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2023050号提案答复的函 | ||||
|
||||
民进黄岩区基层委: 你们在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的建议》(第2023050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国家工信部于2022年6月2日公布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不仅对评价认定工作进行规范,更对培育管理提出了系统性要求。优质中小企业的三个梯度,层次分明、相互衔接,既有利于不同层次的企业看清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满意度。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绝不仅仅是认定一批优质企业,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育服务、引导带动,引领广大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黄岩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态势向好,创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拥有国家重点扶持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20家、台州市“小巨人”企业20家。我区模具制造是黄岩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据浙江省模具工业联合会统计,我区拥有我国功能最齐全、专业化程度最高、配套体系最完善的模具产业链,在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发布的209家重点骨干企业中,黄岩企业独占22家(占比10.5%,全国第一)。其中,黄岩塑料用模具产量占据全国乃至全球行业核心地位,国内市场占有率约占60%,国际市场占有率约占30%。以上扎实的产业基础为小微企业生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截至22年底,我区年产值超5000万制造业企业共计242家,其中:塑料行业66家,占27%;模具行业49家,占20%。优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基础力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强支撑。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 一、健全梯度培育体系。明确重点发展领域。围绕工业“四基”和“卡脖子”领域,聚焦模具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我区重点产业,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清单。重点支持主攻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的中小企业,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提供重要支撑。择优培育一批在行业内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推动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含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逐步形成企业差异化发展、产业有序竞争的良好格局。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分层分类分级指导,坚持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强化优质中小企业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区经科局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政策环境,及时动态调整专精特新培育入库企业。 二、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力争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鼓励企业应用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工艺设计(CAD/CAPP)、VR、3D打印等智能化设计技术,提升企业产品设计周期、降低研发设计成本;鼓励发展众包、众创、众设等协同创新新模式。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龙头企业、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黄岩示范中心等创新载体,争取在智能控制及其加工装备、精密级进冲模等技术研究取得突出成果。持续开展数字化升级行动。引导和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推进“产业大脑”及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支持流优化再造、产品质量追溯、云服务、远程运维、协同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推进绿色转型行动。实施推进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减排。开展节能诊断、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推广,加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力度。引育高层次人才。抓好高级经营管理者、技术研发人员和中高级技工等三支队伍建设;用活“****”黄岩产业园,加强与专业引才机构合作,柔性引进国家和省“****”人才、市“500精英计划”、海外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及团队。 三、优化融通发展环境。发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统筹运用财税、金融、技术、产业、人才、用地、用能等政策工具持续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依托“永宁企管家”,打出结对帮扶、产业协同、牵线搭桥、智慧监测、云端智援等“八大”助企组合拳,有效形成股权转让“一件事”集成联办、工业企业用地“长规划、短安排”、“银税一码通”等特色做法,帮助企业恢复产能、开拓市场及转型升级等。联合税务、财务、金融等职能部门,发挥行业协会、社团等社会组织作用,组建“税务支持团”“财务援企团”“融资帮扶团”等团体,提供财务咨询、税费指导、企业融资等专业服务,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等难题。深化企业码和贷款码融合,推进供应链企业融资,加快科技型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贷款的增量扩面及综合融资一成本降低。
感谢你们对区经信科技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