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市黄岩区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9号建议答复的函 | ||||
|
||||
徐礼辉区长作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客观到位,目标思路清晰,为黄岩食品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报告中提到的:(P12)以台州"世界美食之都"创建为契机,积极布局老字号、中央厨房等业态。(P17)致力乡村振兴现代化,走出生态共富新路径,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加快台州预制菜产业园、高桥米面农业特色产业小镇等项目建设。(P 2 2)致力精神文明现代化,擦亮宋韵文化新名片等等,为我们黄岩食品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关联农业、工业流通领域的大产业。食品工业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我区食品行业起家甚早,经历一番大浪淘沙后,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国内同行间具备一定优势。但由于产能、技术、发展路线等方面的局限,近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何将先天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书写黄岩食品行业新篇章,提几点建议: 一、契合宋韵文化,助推黄岩美食 宋韵文化沉淀出的智慧,不仅是一块瑰宝,更是一座亟需多层、全方位挖掘提炼的富矿。传承弘扬宋韵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彰显黄岩品味,提升城市内涵的关键之举。通过传统文化与美食相结合,不断推动“古韵”焕发新的时代魅力。发挥黄岩特色食品优势,比如“黄岩红糖”是黄岩区特色产品,属于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我们应围绕“黄岩红糖”知名度,向产业化、信息化、品牌化提升。推进“黄岩红糖”相关产品的全域提升。其相关产品黄岩红糖烤糖曾获“浙江十大特色小吃”称号,在浙江省首届乡村美食大会技术比赛中荣获金奖。2019年黄岩红糖烤糖就亮相于香港美食博览会,还有蕃莳庆糕为黄岩当地独有,已被列入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深受市民的喜爱,黄岩姜汤面也是代表性美食,姜汤面所用的面是黄岩一大特产——米面,俗称面干。姜汤面的姜要用黄岩本地种的生姜,都是黄岩所具有的特色。另外食饼筒是集诸多美食美味于一体,是黄岩人心头独一份的美食。 如何将黄岩特色食品红糖、烤糖、食饼筒、蕃莳庆糕等打破地域流通限制走向全国,应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通过资源整合,重点扶持,合作开发等手段,将黄岩特色食品的先天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吸引各地游客前来黄岩采蜜桔、品美食、赏美景。 二、打造工业旅游,开拓创新企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市建设文化保护传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工业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业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工业旅游可以助力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促进城市转型,塑造城市形象,黄岩发展工业旅游能为城市振兴发展提供渠道。目前黄岩食品企业浙江台州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台州市宁溪糟烧酒业有限公司就是很成功的案例。这二家企业通过三年的实践,企业作为工业景点和观光景点,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参观、购物。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年接待量6万多人,宁溪糟烧酒业有限公司最多每日接待量达500人次,公司内展厅齐全,并设立酒文化厅及酒藏博物馆,颇具规模。还专门为学生开辟制酒实验,使少年儿童从中学习,兼具知识性、趣味性,能很好吸引少年儿童。这两家食品企业为黄岩工业旅游开启了良好的开端,我们应继续加强引导,开拓更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体验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工业旅游企业,使之可旅可购、可休闲、可体验,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工业旅游,弘扬工业文化,为助力建设黄岩城市发展拓展旅游消费空间,发挥工业旅游的特色优势。 三、依托食品加工优势,创建儿童体验中心 黄岩是中国蜜橘之乡,有着1700多年种橘历史,凭借这一先天优势,我区的食品行业罐头加工生产非常强劲,江口食品园区是全国最大柑橘加工中心,以这一优势地位建立儿童体验中心,把黄岩柑橘历史及加工历史融入展项体验活动和工坊活动中,以培养科学精神和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为目标的科技创造类劳动课程,在体验中启迪少年儿童创意思维,并动手创造科技作品,将传统文化与劳动技能深入结合,培育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弘扬劳动精神,传承匠心匠艺的实践体验课程,少年儿童在职业体验馆努力工作,体会工作等意义,还可以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他们具有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在玩中学,玩中启迪怡情、益智、健康,让少年儿童在体验中感悟具有黄岩特色的柑橘加工,感悟黄岩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四、推进品牌战略,增强竞争实力 进一步推动我区食品行业的品牌发展,全面提升生产企业创品牌能力。立足全国最大柑橘加工中心优势地位,通过标准,提档赋能,在罐头、饮料等方面进行产品研发和加工,实现小蜜橘带动大产业,并积极深挖柑橘及其他农副产品的利用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开展多项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提升黄岩食品行业品牌影响力。促进食品生产企业注册橘子罐头加工地理标志,制定发布黄岩蜜橘加工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标准。成立黄岩食品品牌指导服务站,提供商标品牌创造、保护、运用、管理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提升黄岩食品形象,扩大黄岩食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以骨干龙头企业为带动、围绕农产品深加工行业规范发展,推进技术改造和品牌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传统食品,做精做细特色食品,形成我区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的食品加工产业格局,努力把我区食品工业培育发展成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产业,书写我区食品行业发展新篇章。
黄文广旅体函〔2023〕22号 黄洪舸、杨康、吴海峰、李海燕、孙榛甜、吴国梁、周洪刚、卢碗玲、娄文瑶等9位代表: 你们在台州市黄岩区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书写黄岩食品行业新篇章的建议》(第2023089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将宋韵文化和集市相融合,在宋韵市集中传承千年美食文化,同时积极推进“百县千碗”进集市工作,不断推动“古韵”焕发新的时代魅力。以文创礼品提升黄岩美食附加值,推荐黄岩文创美食产品参加台州城市伴手礼大赛,金山陵酒业的台州有礼(白酒礼盒)入选台州城市伴手礼,宁溪糟烧和方言趣味礼盒(白湖塘红糖烤糖)并成功入选台州城市伴手礼优秀作品名单。拍摄了《寻味黄岩》美食纪录片,目前已出品老鸭水饺、董氏豆浆、沙埠豆干、橙湾精酿、金山陵糟烧5期;邀请自然造物出品《守艺黄岩》系列作品,美食方面已出品头陀红糖、沙埠豆干2期。积极引导餐饮企业,优化业态格局。去年我区印发了《黄岩区推动商贸业提质扩容奖励扶持办法的通知》,针对餐饮业出台了相关专项政策,如引导餐饮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升限纳统,餐饮企业当年营业额达到相关数额的,最高给予60万奖励补助;支持品牌引进入驻,米其林餐厅、黑珍珠榜单内餐厅,签订3年及以上入驻协议,纳统后保持三年稳定增长的,给予最高60万元的奖励等。 根据你们的建议,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以台州"世界美食之都"创建为契机,全力书写黄岩食品行业新篇章。 (一)实施“台州菜”文化研究工程。助力台州市开展“台州菜”文化重点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传统美食制作、种植养殖等技艺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动“台州菜”菜品创新,形成一批适应民众消费需求的新型菜品,推出一批具有黄岩特色的“名菜”“名小吃”,推动地域性食品地方标准研制,支持食品企业注册特色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研究出台《餐饮行业发展若干意见》等扶持政策,持续加强做好餐饮企业“一对一”联系服务,提振行业发展信心、激发餐饮消费潜力。 (二)实施食材品牌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引导推动“台九鲜”等公用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主体开展绿色食品认证,新培育一批绿色食品。发展长潭湖胖头鱼养殖,大力推介“长潭胖头鱼”等品牌,加快高端食材市场体系建设,推出一批具有黄岩特色的“名材”。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三)实施厨师培育提质工程。加快对接新荣记学院,加强黄岩餐饮行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台州菜”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健全人才考证、培训补助体系,着力培养一批黄岩“名厨”。 (四)实施食品企业培育工程。擦亮品牌,做大规模,尽快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黄岩餐饮“名店”,提升“老字号”餐饮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水产预制菜、米蔬预制菜、肉禽预制菜等三大预制菜产业链,优化预制菜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分工配套和区域协同。加快引导本土企业转型升级,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加大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力度。 (五)实施美食集聚工程。加快美食街区规划建设,发挥官河水街、吾悦广场、天佑城资源优势,助力萃华晨曦、樊川广场、天荟广场、老水厂文创园招商引资,汇集商业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市场活力,推动餐饮业集聚发展。逐步培育一批以餐饮为主、融合休闲娱乐体验的特色店铺,努力打造美食文化浓厚、配套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有序的美食街区,形成集聚效应。 (六)实施美食节庆营销工程。持续打响黄岩柑橘节、杨梅节、蓝莓节等美食节庆品牌,融合黄岩非遗元素,推广美食类文创产品,开发系列精品伴手礼。持续深化“百县千碗”品牌工程,制作美食形象宣传片、时尚旅游书、美食地图和制作示范视频、节目等,形成黄岩美食宣传资源库。 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黄岩区文广旅体局 联系人:陈林建 联系电话:18767686289 邮编:318020
黄岩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6月13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