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67/2023-126676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头陀镇 成文日期: 2023-06-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头陀镇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3-06-14 08:23   来源: 头陀镇 字体:[ ]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六大战略”,主动投身黄岩“一千双百”三大跃升行动,全镇上下凝心聚力,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全镇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去年全年,规上企业总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速25.9%;实现工业增加值2.69亿元,同比增速31.5%;外贸出口4.8亿元,同比增速31.9%,增速均居全区前列。实现财政总收入630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671万元,同比增长4.51%,头陀镇获评市级以上荣誉7项,全区综合目标考核实现提档升级获得良好等次,为头陀“一心三地”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面对反复新冠疫情,我们始终坚持为民初心不变,严格落实区防指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惜人力物力财力,顶住舆情社情等方方面面压力,有力应对多轮疫情冲击,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赶早摸黑,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防疫实战演练26次,启用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位13个,新冠疫苗接种第一针覆盖人群达88%,第二针覆盖人群达85%,加强针覆盖人群达65%。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坚持“管得住、放得开”,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畅通医疗物资保供,配备口罩5万余个、隔离衣2万余件、防护服6500件等各类防疫物资,向全镇60周岁上老人发放防疫包10187个,实现疫情有序转段、平稳渡峰

一年来,我们注重发挥优势,创新赋能,有力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农业优势不断巩固。大力扶持特色产业,中华橘源小镇孙家汇至断江道路工程完成征地丈量,以孙家汇300亩流转土地为核心打造黄岩蜜橘种源研究中心,建成新下岙中药材基地、溪上果园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7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提升项目4个,修筑河岸堤坝2处。坚持扛稳群众“米袋子”,完成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镇非粮化整治优化925亩,完成率100%。工业经济企稳向好。打好转型发展“主动仗”,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小升规企业1家、管理创新企业3家,完成3家企业零地技改项目。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全年R&D经费投入达2285.2万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大学生引才125人、引才云招聘企业17家。文旅产业后劲可期。聚焦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中岙村打造梯田花海,创新“花海+”形式创收20余万元,东岭·川野、漫梦星城、集美野社等一批青年露营基地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流量”。头陀宋韵文创带加快建设,组建头陀文化传承交流笔友会,邀请全市文化战线工作者挖掘创作地域特色文学、文创产品。

一年来,我们全力招大引强,攻坚克难,全面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百丈区块项目,借力市区高质量建设五大攻坚”行动东风,镇里重新组建工作专班破冰重启,历经为期四个月无休的连续攻坚,现已基本完成区块内政策处理,洪屿安置区块完成宅基地抓阄并启动建房,平稳妥善地解决了为时十年的历史遗留难题,为区块今后的开发利用夯实了基础。爱玛电动车产业园区,是省重大产业项目,镇里挂图作战,专班集中攻坚一个多月,顺利完成二期房屋签约及土地丈量工作,现已进入腾房拆屋阶段,干出了头陀速度、头陀力度,为打造工业承载地、制造业产业发展新基地开新局谋新篇。头陀老街二期改造,完成茶亭、老街广场、西入口停车场、供销社老公房重建等系列工程,成功举办“闲来吾市·夜遇头陀”暨青年艺术节活动,并成为《启航2023》中央广电总台跨年晚会取景点之一,充分激发引流效应,扩大头陀影响力,传递头陀声音。

一年来,我们致力城乡融合,协调并进,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城镇建设持续发力。圣河村新岙地块等5个土地开发项目通过验收,完成头陀中学南侧道路建设工程。325省道前陈村—头陀镇区3个路段完成交通隐患提升整治。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三级管网溪头片完成建设。城镇管理日益精细。圣河村山前河地质灾害点治理主体工程、前门山等3座山塘水库治理工程已完工。全面开展镇域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及村庄建设调查,共排查危房64户。圆满完成卫片执法全年任务,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1000平方米。城乡风貌显著改善。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发动镇村两级干部近250人,累计整治12893间房屋,清理堆放点5719处,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综合评估、浙江省城市台州市区文明指数实地测评。不断深化“五水共治”,完成元同溪中上游段治理三期工程,河道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持续释放“美丽效应”,完成林龙新村区级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及元同村、前园村美丽庭院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新品牌

一年来,我们踏实办好实事,为民惠民,着力实现民生福祉新提升。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圆满完成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狮子岩划岩山环线登山步道建设等5件民生实事。镇便民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市五星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头陀中心幼儿园元同溪分园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新益卫生二室完成改造提升,实现周边村民常见病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推动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应接尽接。建成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个微型便民体育公园及1条全民健身游步道。社会保障进一步增强。积极探索“三新”共富路径,成功创建11家“小橘灯”共富工坊,其中元同村共富工坊入选市级示范共富工坊,带动213名群众人均月增收1280元,做法获《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聚力“一老一小”优质服务提升行动,全镇村居实现暖心房全覆盖,3家养老服务中心、30家村居照料中心建立老年人配送餐服务点位。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组建矛盾调解先锋团,全年镇、村两级共调处各类纠纷289起,调解率达98%,处理上级交办、网上信访、12345信件共519件,办结率达100%,前陈村、镇西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村”。全年未发生重大集体访、越级访案件,高质量完成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任务。扎实开展“除险保安”系列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九小”场所等4156家次,排查治理隐患3289处

一年来,我们强化政治担当,改革立新,政府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全力提升行政效能。树立重实干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锻造堪当重任的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今年1名90后中层正职被市委组织部选派挂职锻炼,新提拔中层干部12人,形成以85后为主体的中层干部队伍,显著提升机关工作质效。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健全“141”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推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省级首批试点工作,以“降层提级”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2.0版,探索“三账监督”“民生圆桌汇”等形式,推进联络站“建、管、用”制度化运作。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学法、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纪委、司法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等13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全效优化工作作风。全面排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坚持不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结合区委巡察反馈意见,着力抓好存量问题整改,推动政务环境持续优化、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同时,圆满完成团委、科协换届工作,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实现了新进步,民宗、台侨、人武等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头陀镇被评为省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具有头陀特色的产业优势还不明显,标识度还不够高、影响力还不够大;二是经济总量偏小,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支撑镇域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待加强;三是改革创新水平还不高,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不同程度存在,营商环境还需优化;四是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优质公共资源供给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五是政府改革创新能力、干部谋划和抓落实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市六届二次党代会、区十四届二次党代会、镇十五届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对标“两个先行”、“三高三新”重要窗口建设,主动融入全区主攻“一千双百”三大跃升行动,持续深化头陀“一心三地”建设,以先行者姿态探索共同富裕实践路径,为实现头陀现代化跨越式发展而接续奋斗!

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我镇发展态势,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5%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以上,发展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全镇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重规划,精管理,以更优品质深化城镇建设

“精心规划、精品建设、精细管理”上下功夫,严格把控城镇空间形态风貌,全力打造更适宜人居的城镇新环境,全力腾出更广阔的发展新空间。

发挥规划先导作用。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完善城镇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建立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全覆盖的镇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点编制82省道沿线区域规划,推进片区绿化、景观亮化、环境美化。积极向上谋划争取浦汇、双楠、小里灰等村连片开发的空间规划调整,为头陀今后发展腾出可用空间。同时,借力S2线站点建设,以点及面研究规划好周边地块的开发利用和业态布置,增强集镇范围内的人口虹吸效应和经济的蝴蝶效应。

打通城镇发展动脉。致力构建“外联内畅、连环成网”的大交通格局。推进市域轨道交通S2线头陀段及S321省道黄岩北城至头陀公路政策处理工作。推进中华橘源小镇断江至孙家汇道路支路、前陈至断江支路建设,丰富路网体系。抓好基础性、公共性项目,加快头陀中学北侧道路等一批路网管网、环境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并向上争取前门山矿山治理及后续开发事宜。

紧抓功能要素支撑。大力推进全域土地治理,孙家汇、新盟等村开展“百千万亩方”永久性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完成溪上等4村土地开发项目。大幅提升城乡治理水平,开展森伦坑、山屯头山塘除险加固及里龙山塘、板丘坑山塘防渗整治,综合提升蓄水防洪功能。持续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结合生活垃圾“撤桶并点”工作,建立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刷新城镇颜值。

二、抓产业、促发展,以更高质量壮大综合实力

围绕头陀“一心三地”建设,主攻实体经济,聚力招引打造一批大载体、大平台、大项目,积极打造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塑造黄岩中部现代化城镇核心新形态。

推进农业创新提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实施店头新村田间操作道硬化工程及龙王坑等3个水毁修复工程,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力发展柑橘、茭白、红糖等特色产业,建成黄岩蜜橘种源研究中心及周边基础设施工程,配合省柑橘研究所建设无病毒原种保存与扩繁基地。借力省农科院平台,实施品种培优工程。建设头陀古法红糖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多层次、大幅度提高附加值。新建中岙村东岭头杨梅基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设观光、旅游、采摘等一体化产业园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加快工业振兴崛起。抓好片区开发。实施工业经济稳进提质行动,加快爱玛电动车产业园进场投建,以高端智能制造为区域发展定位,打造新兴产业集中承载地。抓实招商引资。推动爱玛产业园东侧工业园区提质扩容,加快土地征收工作,招引重点企业落户头陀。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行动,发挥好富祥生物等企业家乡贤优势,撬动重量级人才落地。抓优营商环境。用心用情做好“三服务”,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促进三产充分发展。以《启航2023》中央广电总台跨年晚会为契机,注重头陀老街的开发与利用,加快原老粮仓改造,通过引进优质工商资本,打造惠及全镇乃至全区的共富产业园区。打造金石文化博物馆、宁溪糟烧酒文化博物馆2个核心点位,丰富文化传承、教育培训、宣传展示等功能。充分发挥镇域特色产业、生态景观等优势,举办油菜花节、茭白节等一批具有显著头陀标识度的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进一步提振头陀特色产业品牌,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更上新台阶。

三、强兜底、暖服务,以更实举措保障幸福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具质感,迈出共同富裕坚实步伐。

擦亮共同富裕底色。开展全镇兜底老年人助餐服务,实施特困老人、低保户等重点群体养老助餐行动,提升生活质量。依托区域产业特点和生态资源禀赋,打造产业赋能式等6类共富工坊,串联中岙油菜花梯田、东岭头露营基地、房车集散基地等年轻业态,积极引导优质企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加强合作,推动扩大村企品牌效应,深化村集体、村民、企业三方共富机制,发挥引流带动效应。

升级基层治理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重塑迭代“141”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平台融合运行工作。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机制,按照“多解旧账、少欠新账”的工作思路强化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处理劳资纠纷、欠薪等问题,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底线思维,巩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全覆盖,强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旱等领域“除险保安”行动,助力平安黄岩十七连创。

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推进健康头陀建设。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换,以“保健康、防重症、遏病亡”为目标,根据“乙类乙管”相关要求抓好健康服务。强化疫苗接种,推动60周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应接尽接”,为全镇范围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实施头陀卫生院改造提升项目,提升诊疗空间,优化医疗体验。繁荣文体教育事业。全力争取头陀镇中学二期工程启动建设,提升地区教育质量及水平。新建2个“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及百姓健身房、公共体育场地、和合书吧,充分挖掘基层公共文体资源潜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继续举办宋韵学子启蒙仪式,为新生点亮智慧之灯,开启礼仪之门。扩大社会服务供给。打造省级同心社会服务示范基地,开展智慧医疗、“互联网+急救”等智能服务。组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宣讲团,开展“五百”活动。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