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024064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7-26 16:11   来源: 台州市黄岩区农业农村局 字体:[ ]

程灵江委员

你在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激活发展潜力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建议》(第2024064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黄岩区以人才引育为乡村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和智慧力量,以“两团”发展模式增强乡村的内生发展能力,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引育并重,厚植人才沃土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引育并举各类乡村人才,培养用好乡村人才,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重培育,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制定出台《黄岩区现代“新农人”培育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全面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新农人培育体系。其中,鼓励村集体与专业运营团队开展合作,培育一批强村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力争引进培养乡村经营管理师10名以上。截至目前,已开展“阳光瓜农培训”“畜牧产业培训”等多个班次培训,合计完成新农人培训201人次,为强村公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强其自身“造血”能力。依托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一链一团队”服务模式,重塑区级农民学校、农民田间学校二元制培训体系,赋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黄岩样板。二是重队伍,培养村级后备人才。全面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村干部梯队建设的实施意见》,集中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回头看”,掌握村级组织换届后运行情况,从现任班子成员、创业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等群体中挖掘可塑之才。大力实施“丰羽行动”“青雁计划”,打造全链条培育体系,一方面强化理论学习,挂牌成立台州市黄岩区村干部培育中心,与台科院达成合作协议,开设学期制履职能力提升班,系统构建培训、课程、学制、考评四大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实践锻炼,实行乡村两级联合培养机制,安排优秀村级后备人才担任村主职干部助理,重点参与村居环境整治、拆迁安置、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列席村“两委”联席会议。通过搭梯子、压担子的方式,使村级后备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三是强引入,激活乡村振兴“引擎”。不断整合现有“500精英计划”、农技标兵、“青燕归巢”等人才引育政策,持续完善职业经理人引入机制,为人才在乡村创新创业提供坚实后盾。全面拓展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广度、深度,从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院所全面合作延伸至吸引国际人才。根据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功能平台发展需求吸引集聚高校生,促进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更加精准匹配,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良性循环,推动人才链与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积极向上争取相匹配的省级、市级科技特派员特别是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择优选派区级科技特派员,努力做到重点农业产业区域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积极落实科技特派员经费补助、待遇保留、优先晋升等各项制度。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许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与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联合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共同体,成为科技创新创业领路人。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专题讲座、组织专家实地指导、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推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推广应用。加大新乡贤回归招引力度,开展全区人才回归、“贤二代”、黄岩985、211在读大学生(硕士、博士)信息大摸排,持续夯实在外新乡贤,扩大新乡贤队伍,关注贤二代新乡贤的挖掘和发展。四是强建设,打造技能示范乡村。今年以来,黄岩区新增技能型乡村、社区3个,技能创富型企业14家。目前正谋划在全市率先建设30分钟技能就业生态圈,力争该项工作入选省、市试点。并将屿头乡沙滩村打造成为技能型乡村典范,在澄江街道凤阳村建设技能实践基地,将江口街道江口村建设成为工贸型技能型乡村的典范,送培训进乡村,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各个领域人才的技能水平,逐渐完善技能生态。

二、抱团蜕变,走出共富新路

黄岩区鼓励深化两团(片区组团、飞地抱团)发展模式,多年来高质量谋划实施一批片区组团、“飞地”抱团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截至目前,我区参与抱团村社数已达267个,参与率81.65%,村均年增收5.5万元。一是整合资源,推动片区组团模式。深化党建联建机制,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依托经济强村、区域特色及和美乡村建设成果,统筹片区发展规划,加强资源整合,推动优势互补,片区组团发展集体经济。黄岩区坚持以“中华橘源·山水黄岩”为主题,片区组团、产村融合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精品线路、精品区块建设,开展沿永宁江和82省道精品线路、西部美丽乡村风景区、环长潭湖乡村休闲风情带等精品线路打造,实现景观风貌“局部美化”与“整体和谐”的有机统一。“演太线”乡村振兴示范带、“中华橘源”产村融合示范区等一批精品区块初步成形。依托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省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等资源优势,聚焦主导产业,精准定位各村发展方向,推动互促共进,放大品牌效应。如“演太双川金廊”美丽乡村集成示范带,已被命名为首批省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集成示范带。如“中华橘源”精品线,以“中华橘源”为主题,联动南城街道、澄江街道、头陀镇和北洋镇。在核心区块积极推进“中华橘源”小镇、贡橘园建设,延长柑橘产业链,提升中国柑橘博览园、产业园区的设施和经营能力,建设数字橘园、柑橘科技文化中心等。二是打通壁垒,推动飞地抱团模式。黄岩区聚焦城乡协作、产业互补、资源共享,持续实施飞地抱团发展移民村集体经济,累计整合移民资金3.3亿元实施飞地抱团项目六期,走出一条“区级统一谋划、乡镇街道主导运作、各村积极参与、资产物权到村”的共富新路。目前,黄岩区共实施了六期飞地抱团项目,年收益超900万元,惠及移民村264个、移民5万余人次。从最初的乡域试点、到镇域联建、再到全域联投,从单一的利用移民资金到与其他机关单位合作、再到与国有企业合作,从购置商铺到购置标准化厂房,再到新建标准化厂房,黄岩区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创新抱团模式,力争实现集体经济收益最大化,让移民群众共享共富成果。2023年实施的水库移民飞地抱团第六期参与台州市黄岩民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扶持对象为130个移民村(场队)和25个2022年度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不足50万元的村,项目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建设4幢6层工业厂房及1幢12层宿舍楼,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建成后,将引进一批以生物医药、生态健康为代表的高新企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全区移民、村集体共富。三是扩面提质,推动共富工坊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225家“小橘灯”共富工坊,促成200家经营主体入驻,帮助4822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其中低收入农户317人,人均月增收2000多元。相关工作被徐文光常务副省长批示肯定,“黄岩党建引领共富工坊”数字应用以市委组织部名义列入基层智治系统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接下来,我们将锚定“重点方向”扩面,区域上向重点村拓展,类型上向多元化拓展,对象上向低收入农户拓展,2024年全区再建75家共富工坊,争取实现重点帮促村、样本村全覆盖。迭代“标准规范”提质,完善工坊风险防范,建立风险防控和定期巡检机制,每半年开展工坊星级评定,实现工坊整体跃升。健全“保障体系”增效,优化政策保障,及时兑现相关扶持政策,激发农民、村集体、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促进工坊运行增效。

三、产业融合,激发乡村活力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是持续发展特色瓜果产业。出台了《关于推进黄岩蜜橘等精品水果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继续推进西甜瓜科创园项目建设,24年主要建设展示推广中心二期,与院校联合,建造西甜瓜“科创中心”,联合瓜农协会建设西瓜销售店,结合西部山区旅游,通过直播、研学旅游等活动,进一步打响黄岩西瓜品牌。认真贯彻落实王浩省长指示精神,成立建设中国黄岩蜜橘种源研究中心,与四川陶然柑桔新品种研究有限公司洽谈项目招商和柑橘新品种引进,推进柑橘基地智能水肥一体化、高压迷雾打药等项目建设。开展2024年橘花诗会暨中外知名诗人黄岩行活动。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入选2023年度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名单。争取到省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项目资金支持,将富山纳入了补助范围,还将在经营主体培育上给予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优惠。继续支持富山建设里湖东魁杨梅驿站、双夹岩东魁杨梅驿站、里湖高山东魁杨梅精品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项目,促进富山东魁杨梅产业发展。黄岩根据基地和主体条件发展出了单株罗幔、多株罗幔、罗幔避雨、大棚罗幔和大棚促早等多种模式,还将不断总结提升罗幔配套技术。并在富山召开了多次座谈会、现场会等方式指导富山果农应用相关技术,后期将加大技术指导和示范力度,推进富山东魁杨梅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开发文旅融合产业。黄岩西部是台州市区的“后花园”,气候条件适宜、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针对当地情况,黄岩实施生态共富西部振兴战略,深入挖掘西部生态和人文资源,实施库区护源提标、彩虹西乡文旅共富、美丽乡村蝶变升级等行动。近年来,编制并通过了《黄岩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黄岩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及《黄岩区乡村文旅发展规划》等规划。提出“彩虹西乡文旅共富”的全新理念,规划七种文旅产品,包括红色记忆、黄岩橘乡、山石觅源、休闲田园、碧水长潭、青山康体、历史古村等系列。持续开展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庄的创建。2021年,黄岩成功创建为浙江省3A景区城。截至目前,已建成金3A景区村庄1个,3A景区村庄22个。开展2023 年布袋山里过大年非遗市集、黄岩里·柔川元夜、宁溪二月二灯会等旅游节庆活动,培育激发旅游消费热点,提振乡村文旅消费。继续深耕“文耕乡野”品牌活动,持续开展“名家联种”活动,结合市区两级10余家名家工作室,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乡村。以每个文艺家协会结对1-2个特色村,一村一品建设一批有特色、聚人气的摄影村、房车基地、露营基地,打造艺术乡建示范基地。如邀请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美术学硕士沈扬担任白鹭湾版画村“文艺村长”指导乡村“艺术改建”,以本村乡贤、全国著名版画家顾奕兴的版画作品为特色,对进行外墙版画复制,大面积建成湿地保护区、田园综合体,设立版画主题文化礼堂、版画工作室,推广版画艺术培训普及,以灵山秀水搭配精美版画,打造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三是着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找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平衡点,进一步推进落地台州市首个EOD项目“水美黄岩·芳养共富”、西部低碳共富智慧农光互补等项目,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聚焦现代农业技术,加大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

感谢你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黄岩区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厉鑫鑫

联系电话::15957603403     邮编:318020

 

 

 

台州市黄岩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7日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