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136/2023-122145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黄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成文日期: 2023-02-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黄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3-02-15 09:20   来源: 黄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字体:[ ]

今年以来,经开区管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契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以“三比三看”活动为抓手,克难攻坚,苦干实干,迎难而上,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

(一)紧扣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永宁江科创带”核心区综合整治提升,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新一轮攻坚行动,整改一批、建设一批、收储一批、招商引资一批,推动产业转型,能效提质。目前已收回进港村、上澍王村、上辇村村留地40多亩,整理出7块土地共270亩挂牌出让。已丈量评估38家企业,签约18家企业,预计可腾出工业用地400多亩。梦创园(二期)工程子项目永达路正在组织施工招标中,预计11月底开工建设。子项目永椒路完成方案编制。子项目热电厂改造工程一期工程施工图正在设计中。

(二)紧盯历史遗留问题。完成了下洋郑、红四、江山一品等安置房的分房工作。截至目前,下洋郑安置房已分房991套,基本安置完成。红四村安置房分房837已结算并签订协议812套,签订率97%;房款交付601套,交付率72%。江山一品安置房共计分房533套已结算并签订协议500套,签订率94%;实际交付500套,交付率94%。王林、王林施分房前合同审核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开始分房。基本完成金台铁路黄岩段与省统征办和金台公司的清算。

(三)紧绷安全生产红线。组织开展各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大排查。对江口医化园区进行常态化管理的同时,完成浙江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专家组对江口医化区域安全风险两次评估复核,最终得分75.6分,为一般风险园区。完成六部委对化工园区复评工作的资料整理上报和市级两次初评。做好工业园区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国家验收迎考准备工作。对辖区内医化行业企业进行常态化综合检查,完成江口医化区域总体规划方案评审。完成“五个一体化”系统的安全自查工作并反馈至IRS(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完成委托杭州安信进行五个一体化系统保护等级测评,完成通过公安系统对本单位的网络安全检查。

(四)紧抓征迁克难攻坚。紧抓征迁工作,科学谋划,克难攻坚,奋力推进未来社区、澄江中弘晶能产业园、头陀电动车产业园等拆迁工作。未来社区外东浦规划单元一期项目已支付补偿款7家,腾房7家,拆除前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澄江中弘晶能产业园房屋拆迁前期调查摸底已完成,540亩的项目用地已完成丈量517亩,完成率95%;48户拆迁对象正在资料收集中。头陀电动车产业园二期项目涉及征地范围200多亩(含道路用地),已完成180亩左右,完成率90%,120户拆迁户的198间房屋已完成评估,已在陆续签约中。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加快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优化产业平台空间布局。根据省、市要求,进一步完善开发区整合提升实施方案,建立强有力的工作力量加快推进实施。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机构设置,理清管理体制,提升运营机制;二是瞄定经济目标。认真落实省审计整改要求,举一反三,做好“三服务”,通过数字转型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全面完成既定的开发区整合提升主要指标;三是优化空间布局。大力推进扩容工作,为新产业引进和新动能增长提供更多更好的空间。全面完成澄江工业园区、头陀工业园区800多亩工业用地的拓展。设法挖掘永宁江科创带核心区范围内的可用工业用地,确保全年供地300亩以上。加快经开小微园区建设,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服务的平台。基本建成高桥联丰螺屿小微园,江口小微园实现结顶,设法在江口园区范围内再建100亩左右的小微园。四是加速平台有机更新。完成重点区块产业规划,做好产业咨询研究,健全入园的评价选择机制和退出机制,打造“活力园区”。强化园区数字化管理,建成数字化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打造“数字园区”。全面开展开发区园区环境整治行动,完善整修路网,建成江山路南延段、新江路、王岙南路、模创路、乐业路等道路,实施西工业园区庆丰大道等4条主干道路、江口园区进港路等4条主干道路品质化改造,加大绿化环卫保洁力度,打造“美丽园区”。深入实施江口医化园区安全生产五个一体化管理,落实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打造“平安园区”。

(二)稳步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收储,促进制造业“腾笼换鸟”。坚持实施淘汰落后、创新攻坚行动,在有限的空间有效增加土地等要素供给,通过招大引强等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一是继续推进永宁江科创带核心区江口区块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加快控规编制,拟订化工企业退出计划,扩大企业收储,全年完成收储企业25家,腾出可用工业用地300亩以上。加速园区内建设进度,梦创园二期工程中,完成热电厂一期改造,完成四条道路品质改造,启动热电厂二期改造及园区廊道建设。加快督促联化、进港路西、绿园路西等三个小微园和精一、天宇、高澳卫浴、经开科创等四个企业建设。二是大力度推进工业园区片区低效整治。进一步总结“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工作经验和工作做法,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重点整治西工业园区、竹岭区块、午尚洋区块等区域内的高耗低效企业。针对园区、片区制订一事一议企业退出政策,和属地乡镇街道联动强有力推进收储,全年腾出可用工业用地200亩以上。三是推动园区高质量运营。着眼于可用要素资源,全力招好引好,促进产业实现新引擎,产业链实现强链补链。探索联丰螺屿小微园全面委托运营,做强做大小微园。

(三)以“市区融合”为契机,加快重点区块江口新板块开发和建设。三江新城总体定位为台州生命科学城,产业发展上以“生命健康实践区,青年活力创新城”为发展目标,围绕生命健康为核心构筑医学、医工、医养、医药的产业创新体系,打造生命科学城生态圈。在城市建设上,深度挖掘椒灵江、永宁江、大岳山等蓝绿生态资源,提升环境保护治理水平,以零碳发展为导向建设综合智慧能源站,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抓手打造智慧新城。一是抓好规划编制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深化“一心,一轴,三片区”城市功能、首开区“拆改留”有机更新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规是关键,拔高站位,明确定位,完成三江新城概念性规划、启动区块详细城市设计,逐步完善交通体系,落实交通、水利、市政、能源等专项规划,提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实现相关规划法定化。二是加强资金保障。主要是四个方向,跟踪政策导向,了解最新的产业扶持政策,运用好政策金融工具,积极争取低利息的政策性资金;做好项目包装,取得银行贷款;通过公司债、企业债等发债的方式融资;通过招商引资,发挥产业基金有效投资的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三是加快项目建设。 积极谋划,长远考虑引导和支持大产业、大项目向开发区域集聚,把握政策导向,加强部门联动,紧盯重点投资方向,着眼长远发展,聚焦文化旅游、医养健康、高端制造等产业集群,寻找符合区域发展的朝阳产业。完成大岳山生态康养项目招商引资,计划总投资30个亿,建设康复医院、养老公寓、适老化住宅和康养会所等综合服务机构,形成以机构养老为核心覆盖全域的全生命周期康养社区。启动项目投资建设;启动内环南侧西五村都市田园农业文旅投资开发,引入农科院士工作室,建设有台州特色的都市田园综合体,计划总投资8亿元,完成可行性研究;探索新能源领域,紧抓风口赛道,计划投入20个亿,发展清洁能源、用户侧储能、绿电交易和综合能源站,谋划打造区域综合智慧能源平台,推广三恒技术覆盖全域社区,2023年计划投资3亿元。启动东海大道西延(内环北路-大闸路)道路工程、中山西路西延迟工程、东平路西延工程、进港路(内环北路-东海大道)道路工程前期工作。

(四)加大人居环境建设,做好产城融合文章。加大征迁安置和片区开发,助力“一千双百”提升行动。一是加快王西外东浦未来社区建设。按时保质做好未来社区实施单元建设,千方百计解决渣土外运问题,建成A-02区块。外东浦区块全面完成腾房和治污,完成与投资商合作开发,启动建设。完成1号区块的模塑设计基地建设。启动王东、东城老开发园区的征迁工作。二是完善立地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全域整治。全面完成开发区范围内的立地安置区块配套设施建设,结清旧账,完成与属地街道的交接工作。按照未来社区建设要求,高标准打造王林洋、下洋郑两大未来社区,启动立地安置区绿化配套、河道整治及道路改造等工程。完成江口园区高架污水管网建设,推动新一轮污水零直排建设。三是加快安置房完工及分房安置工作。全面完成洋头、王林王林施小区的安置分房及结算工作,完成净土岙棚户区改造工程并交付安置,加快建设王西安置房及天长北路外迁安置房,启动新前泾岸安置区块建设。四是启动新区域老城区旧城改造。持续推进老城区改造,重点推进朱砂街职技校以南红三区块旧城改造,完成签约及房屋拆除。五是推进梦创园二期建设。完成道路品质化提升,完成热电厂一期改造工程,建设与一期相配套的园区设施,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区的亮点和三星级景点。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