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059/2023-127783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富山乡 | 成文日期: | 2023-07-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3年富山乡工作计划 | ||||
|
||||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富山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市委六届二次党代会、区十四届二次党代会、乡十五届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聚焦产业谋共富,聚焦生态优环境,聚焦民生补短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打造“云上共富”更多标志性成果,以实干实效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乡域样板。 (一)致力都市农业培育,做大高山菜园品牌。 培育发展新兴特色农产品,是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产业特色强乡、“一村一品”示范村,加快挖掘、培育一批富有富山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实现“两山”转化的乡村产业,力争创响“云上富山”品牌。全面布局推进“1+2+N”三个新兴特色农产品体系建设(1大农业基础产业—粮食,2大特色农业产业—高山蔬菜、高山水果,挖掘培育N个新兴特色农产品品牌—笋竹产业、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综合种养、农产品加工等山区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构架,培育形成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1+2+N”富山乡农业产业体系)。常态化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在去年基础上,完成新增粮功区清理腾退197亩及耕地抛荒复垦复种100亩。重点完善北山等粮食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广“稻菜轮作”“稻田共生”模式。全面完善北山村、南征顶村、富北村杨梅果园基地等基础设施,推广杨梅钢架大棚模式,推动我乡高山杨梅产业扩面提质。重点推进北山村、富北村、李家山村蔬菜种植先行示范,高山特色蔬菜生产面积2000亩。建设畴路村、双西村笋竹两用基地2个,探索创建畴路、北山林下养殖、综合种养区1个。分别在北山村、南征顶村和富北村建设冷库并投入运营,推动高山果蔬冷链产业落地应用,提升高山果蔬市场竞争力。变革强村公司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富山乡共发农业科技公司良性运营,以共发公司作为强村母公司整合各村资源,探索“共发公司+”模式,建立果蔬销售、品牌运营、冷链物流等子公司,以公司化专业化运营,激活村内闲置低效资源、强化村级“造血功能”,实现群众、集体双赢。打造乡域高山果蔬品牌,对标仙居区域公用品牌“神仙大农”,打造高标识度乡域品牌形象。启动北山高山果蔬服务中心运行,提供果蔬种植包装销售一条龙技术支持和服务。持续扶持富山本土特色农业衍生品发展,支持高山大米、番薯等多种形式加工,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多元化。 (二)致力生态价值转化,打响西部游园的名气。 发挥好《富山乡“十四五”产业规划》引领作用,高标准完成“云上共富”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富山乡“云上共富”美丽乡村示范区,实现“云上共富”项目建设全面验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全乡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全面启动富山乡全域旅游“一心两轴十节点”发展战略。以半山为全乡旅游集散中心,围绕半山-大裂谷-冰川石瀑旅游带、环富山水库两个休闲观光圈,打造浙东川藏生态文化自驾游轴、浙东江湖之远古驿道徒步游轴,形成全域旅游开发。高质量创建半山未来乡村,打造古风宋韵与数字化交融的古村新图景。坚持运营前置理念,强化智慧服务、数字营销途径,深化与区交旅集团、乡立方团队合作模式,修复黄永古道和古法造纸体验区,启动半山精品民宿一期项目,做大做强民宿、文旅产业,打造半山未来乡村品牌形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对富山大裂谷和冰川石瀑进行景区提升,创建半山村省级地质文化村,争创国家4A景区。全力挖掘环富山水库旅游圈资源开发,打造康养+美食+旅游休闲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南征顶宗教文化+旅游产业。举办花朝节、云货节等节庆活动,提升“云上福地,共富之山”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主动谋划清洁能源项目,积极推动小寺基抽水蓄能项目在2023年立项。 (三)致力乡村运营,改革创新共富模式。 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突出特色、创立精品”的发展思路,完善富山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深入探索“1+1+N”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富山乡云上富山产业发展为核心,结合N个小型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民,联合产业链上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旅游、民宿农家乐等经营主体,共同打造区域产业产品品牌、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销量,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培育多元化经营方式,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新体系,形成“政府+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建成半山村省级未来乡村。落实“两进两回行动”,持续推进土地集中流转、闲置农房盘活利用。 (四)致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擦亮和美乡村的底色。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富山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以重整山河的气魄推进乡村环境持续提升。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积极倡导文明生活,促进农村精神面貌与村庄环境同步提升。继续高标准落实国家卫生乡镇、文明城市创建等各项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和生命权。加开建成畴路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早出成果、早出亮点,引领全乡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先行,实现全域乡村风貌提质提档。 (五)致力民生改善,夯实幸福富山的基础。 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启用乡交通综合服务站,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推进南征顶公路大中修项目建设,完成乡加油站土地招拍挂工作。加快建成乡应急中心,规范农村周转房和避灾安置场所使用,不断提高我乡防灾减灾能力。落实落细各项防疫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完善各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打造乡村文化地标,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推动“大综合一体化”执法体系运行,常态化组织执法队伍开展“九小行业”专项检查行动,重点针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及卫生安全进行细化检查。持续守牢安全生产防线,强化地质灾害抢险、消防火灾救援、极端恶劣天气救援等应急演练,切实发挥乡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强化重点信访事项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社会治理中心的作用,发挥好网格员、村务工作者的探头作用,推动村级矛盾及时有效化解。深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优化网格治理,形成“党建统领、全域覆盖、协同联动、多元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六)致力政府自身改革,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持续强化政府自身改革,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树牢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发展的重任扛在肩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努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健全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一岗双责”,加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肃查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和贪污腐败行为,以实际行动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