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056/2024-153925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新前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4-04-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4年工作思路 | ||||
|
||||
今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启航之年,也是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深化之年。新的一年,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聚力“产城人文旅”一体化发展,主攻科创指数提升、城乡有机更新、北片生态共富三大方向,迈好走实中国式现代化新前实践,擦亮“活悦新前·未来产城”金名片。 (一)激发“进”的动能,做强现代产业,在经济发展上展新貌、走前列。切实锚准新前定位,持续发挥“红色智囊团”与“红模力”党建联建作用,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上走前列,打造实体经济优先转型更多标志性成果。 一是聚力制造转型升级。以高标准打造世界级模具小镇为目标,大力建设模具示范中心、模塑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提升模塑制造的显示度、辨识度。扎实开展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推进中能铸造园区和智能模具小镇减污降碳协同减排省级试点建设。持续推动“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发展,迭代扩容模具(塑料)“产业大脑”,推动模塑产业走好“数实融合”道路,向高端模塑、精密制造攀升,紧盯高端品牌、优质创意,主动与新兴产业嫁接协同,不断开辟模具发展新赛道、赢得新优势。 二是持续壮大产业能级。抓牢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牛鼻子,扎实开展稳企助企专项服务。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迭代升级“亩产论英雄”改革,科学布局发展都市工业,探索工业上楼“垂直工厂”新模式,着力盘活现有存量土地资源,把宝贵的土地、能耗等指标腾挪出来,用于保障更多的优质项目。推进模具小镇东扩南拓,探索建设企业孵化园,解决成长型企业用地需求。主动拥抱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算力经济、工业设计、新能源、幸福产业、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三是突出发展现代服务。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回应群众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更高期盼。进一步发展楼宇经济,突出无土招商、楼宇招商,特别是加快引进一批法律、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坚持“促集群、抓高端、出特色”,发挥江城社区省级引领型未来社区优势,整合提升时尚生活精品购物中心台州天佑城、五星级台州喜来登酒店、写字楼商务群等资源,结合七里王区块、双丰区块商住综合体开发、西范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集市经济,全力汇人气、活商气,聚力打造城市最具活力的新型消费圈。 (二)把握“高”的要求,推动城市蝶变,在全域全景上展新貌、走前列。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魅力、改善群众生活空间,为镇域经济良性循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一是全力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城市发展与城市经营理念,以全省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创建与“璀璨江畔·活力江城”省级城市风貌样板区创建为抓手,深化片区协同,围绕现代都市“雏形”,持续优化街道整体布局,推动城区、农村、产业和生态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与周边地区形成联动呼应,全力将新前打造为黄岩连接中部、辐射西部的城市高地。 二是狠抓基础设施提升。抓好区块、路网、环境等方面提升工作,坚持“留改拆”并举,高标推进“永宁焕新”“永宁精绣”“永宁拓新”三大城乡有机更新行动。加速推进旧城改造,加快建设市域铁路S2线,高标准推进七里王地块、拱新大道西延段、椒江至武义公路黄岩北城至头陀段等项目征迁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开发度、成熟度。滚动式推进城市风貌样板区创建和未来社区建设,带动街道品质形象整体提升。 三是完善城市精细管理。强化背街小巷、美食街环境卫生整治和居民区内公共设施维修,抓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系统优化地下管线管理和内涝治理,补齐城市管理薄弱环节。重点优化模具小镇区块、江城社区区块、西范老街区块内的生活环境,落实推进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丰富生活服务业态,集聚更多人气烟火气,进一步打造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乐民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善治为民治理美的“五美”新前。 (三)抓牢“硬”的举措,提升三农基础,在乡村振兴上展新貌、走前列。以缩小南北片村庄发展差距为主攻方向,在乡村生态、产业等方面聚焦用力,走出“三新”农村共富新路子。 一是美化乡村环境。紧密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建行动,常态化整治卫生环境及门前屋后乱堆放、乱停车、牛皮癣、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全方位美化环境面貌。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对七里王、后洋黄等村开展污水零直排扩面提升工作,做好东排渠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和八方河河道疏浚,打造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三是促进农旅融合。加快开发北片生态共富区块,打破产业边界,充分利用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成果、经营理念和管理范式,对城郊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充分挖掘黄坦水库周边优越的生态环境,开发“山林之境,云尚明珠”旅游项目,积极引入房车基地、露营攀岩、田园餐厅等,建设集“田园体验+山水主题+康养休闲+户外拓展”为一体的示范片区,打造城区最近后花园。 三是推动共同富裕。进一步深化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迭代升级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强村公司等发展路径,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借助黄岩区财金助力扩中家庭试点工作,用好农村综合改革财政奖补、保障种粮扩中家庭收入、财政支持共富工坊建设、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等政策,力争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速、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等方面位居全区前列。 (四)聚焦“优”的品质,推进服务治理,在幸福民生上展新貌、走前列。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落实富民惠民安民新举措,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共享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永宁优教”行动,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启动新前中心小学屿新校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职教中心项目,为适龄学子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深入实施“永宁健康”行动,积极谋划新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化水平,推广医养结合模式,构建老年友好型、儿童友好型社会。 二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善高质量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支持慈善福利事业、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拓宽就业渠道,指导农村劳动力择业就业。发展多层次养老事业,提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托底帮扶体系,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三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健全社会矛盾、安全隐患、经济风险等综合防范化解机制,构建全域共建共治共享、群众可见可感可触社会治理新格局。迭代优化“141”基层治理体系,强化基层治理智慧感知、分析研判、指挥调度水平,持续提升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系统提升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确保群众生活安居更安心。 (五)赋予“实”的内涵,挖掘特色文化,在文明探索上展新貌、走前列。进一步发掘专属于新前的特色文化和独特魅力,推进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前实践的文化根基。 一是激活文化生命力。充分发挥新前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商贸文化、农耕文化荟萃优势,大力推进乡贤馆建设,加快永寿寺遗址考古发掘。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名人故事,聚力文化激活,激扬精神力量,深化推进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不断探索和展现新的文艺形式。依托文化礼堂和党群服务中心,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全面深化与央媒省媒等平台宣传合作,推动新前文化对外交流互鉴。 二是打造文创产业军。通过“产业+文化+创意设计”开展“培优育强”行动,加强新前武术、采茶舞、七里舞狮等非遗文创产品开发。依托新前模具产业特色优势,加速引进模具主题文旅酒店,大力引进发展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高端工业设计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长三角文博会、深圳文博会、台州市文化创意精品展等,将新前特色产业和文创设计产品推向市场。 三是培育文明新风貌。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文明素质养成计划,积极开展“最美家庭”“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全面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深入开展婚丧礼俗改革,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实施健康心理“幸福五进工程”,提高全民精神健康水平,让新前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正能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