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回稳向好 总量规模再上台阶——2022年黄岩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23-06-19 09:35   来源: 区统计局 字体:[ ]

2022年,面对愈发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经济总体保持回稳向好态势,新动能持续成长,民生保障有力,高质量发展特征进一步显现,共同富裕区域标杆建设扎实开局。

一、主要指标恢复向好,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GDP)为612.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增速好于全国、好于全省、好于全市,实现“三好”,总量首次突破600亿大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88.31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300.73亿元,增长4.0%。一、二、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8%、47.1%、49.1%。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粮食产量实现连增

2022年, 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产值分别为27.96亿元、0.4亿元、0.88亿元,同比增长3.6%、16.2%、16.7%;渔业产值为0.39亿元,同比下降2.4%。全年粮食总产量38765吨,比上年增产1214吨,增长3.2%,实现“三连增”,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其中,春粮、早稻和秋粮产量分别为3568吨、3068吨、32129吨,分别增长3.9%、4.1%、3.1%。四季度末,生猪存栏28825头,同比增长38.0%,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99头,增长15.7%;生猪累计出栏18754头,增长30.8%。猪肉产量1547吨,增长24.5%

(二)工业经济展现韧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7.41亿元,比上年增长2.7%,增速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加快4.1个和0.6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增长较快,实现增加值34.01亿元,同比增长4.6%,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82.49亿元,增长2.6%;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30.53亿元,增长2.1%。分行业看,累计增加值排名前五的行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实现增加值33.82亿元、9.89亿元,同比增长27.4%、34.3%;汽车制造业生产平稳,实现增加值8.44亿元,增长2.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同比下降,分别实现增加值41.72亿元、12.11亿元,下降7.9%、3%。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5%、29.4%、25.7%,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8个、26.7个和23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发展持续恢复,规上服务业企业增势良好 

2022年,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金融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生产经营稳定恢复,实现营业收入31.19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回升,民间投资表现活跃

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9%,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回升8.9个和8.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4.1%,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1.3%,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9个百分点。交通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下降24.5%、8.6%、15.3%,但降幅均较前三季度有所收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4.0%。商品房销售面积80.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2%,累计增速自今年4月份以来首次转正。

(五)消费市场稳步改善,网上零售释放潜力

202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3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8.92亿元,同比增长13.6%。分消费类型看,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55.94亿元,同比增长14.2%;限上单位餐饮收入2.98亿元,增长3.0%。出行品类消费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5.1%和17.7%。分消费区域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30.86亿元,同比增长3.8%;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0.53亿元,增长0.1%。网上零售额140.54亿元,增长14.4%。

(六)财政收入可比口径保持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96亿元,比上年下降6.8%,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8%。其中税收收入33.25亿元,同比下降15.7%,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3%。税收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分别为4.67亿元、2.24亿元,分别下降29.1%、7.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13万元,比上年增长12.8%民生支出,卫生健康支出明显加快,支出10.43亿元,同比增长73.4%;教育支出14.72亿元,同比增长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8亿元,下降13.2%。

(七)金融信贷稳健运行,新增存贷款同比多增

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住户存款979.29亿元,同比增长15.4%。本外币贷款余额1275.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0其中,住户贷款66.48亿元,同比增长16.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10.76亿元,同比增长34%。新增存、贷款190.3亿元和245.17亿元,分别比上年多增81.76亿元和33.33亿元

(八)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对东盟出口增长较快

2022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7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出口总额263.73亿元,增长14.9%;进口额10.55亿元,下降5.3%。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04.88亿元,增长3.6%; 加工贸易出口14.67亿元,下降12.6%;其他贸易出口44.18亿元,增长195.9%。分行业看,塑料制品、机械电器、模具均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出口额分别为61.51亿元、50.63亿元和28.01亿元,分别增长17.3%、17.2%和14.6%;医化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出口额34.46亿元,同比下降3.6%。分出口市场看,对欧盟、东盟出口额分别为54.04亿元、22.11亿元,分别增长6.2%、22.9%;对美国出口52.9亿元,同比下降3.7%。

(九)居民增收稳步推进,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2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90元,比上年增长5.0%。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14元,同比增长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87元,同比增长7.2%。从收入来源看,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4.3%、6.3%、8.1%、4.4%。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21年的1.88缩小为1.82,连续12年呈缩小态势。

二、需求疲弱预期不强,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挑战

2022年,全经济在承压前行中展现出发展韧性,但总体来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仍然较多,集中体现在“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企业经营面临多重困难三个方面

(一)内外需求仍显疲弱,畅通经济循环亟需破题

消费回补动力仍显不足疫情对文旅、餐饮、住宿等接触类消费行业影响还比较深。限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低于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11.2个百分点;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0.4%,低于限上社零增速13.2个百分点。年末,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31亿元,占全部存款增加额的68.8%,表明居民存款避险倾向仍处高位。外需收缩较为明显。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12月当月全区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0.6%,其中出口下降21.2%,进口下降3.7%。主要出口商品中,塑料制品、医化产品等出口额分别下降28.0%、31.5%。全年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57.85亿元,增长5.3%,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6.6个百分点。企业接收订单量减少。据生产经营景气况调查显示,19.1%的调查企业反映在四季度接到的订单量低于正常水平在四季度生产能力利用率下降的企业中,46.9%的企业表示是由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引起。

(二)发展预期持续低迷,增强发展信心亟待发力

用工人数继续收缩。截止12月末,全区规上工业平均用工人数同比下降2.2%,降幅环比扩大2.4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扩大。企业投更加谨慎今年以来工业用地出让总量急剧下降,全年投资项目建设用地费下降了58.9%。从2023年重点项目初排情况来看,共排出市重点项目51个,较去年减少4个,其中续建类项目4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7个,比上年减少3个。

(三)部分企业经营面临多重困难,提升发展质态亟需优化

经营效益持续下降。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2%。55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242家企业产值同比下降,下降面达43.3%,较前三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98家企业产值降幅在20%以上。企业综合成本上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2.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元。企业用工成本进一步提升,规上工业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平均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分别增长9.6%、18.4%。资金压力加大。产成品库存积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为38.89亿元,同比增长10.7%;账款回收难度加大,应收账款余额增长7.0%;银行贷款余额明显增长,2022年末达到148亿元,增长14.3%;财务风险较大,资产负债率为52.4%,比去年增长0.3个百分点。

三、政策支持多措并举,承压恢复亟待新机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内外宏观环境仍旧复杂严峻,实现经济整体好转仍面临较大挑战。从国际看,受高通胀、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和俄乌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动力将进一步减弱。从国内看,全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12月份,全国制造业PMI仅47.0%,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仅41.6%,均已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充分发挥政策作用,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黄岩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一)内需外需双促进,打好促经济持续恢复“组合拳”

综合施策扩大内需。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本地产品消费节、美食节等方式刺激本地消费。借元旦晚会之势,发挥黄岩旅游金名片作用,大力宣传旅游景点,充分刺激外地旅客来黄消费,加快推动旅游、文体娱乐、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恢复,深化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稳外贸促增长政府牵头组团,组织辖区内外贸企业“出海”拓市场抢订单,加大引进外资支持力度,加强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优结构促出口。降低传统低端消费品出口的比例,提升产业链中间环节尤其是重要零部件类型产品的出口占比,提升国外对国内产业链的依赖度。

(二)落实政策释放动能,注入稳企纾困“强心剂”

用政策稳住经济大盘。继续释放减税降费、财政补贴等助企纾困政策红利,紧盯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企业关键难题,落细落实国家、省、市各项保障政策,强化对原材料价格的监管,密切监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情况,结合“永宁企管家”活动,聚焦服务深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成本,稳生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低风险项目审批要求,加强部门联动审批,提升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和预期,全力打造“永宁好办”营商环境品牌。加强高技术企业引进。以本地产业配套为筹码,降低引进成本,重点关注新能源、新材料、精密制造等相关企业,不断增强本地产业竞争力。盯牢在建工业项目,抓好落地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发挥已投产项目应有产能。

(三)调整结构多元发展,下好质态发展“关键棋”

加强产业投资项目储备。盘活存量用地,督促已供工业用地项目,关注工业标准地项目的施工进度,尽快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按计划按要求实现开工建设。加大主导行业设备改造提升关注力度,深挖500-5000万工业性投资项目潜力。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关注新签约中弘晶能、清陶能源等重大百亿项目落地进度,争取早日实现开工入库。加大重点领域关注力度。继续谋划甬台温高速桥下地面道路、S321北城至头陀段工程、市域铁路S2线等其他交通类项目开工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快培育创新型、引领型、效益型投资新增长点,进一步放开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为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拓展渠道。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