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66/2022-98960 文件编号: 茅党〔2022〕9号
发布机构: 茅畲乡 成文日期: 2022-05-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印发《茅畲乡“除险保安”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05-20 09:10   来源: 茅畲乡 字体:[ ]

各办:

现将《茅畲乡“除险保安”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茅畲乡委员会

2022年4月1日


茅畲乡 “除险保安”工作实施方案



为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精准发力、重点攻坚,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和化险为夷。转为危机的战略主动战,从严从细识别管控风险,最大限度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民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上级要求,决定在全乡开展“除险保安”专项行动。现将相关实施方案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刚性执行“民转刑”案件综合防控机制,实施矛盾纠纷和合化解长效管理,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理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社会矛盾风险全周期动态管控水平,实现“三零四降三升”,即:重大涉稳风险零发酵、重大群体性事件零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零发案,全市社会矛盾纠纷数、信访量、“民转刑”案件数、万人成讼率大幅下降;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社会治安安全指数、群众“三感”大幅上升,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民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内容

聚焦重点群体、重点事件、重点领域、重点村等四大方面,全面排查化解稳控社会矛盾风险。

(一)重点群体

1.以司法裁判、综合行政执法、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建设、公安、生态环境等七大领域为重点的执法过程中有负面情绪象。

2.非正常上访重点人员、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极端暴力倾向人员、涉警信访人员、重点吸毒人员、涉恐关注人员、流动高危人员、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等

“八类”重点人员。

3.精神病人,重点为轻微(三级)精神病人。

4.以私募基金、虚拟货币、企业债权、各类交易场所等领域为重点的涉众型投资利益受损群体。

(二)重点事件

1.信访事件。重点为信访积案,重点访、重复访、集体迹越级访、领导批示信访件。

2.涉法涉诉事件。

3.涉医疗纠纷事件。重点为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矛盾突出、反复纠缠、有暴力行为、扬言伤医等高风险医疗纠纷。4.家庭婚恋纠纷事件。重点为同性恋、婚外情、非法同居、离异后纠缠、入赘、家暴等引发的易转化为“民转刑”案事件的家庭婚恋纠纷。

4.邻里纠纷事件。重点为因住房、经济等引发的易转化为“4民转刑”案事件的邻里纠纷。

5.农村用地纠纷事件。重点为因历史遗留问题、发证程序不规范、界址不清、违法建房等原因造成的农村土地使用纠纷。

6.重点工程纠纷事件。重点因重点工程建设造成工资拖欠、周边房屋受损等纠纷。

(三)重点领域

1.征地拆迁领城矛盾风险。重点为因土地征用、重点工程设房屋拆迁改造等问题引发的矛盾风险。

2.道路交通事故领域矛盾风险。重点为事故赔付不到位,事故责任认定不服、交通逃逸案件未及时侦破等问题引发的矛看险。

3.经济领域矛盾风险。包括损害赔偿纠纷、债务纠纷、合同纠纷等经济纠纷,重点为法院起诉但无法执行的民间借贷、买类合同、金融借款合同等纠纷。

4.环境保护领域矛盾风险。

5.劳资社保领域矛盾风险。重点为拖欠工资等劳资纠纷、失土农民保险等问题引发的矛盾风险。

(四)重点村

全面排查存在网格管理有漏洞、综治工作不够到位、“民转刑”防控不到位、村容村貌脏乱差、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村,坚持治源治本、综合施策、重力突破,在农村综合集成改革和城乡有机更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公权力执行室督、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强化探索、重构重塑,从源头上扭转问题多发易发局面,变后进为先进、变短板为样板。在认真做好上述四方面重点风险防控的同时,做好其他风险的排查化解工作。

三、工作实施

坚持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重点排查与全面排查、网格排查与各办、站、所排查相结合,完善社会矛盾风险立体化排查、多渠道化解、分级别管控、全方位动员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事前可感知,事中能化解、事后有关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做到“案结事了人不忘”。

(一)排查要更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为覆盖、不留死角”的排查网络,将各类社会风险翻个“底朝天”。一是扎实做好村普查。以全科网格为排查单元,组织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专职网格员等网格工作团队,全面走访排查社会矛盾风险,重点排查农村用地、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积案、历史遗留矛盾问题,重点紧盯重大节假日、重要敏感节点期间的老问题反弹、激化,做到情况明、底子清。二是扎实做好公安重点精查。派出所充分发挥“警网融合”作用,综合运用接处警记录、调解记录、前科劣迹等信息开展精准排查,重点排查有多次报警记录、有1次及以上报警记录且有前科劣迹、个人极端暴力倾向等矛盾纠纷类警情,完善涉矛盾纠纷警情相关人员信息、矛盾纠纷情况,并通过“一图一网一机制”将相关信息通报给乡指挥中心。三是扎实做好部门联动协查。各办、站所对标“重点群体、重点事件、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等问题,主动排查掌握本行业、本领域突出的社会矛盾风险,逐一登记造册,并将相关信息与乡指挥中心互通。

(二)化解要更走心。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条块联动,一是多元化解要更走心。充分落实茅畲乡“警调联动”机制,同时依托乡综治工作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分中心)、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化解。对专业性强、类型化纠纷,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综合运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和行政调解等方式化解。对历史遗留问题、信访积案等矛盾风险。按照“一个风险、一套方案、一个领导、一支队伍”的要求,落实领导包案、专班攻坚,综合运用协调和解、行政调解、信访调解、乡贤调解等方式化解。二是困难帮解要更走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重视对生活无着落、无经济来源的特殊人群的帮扶,积极解决其民生困难。积极帮助失学儿童、大病患者等家庭申请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解决其现实问题。发挥公共安全综合保险的民生服务和补偿救济功能,重点为无明确责任主体或责任主体无力赔偿的社会矛盾风险提供保险救济。三是心理纾解更走心。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推进“专业医生+社会组织”组团式服务,建立“事前摸底调查、事中心理干预、事后危机追踪”的社会心理服务联联调闭环干预工作机制,以专业化打开当事人心结,促进矛盾线纷的化解。对有极端暴力倾向的人员、橙色及以上异常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要注意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量身定制心理干预方法。

(三)预警稳控要更有效。迭代“民转刑”案件防控机制,坚持“一事一策、一案一策、一人一策”,落实预警管控,一是信息流转要更及时。各网格对可能导致社会矛盾风险的人员、事件信息及时转入 “四平台”。全科网格在日常排查中发现的可能导致社会矛盾风险的重点群体、重点事件等信息,在网格层级中直接流转。“四平台”接收到公安侧流转过来的人员线索原则上于当日流转到村、网格。二是会商研判要更全面。乡、村二级严格落实每周会商工作机制,对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社会矛盾风险,要逐一分析研判、逐一落实责任,力争把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当地。各村要针对“除险保安”行动情况每周进行动态分析、矛盾化解,情绪疏导和趋势评估,并将重要情况及时上报乡综治办。将“除险保安”行动情况为专项内容纳入每周会商,对原有入库的异常人员,召集派出所、村干部等力量,逐一进行重新识别研判、预警风险等级,对新流转入库的重点人、重点事进行逐个会商,针对不同情况作出继续在库,变更等级,出库等处理,对于需要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组织进行调处,会商评估内容及时上报区委政法委。三是预警预别要更精准,在综合会商评估基础上,对可能采取:话、个人极端行为、组织或参与群体性事件等行为趋势的人员为行预判预估、预测预警,提升精准防控水平。四是“定期回看,要更务实。组织开展社会矛盾风险“回头看”活动,通过电话回访、召开座谈会、侧面了解等方式,对已调解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突出信访、涉法涉诉问题当事人开展回访,听取当事人意见疏导当事人意见情绪,巩固纠纷调处化解成果。

(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要更健全。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152”体系和“141”体系全面贯通。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社现代化水平。一是村级组织要强化党建引领。迭代升级“3+X+Y”全科网格,建强村社基层治理力量,“3”即网格长、驻村干部、专职网格员,村书记为网格长,带领村两委,承担网格工作主体责任,驻村干部承担网格内各项业务的属地责任,专职网格员承担网格内信息采集、吹哨、宣传等三项工作;x为网格业务员,主要承担网格内各项业务的行业主管责任;y为兼职网格员,即党员、队(组)长、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堂,构建微网格,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二是成立实体化运行的综合指挥中心,负责全乡 “四平台”事务指挥,由乡党委书记担任主任,由副书记担任常务副主任。坚决扛起属地责任,确保90%以上的社会矛盾风险在乡域范围内解决。

四、工作节点

紧盯党的二十大“杭州亚运会”“平安浙江建设大会”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春节”“清明”“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滚动式推动社会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全力做好重要时间节点社会矛盾风险排查化解稳控工作。

(一)大排查阶段:即日起至3月31日。全面开展社会矛盾风险“底朝天”式排查,坚持“边排查边化解”,形成社会矛盾风险清单,落实稳控措施,确保不发生“一杀多人”刑事案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恶性刑事案件等可能引发平安建设“一票否决”事项。

(二)大化解阶段:4月1日至6月30日,坚持“边化解边排查”,重点集中力量调处一批矛盾纠纷,化解一批信访积案。解决一批遗留问题,全力防控社会矛盾风险。

(三)大攻坚阶段:7月1日至党的二十大结束,落实领导包案等措施,对各类社会矛盾风险全力开展化解稳控攻坚,力争到党的二十大召开前信访积案动态清零,社会矛盾风险95%以上化解、重点人员100%稳控,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确保茅畲乡域不出事、不闹事、不惹事。

(四)大巩固阶段:党的二十大结束后。总结巩固“除险保安”工作成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社会不盾风险排查化解稳控。

五、组织领导

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出击、快速处置,建立茅畲乡“除险保安”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徐佩佩  徐志海  

常务副组长:何永炳

副  组  长:林  中  严  威  丁  玎  黄  平

张  彦

成      员:潘德胜  杨  江  黄艳丽  高嵩山

陶昱廷  刘镇业  卢世通  郏宣辉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