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065/2024-114855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平田乡 | 成文日期: | 2024-01-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平田乡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 ||||
|
||||
2023年,平田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标区委“一千双百”三大跃升行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突出高质量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今年主要工作 (一)主题教育工作。一是动员部署与组织联动统筹衔接。召开乡党委会、乡级动员部署会、村党员大会三级会议,成立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主题教育工作小组、村级党支部书记抓支部主题教育的三级组织领导。二是理论学习与能力提升统筹推进。制定并落实主题教育学习计划,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主题研讨7次,村级组织集体研学6次。在领导班子中开展树立正确政绩观大讨论,在青年干部中开展“明德守法,完善自我”专题讨论,在党员中开展“六个一”促进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三是检视整改与破难攻坚统筹开展。针对“深挖平田本土文化资源不够”这一发展中的堵点痛点,举一反三建立问题清单,以民盟浙江省委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建促检视整改。四是调查研究与谋篇布局统筹研究。组织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与区交旅集团、区委组织部沟通对接,加快桐树坑红色美丽村庄的规划布局,做大做强“星火平田”党建品牌。 (二)基层党建工作。一是提升村干部履职尽责水平。常态化开展“头雁领航 村村比拼”考评工作,强化村干部学历提升,完成村干部换届“回头看”工作,初步搭建村干部结构优化方案,依托乡党校、桐树坑现场教学点,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会。优化村干部梯队结构,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3人,乡村级重点项目挂职7人,面向村后备干部开展教育培训7场次。二是提升驻村团队工作水平。全面落实新时代村级治理“三化十二制”,依托“三百三同”,强化机关干部驻村工作实效。乡机关党支部开展“廉文化”系列活动5场,持续打造“星青年 廉动力”机关党建清廉品牌。三是提升网格治理水平。深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挖掘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1+3+N”网格治理团队,积极推动现代化社区创建,推动兴村治社数据化建设;理顺四平台职能划分,运行以来,共流转事件981件,开展演习18次。四是提升党建联建融合水平。乡机关党支部积极与区气象局、区妇联开展研学活动,与团区委开展“我有一颗梅,种在大平田”杨梅认领爱心捐赠活动。 (三)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一是强监督。深入开展工程建设、村集体资产、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领域专项监督11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3个。推进村监会规范化建设,出台《平田乡村级资产管理细则》。二是严查处。共查办案件4起,给予党政纪处分4人,诫勉谈话2人、通报批评4人,开展典型问题通报曝光4期。三是抓整改。全力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97%,制定、修订相关制度16项,清退违规资金8.7万元,挽回其他经济损失46.2万元。 (四)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加大对外宣传。提升外宣报道数量质量,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40多篇。《青春环游记》《欢乐大猜想》《旅行加速度》等浙江卫视、央视知名综艺在我乡取景拍摄。二是培育文明风尚。平田籍蔡宇获评市级劳模,黄金道获评区级劳模,夏仁蛟获评区级最美退役军人。建成车里岙村五星级文化礼堂,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6个、和合书吧1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1家。 (五)统一战线工作。一是汇聚各方力量。深化民盟合作,民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毛伟民为民盟省委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揭牌,深入开展浙江农林大学、黄岩区民盟、平田乡三方校地合作,助推乡村振兴。深化新乡贤工作,常态化开展新乡贤联谊活动,招引新乡贤项目3个,成立共富研学基地1家,开展乡贤捐资助教活动。深化党外活动,每季度召开基层协商民主议事会,创建市级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1家。二是做好民族团结。提升改造平田乡石榴红家园,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民族团结典型人物——平田小学老师邓世花,推出人物报道《扎根高山23载,守护孩子成材梦》。三是夯实宗教工作。完成全乡7家宗教活动场所视频监控建设,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防演练,开展四万工程民族宗教政策进文化礼堂宣传活动。 (六)选人用人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政策法规,聚焦专项检查反馈意见,紧密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着力解决选人用人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二是逐一落实整改举措。建立“问题台账”和“整改销号”制度,通过乡党委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开展组织人事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完善干部选任文书档案管理相关制度等方式,强化问题整改,逐一对照销号。 (七)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发展特色产业。擦亮东魁杨梅、枇杷、中药材等特色“金名片”,鑫农农业生猪产能达6万头,创建省级共富家庭农场1家、市示范性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获评2023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1个,新认证“绿色产品”1家。二是打造和美乡村。完成3个市级星级美丽乡村建设,1个村庄提升工程建设,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建设美丽庭院70户;完成缤纷大道、红色大道两条旅游风景线打造;完成“三生融合”杨梅长廊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三是推动强村富民。开展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全面完成消薄任务,黄溪村共富工坊被评为全省第一批示范共富工坊。成立多彩农旅共富产业联盟,联盟产值达3亿元。挖掘乡土人才,培育省级乡村工匠名师1人,区级乡村工匠4人。 (八)平安工作。一是除险保安落实落地。各村共组建巡防队伍9支,全面开展治安巡逻、安全生产、森林防火、交通安全、出租房隐患等除险保安排查,平稳度过亚运会、亚残运会。二是社会治理扎实有效。根据省委“党建统领,网格智治”要求,建立“1+3+N”网格治理团队;理顺“党建统领、生态经济、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四条跑道的职能划分,综合信息指挥室运行以来,共流转事件2344件,开展演习18次。三是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通过整合各村监控探头,与“四个平台”全面贯通,为综合信息指挥室提供实时研判依据;进一步规范村级三资管理,深化“清廉村务”平台运用。 (九)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开展走出去招商、创造性招商、全产业招商、全员招商,共招引落地企业7家。其中,“无中生有”招引限上批发企业1家,“筑巢引凤”招引上海企业运营小息庄园,“乡贤助力”招引新能源企业1家。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大项目、好项目落地难,发展后劲有待积蓄,平田乡各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主要以土地租赁、村集体飞地抱团分红、上级结对帮扶为主,产业基础薄弱,凭自身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比例尚小。其中,桐岭、蒋家洋、车里岙、官龙村集体经济收入多靠上级帮扶,缺少自身增收的措施。 二是生态农业旅游优势没有全面彰显,农旅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除浙东十八潭景区、黄毛山生态茶园—天空之城景区外,缺少其他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旅游景点、项目,旅游业集聚化发展不够,难以留住游客。 三是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不够明显,辖区内现代农业业态还不够成熟。各村都有相应农业产业,但存在规模不大、精品不多的发展困境,比如近几年我乡主导产业杨梅产业,规模发展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去年受高温影响,杨梅产量大幅降低,梅农缺乏种植信心;比如枇杷产业缺乏龙头合作社,品牌效益不高。 三、明年计划 (一)打造黄岩文化复兴更多标志性成果 一是加快打造特色鲜明清廉村居示范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造清廉平田品牌。二是挖掘平田庄前窑、蔡氏文化底蕴,启动车岭古道、桐岭古道修复研学项目。三是开展“爱不孤读”平田学校公益行动、“我们毕业了”儿童公益摄影行动等活动,做好学生关心关爱工作。 (二)打造生态共富西部振兴更多标志性成果 一是建立平田籍乡贤招商资源库,汇聚在外乡贤力量,充分利用平田籍在外人员和现有客商的宣传推介,有针对性地外出开展招商活动。二是做强“多彩农旅产业联盟”,打造环平田风情旅游路线,让游客食在平田、住在平田、玩在平田、买在平田,切实做到,打通农旅致富路,绘就富民安居图。三是做好与民盟浙江农林大学总支合作后半篇文章,推动铁皮石斛栽培技术实验基地、精品枇杷栽培技术实验基地等乡村振兴项目有效落地。 (三)打造公共服务优享更多标志性成果 一是夯实基础配套建设。全域提升生活污水工程,加强生活污水管网的常态化管理,完善乡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运维机制。着力做好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排涝设施修建、桐里岙溪整治、东溪-天灯洋路段拓宽等基建工程。二是数字赋能优化服务。依托“最多跑一次”改革、“人大回音璧”等智慧管理系统,统筹推进各部门、各领域数字政务应用系统在乡村落地贯通。深化“条线+网格”工作机制,通过群众诉求点单办、网格长及时办、第一书记上门办等举措,提高服务群众效能。三是筑牢群众生活保障。探索长效帮扶机制,实行低保、低边、特困及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管理,实施人文关怀和低收入群体的“幸福清单”送达及探访关爱制度。落实做好社会救助及各项民生基本保障,聚焦特殊群体,持续推动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适老化改造、困难残疾人无障碍进家庭综合改造。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安全生产检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