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迅速启动老城区永宁焕新,以留改拆推进老城区开发性保护的建议 | ||||
|
||||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中心城区“留改拆”力度,城区经历了一轮大拆大建和一轮保护性改造,一批老旧区域得到重建,也有孔庙、五洞桥、官河古道等一批老旧建筑得到更新。当前,区级层面对城区剩余的区域已基本确定不进行大面积的整体拆迁,而通过保护性更新的途径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在这一相对静态的旧城建设政策下,建议迅速启动老城区改造工程,加大动态改造力度,重现旧城风貌。 一、原因分析 一是旧城区“不美”。黄岩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原有的架构脉络如三十六街、七十二巷舒展清晰,但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部分区域还没有很好地实施保护性更新,旧城还存在外立面破旧脏乱、违章建筑私自搭建、电线网线密如蛛网的现象,导致整体的景观风貌还不够美。 二是旧城区“不便”。由于旧城区的基础性设施修建时间早,使用时间长,原有的消防安全设备、排水管网等老化严重、改造的难度大,同时,受到土地、资金限制,旧城区的停车场、社区服务中心、街心公园等功能性场所缺乏,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不高。 三是旧城区“有危”。目前旧城区内有近30万平方米的老旧房屋,由于早年建造标准低、使用年限长以及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有一定数量的房屋在结构和外饰上均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破损。目前还未对这类房屋出台明确的拆除或修缮政策,导致群众居住存在安全隐患。 四是旧城区“不旺”。随着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外延区块逐渐有住宅、配套功能设施落地,新区功能划分初具雏形。而旧城区不断有医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及大型商贸、市场外迁,原有的优势弱化,对于“新居民”的吸引力降低,出现了一批闲置的“空心房”,城市“空心化”的效应显现。 二、建议 (一)加强统筹谋划,科学编制规划。一是建立工作小组。老城区改造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建议成立永宁焕新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形成工作合力,统一协调实施老城区提升改造。二是明确具体规划。建议将老城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调整长远规划,尽快确定老城区的改造方案。精准划分拆迁区块、保护区块、改造区块的具体点位,明确三类区块计划安排和具体更新方案,厘清城市脉络。三是出台政策文件。建议探索并形成城市老旧城区更新的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完善相关的审批流程和标准规范,简化程序,全程做好改造房的跟踪指导服务工作。 (二)加速更新进程,焕发旧城活力。一是拆除危房、违建房。建议采取整块推进和“点”式推进相结合的模式,在规划整个片区改造的同时,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对房屋结构破损、使用年限久、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进行拆迁或修缮,拆除一批违章违建的项目。二是盘活“空心房”等闲置资源。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由闲置土地和存量闲置房屋改建等方式建设租赁住房,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解决低收入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过渡住户等重点群体的住房问题。三是保留历史风貌建筑及老街区。以修缮提升的手段为主,通过原样修复、立面改造等方式传承街区风貌,浓厚文化底蕴。四是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一方面要改造老城区基础设施,开展污水管道整治行动,理顺露天电线,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要强化老城区服务功能,配齐活动场所、志愿服务中心的软硬件设施,注重绿化设施,打造“口袋公园”,切实提高居住舒适度,吸引人口回归老城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