上,设立“你送我检便民服务点”13家以上,开展“三进三送”活动12场以上。发挥食品检测机构技术优势,建成食品检测“服务企业、服务学校机关、服务风险监测、服务快检、服务百姓点检”示范点2个以上,全年为50家次以上服务对象提供100批次以上免费检测服务,解决企业生产检测难题2个以上,免费培训质检人员100人次以上。

17.开展化妆品“百千万”美丽消费升级行动。以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质量安全的化妆品市场环境为导向,新培育放心消费化妆品经营单位15家以上,力争打造浙江美妆品质商圈,推动建立化妆品导航站、儿童化妆品服务站等,全面营造化妆品领域共治共享氛围。

六、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18.实行食品经营许可制度。优化推进许可指导服务,将“告知承诺制”“电子证书应用”“互联网+核查”等改革成效形成制度成果,进一步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推广食品经营许可远程视频“互联网+核查”,应用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推进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改革试点工作,提炼经验做法,形成特色亮点。

19.深化品牌示范建设。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新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个,加强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标准制修订,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大对米面、豆腐、红糖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帮扶引导,帮助企业排查风险、优化工艺、促进共富。对已建“阳光餐饮街区”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提升街区品牌影响力,推进产业提能增效。

20.健全药械监管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台州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做好新老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衔接工作。立足技术审查职能,探索构建“共性+个性”“全面+全程”的政务服务包,实施政策线上宣贯、资料提前预审、检查定制安排、事后指导帮扶等服务举措,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探索推动“四重”(重点产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平台)医药产业服务机制,制定药品监管领域涉企增值服务清单,实现服务全过程目标化、标准化、精准化。充分发挥药品检查员专业优势,深化“一企一员”、“一项一组”、“一事一议”三个“一”检查服务机制,在企业项目引进、技术改造、架构调整等重大事项和特殊问题上提供技术支持。

21.加大政策补助支持力度。配合做好《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台政办发【2023】36号)落实,做好支持药物创新研发生产、医企融合创新、海外市场拓展等政策落地。推进互联网药品销售与互联网诊疗深度融合,推进“浙里药店”与现代社区建设融合,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向药品终端延伸,引导智慧药房、DTP药房健康发展,促进三医数字化联动改革成果落地见效。

22.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围绕“新医药健康城”战略布局,立足产业实际,持续开展医药产业能级提升行动。研究制定规范基层药品生产监管新制度,研究制定基层药品生产监管工作指引。探索建设浙江省医药创新和审评柔性服务站、台州市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医疗器械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

七、着力凝聚社会共治力量

23.助推食责险提效。持续将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农批农贸市场等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纳入公益险全覆盖。指导保险机构开展市场调研,按需求开发险种,加强对保险产品和政策的宣传,推动商业险提质扩面。鼓励保险服务中心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帮助投保企业查找风险规范经营,有效发挥食品安全社会管理功能。

24.丰富科普宣传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等各类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社会组织优势,强化宣传引导,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科学知识,提升公众意识。丰富科普宣传形式,制作并发布食品安全科普视频、餐饮“红黑榜”等,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25.激发社会监督效能。充分吸纳社会力量,调整并充实社会监督员队伍,常态化开展监督活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积极提供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线索。发挥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作用,在监管决策、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重大安全事件处置、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指导和支撑。

八、着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26.打造食品领域专业化队伍。加强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开展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大比武,提升监管人员专业化监管水平。创新人员管理使用机制吸引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组织学习交流和岗位培训提高检验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打造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检验检测人才队伍。

27.培育药品监管能手专家。推进药品检查“强雁”行动,坚持做好“头雁引领”、“群雁争鸣”和“新雁齐飞”三大工程建设。选拔、优化核查员库,明确职责任务,分级管理使用。

28.丰富梯度培育形式。建立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监管为基础、以实战水平为核心的培训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培训体系。组织开展药品监管沙龙、“药品检查小讲堂”等活动,开展药品监管“一周一学”、带教检查、研讨交流、课题调研等提升进阶活动。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