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20/2024-115314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其他 成文日期: 2024-02-2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黄岩生态环境分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4-02-22 08:29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黄岩分局 字体:[ ]

一、1-12月份工作总结

(一)聚焦亚运护航,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一是治气攻坚。深入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完成企业污染防治绩效提级、低效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重点行业VOCs源头替代、塑料件涂装企业综合整治等年度工作任务。推动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老旧柴油叉车淘汰、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牌登记、执法检测、GPS安装联网等工作。开展“百日攻坚”扬尘专项行动,调整道路扬尘自动监测点位4个,建成乡镇空气站18个,基本实现区域监测全覆盖。2023年我区PM2.5均值21μg/m^3,空气优良率96.2%。二是治水护源。今年8月份,我区再次捧回2022年度“大禹鼎”,是继2019年度、2020年度后第三次获得该项荣誉。重点抓好断面水质提升,严格落实一点一策。加快台州市(黄岩)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国家试点建设。完成全区所有村级以上河道1600余条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第一轮排查。加快4个工业集聚点零直排建设。江口医化园区标杆园入选省级星级园区培育名单。完成半岭溪、黄岩溪一级电站水库、后岙溪等3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2023年,我区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为100%,省控以上断面优良率100%。三是治土清废。开展用途变更地块开发利用现状排查,对14个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土壤安全利用。完成黄岩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持续推进无废细胞创建,今年完成创建20个,累计创建120个。以“天眼清废”整治内容为基础,开展固废堆场整治提升行动,加大违法固废收储点排查和整治力度。2023年,我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建设用地地块调查覆盖率达到100%。四是治噪还宁。开展漠视群众利益噪声专项治理,印发《黄岩区2023年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广场舞噪声治理工作专班,全力推动群众反映强烈点位整治。

(二)突出问题导向,环保堵点难点取得新突破。一是狠抓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存量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全年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数70件,行政处罚立案37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60件;调处信访件700件,实现了信访总量5连降。

(三)注重创新赋能,环保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新模式。台州市首个项目EOD项目“水美黄岩·芳养共富”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已获得授信融资22亿,初步形成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相容相促新格局。二是深化“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扩面改革。延伸开展高桥、南城、澄江、院桥、沙埠、北洋、头陀、茅畲等乡镇(街道)产业园区及工业集聚点规划环评工作,已完成高桥街道产业园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首例应用,并已惠及园区5家企业。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0件,按照“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备案55件,无“两高”项目审批。三是抓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发证登记。积极推动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监管工作,全年共完成排污许可发证94家;排污许可证登记159家。四是创新环保设施对外开放模式。黄岩区“双线联动 共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入选全国首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优秀案例集》。五是争取试点项目落地。台州市(黄岩)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国家试点项目落地实施。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入选浙江省第三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头陀镇断江村、北洋镇瑞岩村等16个村(社区)入选第三批低(零)碳村(社区)试点。黄岩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列入首批省级环境健康友好创新试点。六是生态损害赔偿工作纵深推进。“台州黄岩鑫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废水渗漏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入选省级典型案例,为全省首例赔偿权利人就赔偿义务人不履行排污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或赔偿责任提起的民事诉讼,最终以调解的方式圆满解决的案件。

(四)加强党的建设,清廉环保工作取得新成果。压实党建责任,夯实基础筑根基。一是紧密结合主题教育,推动全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先后召开党组专题学习会11次,青年读书分享会3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2次,全局专题学习会议1次,以此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二是紧密结合大兴调查研究工作开展清廉环保走访调研活动,专门组建了4支助企帮扶宣讲队伍,由局领导班子带队,深入企业一线,倾听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困,先后收集问题清单近30条,目前均在逐步解决落实中。三是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将清廉环保建设贯穿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着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为黄岩打造百万城市厚植生态底色。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局将持续筑牢绿色发展理念,把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全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台州区域标杆。

(一)打好碧水保卫升级战。重点保障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稳定。持续推进黄岩区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项目,对全区1600余条村级以上河道、湖泊排查、监测、溯源、整改工作。实施河网水系水质提升工程,推动国家试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东部片区水质提升与水量保障项目进度,通过河道生态湿地构建工程、湿地水质强化处理设施、水动力提升一体化泵站和智慧化监管系统等措施,提升东官河及永宁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实现东部片区内水循环,构建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具备的“绿色城市秀带”。

(二)打好蓝天保卫升级战。持续开展扬尘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抓好建筑、施工场所落实“七个百分百”措施;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推动有关部门同频共振,全力形成有效联动协商机制。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专项整治,重点对区域内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开展专项整治,按“审批一批、整治一批、关停一批”的原则,进行分类处置,确保达标排放。持续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常态化快速的联动处理机制,全力还群众一个“宁静”环境。

(三)打好治土清废升级战。实施江口区块地下水修复管控项目,着力提升江口区域风险应对能力。加快智能模具小镇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探索建立固废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成“无废细胞”创建,争创省级“无废城市”。以“天眼清废”为基础,开展固废堆场整治,对辖区乡镇街道范围的违法堆场进行起底排查,加大违法固废收储点整治力度,依法清理取缔露天固废经营场所,实现非法经营场所动态清零。

(四)抓好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系统治理区域重点行业突出性、普遍性和反复性环境污染问题,结合我区实际,以三年计划,一体推进9个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到2025年基本实现“五标准”(即工艺设备优化升级、污染防治科学精准、节能降耗协同增效、环境管理体系健全、环境风险安全可控)和“两降两升”(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污染治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五)深化生态环境改革创新。探索环保服务增值化改革,按照省市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的部署要求,加快从便利化服务到增值化服务的全面升级,探索环保准入套餐式、增值式服务贯穿生态环境行政许可全链条。深化环境准入数字化改革,完善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信息化数字化,实现环境准入决策智能化、证后监管数字表单化,打造“事前审批、事中服务、事后监管”的固定污染源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打通企业项目落地“快车道”。加快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项目实施,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持续拓宽。持续做优环保设施对外开放区域样板,打造特有环保文化品牌。

(七)强化环保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强化政治建设。继续围绕清廉环保建设这一主线,不断深化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坚决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者。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健全完善日常监督体系,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动态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梳理,继续做深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干部廉政风险防控能力,全面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强化业务能力建设。依托执法大练兵、应急演练、专题培训等平台,重点提升全局执法能力、监督指导能力和监测能力。同时,注重新老帮带,破解专业人才断档难点,推动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为环保事业注入更多新能量。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