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20/2023-122303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岩分局 成文日期: 2023-02-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园区典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控制措施
发布日期: 2023-02-20 14:45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黄岩分局 字体:[ ]

一、企业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事件处置措施

1、泄漏源控制

容器发生泄漏后,根据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对于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立即关闭罐区围堰雨水阀,将泄漏物限制在围堰内,如果没有围堰,采用泥沙等物质设立临时围堰。

2、泄漏物处置

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及外环境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漏物处置主要有几种方法:

1)围堤堵截。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2)稀释与覆盖。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使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但不宜使用直流水。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3)倒罐转移。储罐、容器壁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取倒罐技术倒入其他容器或储罐。利用罐内压力差倒罐,即液面高、压力大的罐向其它罐导流,用开启泵倒罐,输转到其它罐,倒罐不能使用压缩机。压缩机会使泄漏容器压力增加,加剧泄漏。采取倒罐措施,须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共同论证研究,在确认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组织实施。

4)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5)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应急事故污水系统收集。

3、密切关注土壤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当突发环境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污染处置组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原因,应当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当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当立即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和损害评估工作,评估认为需要开展治理与修复的,应当制定并落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治理与修复方案。

二、运输过程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事件处置措施

1、化工园区应急指挥部接到运输过程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报警后,立即组织各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奔赴事发现场;同时,联络应急管理、公安、交通、农业农村、水利、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至现场协助应急。

2、根据事故的规模大小、污染特征,协助交通、公安部门确定警戒区域,疏散转移周边人群和车辆。

3、对于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应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对泄漏现场采用活性炭吸附、砂土覆盖、酸碱中和、冲水洗消等方式进行应急处理。

4、对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起火的,应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采取合适的灭火方式扑灭火势,或控制燃烧规模待其燃烧充分。事故应急过程中,要极力避免将泄漏的化学品随消防水冲入附近水体。

5、若泄漏危险化学品进入水体,则需对被污染水体进行拦截和疏导,控制水污染范围,向水体投入对应的应急物资进行应急处理。

6、应急监测组要根据事故特征,及时开展大气及水体中污染物浓度的监测,及时向化工园区应急指挥部汇报。

7、应急时要密切关注事发地周围环境情况,当周围存在饮用水和居民聚集区时,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是否需转移周边居民。同时应立即停止周边居民在受污染水体取水。应急时尽量防止事故扩散,减少事故影响范围。

8、密切关注土壤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当突发环境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污染处置组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原因,应当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当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当立即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和损害评估工作,评估认为需要开展治理与修复的,应当制定并落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治理与修复方案。

三、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较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危险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物大都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等,因此扑救化学品火灾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危险化学品德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措施,同时,划定警戒范围,转移周边易燃物质,控制火势蔓延。灭火对策如下:

1、扑救初期火灾。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适当的移动式灭火器来控制火灾。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然后立即启用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2、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3、火灾扑救。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绝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必要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

4、消防废水。做好与消防部门的沟通工作,避免消防废水引发二次污染事件。

5、密切关注土壤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当突发环境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污染处置组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原因,应当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当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当立即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和损害评估工作,评估认为需要开展治理与修复的,应当制定并落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治理与修复方案。

四、环保设施非正常运行事故处置措施

当企业的废气、废水环保设施非正常运转时,应急调查处置小组立即要求事故企业停止该环保设施的运行,企业须同时停止产污环节的生产,并督促其对环保设施进行及时检修,至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后,方允许恢复生产和运行。恢复生产后,要求对未经处理的废水进行收集并经处理达标后方可再外排。

五、危险废物处置不当引起的污染事件处置技术措施

1、危险废物排放过程控制不当发生泄漏,应立即关阀断源,抢修人员和责任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在严密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断绝废料从生产装置外泄,切断事故源;用沙土、水泥等物资围堵、防止泄漏物质流向重要目标、危险源或雨水管网;如容器破裂,可将废物转移至完好容器中。

2、危险废物储存、运输过程容器破裂发生少量物质泄漏,用沙土覆盖吸收后小心扫起,避免扬尘,置于专用密封桶或有盖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危废储存场所。

3、危险废物储存、运输过程容器破裂发生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用沙土、水泥等物资围堵、防止泄漏物质流向周围水体或周围敏感点。

4、对污染现场环境进行清理,将污染现场设备场地用彻底细沙清扫少量回收做危废处置,再用洗涤剂清洗,大量清水清扫,低洼、沟渠确保不留残液;如遇土壤应剥离表层收集做危废处置,废水收集进入污水处理车间、危险固废收集合法处置。

5、密切关注土壤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当突发环境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污染处置组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原因,应当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当应急处置结束后,应当立即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和损害评估工作,评估认为需要开展治理与修复的,应当制定并落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治理与修复方案。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