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30/2022-02655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区住建局 成文日期: 2022-03-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2-03-10 15:41   来源: 区住建局 字体:[ ]

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打造“二次城市化高地”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深入实施城乡有机更新行动,聚力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有序推进建筑房地产业发展,省域开放型高能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千年永宁”城市形象展露新姿。

(一)聚焦能级提升,城市内涵更加丰满。坚定不移加快“二次城市化”进程,以有机更新提升城市颜值内涵,推动中心城市能级提升。一是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以打造“千年永宁”标志性工程为目标,加快实施官河古道工程建设。截至目前,桥梁工程除上河廊桥外,其余11座基本完成。道路工程为东官河路改造基本完成;环城东路・印山路改造完成56%。老水厂文创园基本完成。西江河沿岸三-八分区基本完成。建筑南官水岸平均完成91%;鹭洲树屋完成72%;萃华晨曦工程及书院廊桥观景塔工程完成29%。东区景观绿化工程(南段)完成33%;东区景观绿化工程(北段)完成96%;上河廊桥延伸段景观工程基本完成;南官河配套景观绿化工程平均完成20%。金王子直播基地外立面已进场施工,正在进行室内二次装修。以建设高品质城乡绿道为目标,全力贯通永宁江绿道东延工程。截至目前,外东浦链接桥及双龙桥连接桥建设完成60%,外东浦跨江人行桥开工建设,绿道工程累计完成总投资额的95%。以打造民俗文化新地标为目标,加快建设孔庙历史文化修复工程。截至目前,整体工程已进场施工,完成水泥搅拌围护桩约900支。二是强势推进区块联动发展。科学谋划中心城区有机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目前已组建项目实施公司,项目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并经国开行初审。精准实施“城村双改”,截至10月底,已经拆除609户,拆除面积10.53万平方米,拆除率为92.4%;安置房建设开工6个项目共7174套,竣工4个项目共1737套。方山下一期区块涉拆177户居民,建筑面积约12.26万平方米,签约率已达到90%以上,目前处于腾房阶段;王西外东浦区块目前正式签约已启动,预计到年底签约率可达到90%以上。三是加快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目前,我区列入未来社区的项目有2个,分别是东浦社区和方山下社区。其中东浦社区是省第二批试点,实施方案已完成评审备案,A-01地块已成功出让,采用EPC模式建设,已于8月24日开标;其余地块计划在年内完成出让并实质性开工建设;未来社区展厅主体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幕墙施工和内部布展。方山下社区已列入省第三批试点,为拆改结合类创建项目,目前正在准备启动实施方案和全过程咨询招投标。

(二)优化城市功能,城市配套更加完善。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基础设施支撑城市功能完善。市政设施方面:落实《市区“打通断头路” 行动(2021—2023 年)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市政道路建设。截至目前,拱新大道完成总工程量62%;祺祥街西段跨永宁江桥梁已完成,道路南半幅已完成;82省道复线马鞍山至后洋段公路工程已完成;204省道余姚至温岭公路黄岩段完成总工程量90%;新江路(82省道-永宁江)已完成总工程量38%;劳动南路南延路基完成90%,桥梁完成87%,箱涵、圆管涵完成100%,雨水管道完成85%,污水管道完成100%;天元路西延西段基本完成;黄长改线地基加固水泥搅拌桩完成65%;县前街东延完成施工图设计;8号立交放射线A匝道桩基施工完成2%。排水排污方面:城区西片市政设施工程防洪排涝调度中心预计11月完成装修施工;江口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工程主体建设,正在组织设备安装,预计年底前实现通水调试;宁溪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成投运;江口园区污水应急预处理工程已完成招标;江口污水厂中水回用工程完成建设;完成院路路、204线至82省道等污水主干管线建设5公里;双丰至雅林泵站联通管线工程已进场施工,沙埠至院桥污水处理厂主干管线工程正在实施院桥段的顶管施工;完成《黄岩区城乡一体化排水专项规划》、《黄岩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近期建设规划(2021-2025年)》编制。环卫设施方面:市政环卫服务基地宿舍楼及管理用房桩基施工完成,正在进行工程桩静载试验,炉渣及建筑垃圾处理车间工程桩施工完成70%;“环卫工人之家”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施工图设计中,预计年底开工;澄江巨岩路垃圾中转站已完成选址,正在编制方案,预计年底开始桩基施工;生活垃圾生态填埋场飞灰填埋场已经进场开挖垃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供水设施方面:黄岩水厂二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新建供水管网11公里、改造供水管网6公里;完成一户一表改造5000户;加快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新建二级管网(含改造)240公里、三级管网(含改造)382公里。推进市区水务一体化改革,完成黄岩自来水公司改制。园林绿化方面:提升永宁江绿道基础配套,完成新前段5公里路灯安装,共安装路灯70余盏;新建绿道10公里,新增绿地16.6公顷;完成历史建筑的测绘40处;完成桐树坑2个雕塑建设。

(三)突出全域美丽,城乡环境更加宜居。推进以美丽城镇为重要载体的美丽宜居城乡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擦亮美丽城镇名片。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助力美丽黄岩,领航乡村振兴,投入1000万专项资金,开展美丽城镇创建,推动城乡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融合发展。目前,8个乡镇街道已基本完成创建工作,并参加美丽城镇验收,其中新前街道、澄江街道、屿头乡创建省级样板,北洋镇、沙埠镇、富山乡、上垟乡、平田乡达到美丽城镇基本要求。黄岩区被市美丽城镇办列为智慧城镇试点县市区,澄江街道列为市级试点镇,新前街道、屿头乡列为区级试点;率先使用市级智慧城镇平台,并在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旅游等应用场景上先行先试,目前已完成十个一”可视化展示制作。二是打造乡村宜居特色。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农村房屋共计17.8万户,鉴定确认C、D级危房25户。整治工作已有序开展,其中修缮14户、拆除4户、原址重建2户,腾空5户。常态化开展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和救助,完成改造和救助农村困难家庭22户,预计将在11月底全部完成改造。持续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完成茅畲乡下街村、北洋镇潮济村、桥下自然村传统风貌保护提升工作和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继续推进宁溪镇上桧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启动宁溪镇乌岩头村、江口街道新来桥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三是实施环境整治美化行动。围绕“三景一态”,实施项目21个,总投资额约7.3628亿元。目前,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4.6539亿元。四是全面开启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积极推进城乡风貌提升,与浙江省建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初步梳理了5个涵盖各个类别的城乡风貌区,具体包括商业街区(城市新区类)、宁溪屿头北洋区块(县域风貌区类)、其余模具小镇核心区(特色产业区类)、桥上街区块(传统风貌区类)、委羽山区块(城市新区类)等;开始打造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南苑社区”和县域风貌样板区“宁溪-屿头风貌区”。

(四)坚持民生优先,民生福祉更加殷实。以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盯牢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是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开工建设杜家村安置房棚改项目;完成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共计1737套;加快推进天长北路安置房、洋头安置房、倪桥一期安置房等19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天长北路安置房建设项目完成结顶,天长南路安置房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公租房保障更加精准,取消82户家庭的保障资格,2191户家庭继续保障,新增353户家庭享受到住房保障福利。二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组建了新公司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成6个老旧小区改造和46个生活小区零直排建设。三是强化人防体系建设。完成廿四都村人防疏散点建设;基本建成人防体验馆;完成1212工程装修,建成地下指挥所;竣工人防工程5个,建筑面积30717平方米;结合“3.1国际民防日”“5.12防灾减灾日”等开展人防宣传。四是完善绿色出行系统。完成城区1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建设任务和官河古道站点布局,上垟11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新系统完成建设且顺利运行。

(五)着力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更加智能。以数字化改革撬动住建领域各方面改革,积蓄发展动能,推动服务更加高效。一方面,深化数字化改革。以公租房申请“一件事”中榜数字社会第二轮“揭榜挂帅”为契机,对公租房申请的政策制度、业务流程、业务协同、后续管理进行重塑,达到多跨协同的目标,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预计在11月初完成场景正式上线,在浙里办开通微应用模块。排水智慧管网平台建设已完成界面开发,预计11月正式上线。方山下社区的“旅游大脑+智慧旅游”应用和“智慧救助”已作为最佳应用上报到省风貌办数字专班,并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首批场景落地未来社区试点名单,为台州市首个。谋划搭建全域未来社区三位一体平台打通未来社区、美丽城镇、乡村新社区。推广使用台州市数字化拆迁应用场景,累计上线项目数110个,约占全市项目总数三分之一,列全市第一;开通用户数137个,完成全区该系统人员结构搭建。另一方面,迭代优化政务服务。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权力事项“网办+掌办”率达到100%;进一步压缩办理承诺时限,即办事项占总事项数的89%,承诺时限相对于法定时限的压缩比为94%;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企业投资项目实现从建设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批、电子证照收集一网集成,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竣工备案、人防、消防、档案验收等审批事项,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发证,达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效果。

(六)加快两业发展,监管服务更加高效。深入开展“三服务”,全力做好行业产业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房地产方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紧盯“一城一策”,瞄定“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不动摇,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统筹稳房价与增销量,密切关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房地产投资等核心指标,建立房价地价联动机制,规范和加强市场管理,推动监管服务信息化进程,不断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治理能力,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73.3709万平方米,同比增速49%,排名全市第4;核准商品房预售(现售)建筑面积91.929万平方米,动态审核备案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40个;审查核准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共对23个项目进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建筑业方面:全区新建工地基本实现“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应用全覆盖,共计安装务工人员考勤管理系统140个、在线视频监控设备463个、扬尘在线监测系统54个,备案的481台起重机械;开展了节后复工检查、防汛防台检查、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脚手架支模架专项检查,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检查、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等,针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截至目前,共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106项,竣工验收项目67个;出具质量监督报告74份,安全报告书74份;对415名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了记分,总计分值1378分;通过消防验收项目10个,检查合格备案项目30个,未抽中消防验收备案项目55个,消防设计审查项目1个;完成公开招标116项,中标价316997万元;前三季度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4.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其中省内产值62.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7%。

(七)加强作风建设,履职能力更加过硬。始终把廉洁自律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关键一招,着力打造“住建铁军”。一是抓好责任落实。专题召开系统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会,与下属单位签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将责任压实抓细;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制定“廉政清单”,及时开展工作约谈提醒和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依托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活动、机关学习会等形式,营造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截至目前,共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12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开展工作约谈35人次。二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坚持高站位谋划部署,高标准组织实施,高质量推进落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结合住建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学习计划等,开展了“三走进三服务”专题实践活动,切实推动解决一批群众、企业和基层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突出了浓浓的“住建味”。三是推进“清廉文化进机关”建设。以清廉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创建为契机,按照实体化、常态化、规范化、品牌化要求,重点打造1212大楼党建阵地,以“专筑永宁”为党建工作总品牌,成功创建第四批“台州市机关党建示范点”。同时,开展“忆党史 诵经典 咏清廉”阅读分享会、各党支部书记讲廉政党课、“清风住建·廉心向党”书画摄影展等活动,积极营造学廉、倡廉、赞廉、爱廉的人良好氛围。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理念新目标,城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立足“人民城市人民建”价值导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践行城市有机更新建设思路,深化“二次城市化”发展命题,突出“永宁江时代”战略谋局,统筹城乡发展、聚力民生改善、挖掘城市文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着力打造个性鲜明、文脉清晰、底蕴深厚的“千年永宁”城市新形象。

(一)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增强城市发展能级。按照“一心两轴三片区”城市建设思路,在“留改拆”并举中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更具辨识度、标志性的“千年永年”工程。一是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以打造“扁平化城市综合体”为目标,精心建设“官河古道”,加快全线建筑、道路和景观工程建设;以建设高品质城乡绿道为目标,加快永宁江绿道东延工程驿站、码头、跨江桥梁等配套设施建设;以打造“文化地标”为目标,加快推进孔庙、五洞桥、委羽山等历史文化区块建设。二是全面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中心城区有机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在与国开行达成融资授信后,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完成10个老旧小区改造、8台加装电梯审批和26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三是全心强化历史建筑保护。根据《黄岩老城区历史风貌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规划》,按照“宜保则保”的原则,推进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保护。开展新前双丰村平安宫、北城下庄村平安宫、澄江刘祖舜故居等修缮工作,完成方案评审上报审批。

(二)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以投资一个点、串联一条线、带动整个面的方式,加快构建以市场为主体,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城市立体发展模式,不断优化空间布局。一是高品质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以城乡统筹为纲,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完成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南苑社区”和县域风貌样板区“宁溪-屿头风貌区”建设,争取2022年4月在南苑社区召开省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现场会。二是高水准建设未来社区。围绕未来社区九大场景构建要求,加快建设王西外东浦、方山下社区未来社区,积极申报南苑社区第四批未来社区试点。推进数治融合发展,搭建全域未来社区“三位一体”平台,打通未来社区、美丽城镇、乡村新社区。三是高效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以贯之推进城中村改造,拆除3个项目共约450户;开工建设瓦厂头、羽山二期(回购)和埭头安置房,竣工验收雅林小区(配建)、东路安置小区(配建)和妙儿桥安置房。

(三)抓好美丽城乡建设,美化城乡人居环境。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强化以城带乡,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构筑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新格局。一方面,聚焦美丽城镇建设。按照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的“五美”建设要求,计划完成院桥镇、江口街道、高桥街道、茅畲乡和上郑乡5个乡镇街道的美丽城镇建设,其中院桥镇创建省级样板。同时,全力推进智慧城镇试点建设。另一方面,紧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成宁溪镇上桧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继续推进宁溪镇乌岩头村、江口街道新来桥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持续推进宁溪镇乌岩头村国家级传统村落建设。提高农村住房安全水平,全面建立农村危房常态化治理改造长效机制。

(四)补齐城市基建短板,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结合“新基建”部署,围绕“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分级有序的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体系。市政道路方面:开工新建县前街东延、拱新大道、祺祥街,提升改造二环西路、大桥路、桔乡大道等一批城市道路。污水设施方面:江口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运;江口园区应急预处理厂完成工程主体建设;建成双丰至雅林污水联通管线,完成沙埠至院桥污水管线铺设;持续完善“智慧管网”建设,通过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排水设施集中化监控、排水系统智能化管理,推进污水全过程监管。供水设施方面:建成黄岩水厂二期工程;改造供水管网8公里,新建供水管网12公里;深入实施“智慧水务”建设,搭建涵盖全黄岩城乡供水水源、水厂、供水管网、供水终端的全过程综合监管业务平台,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环卫设施方面:浦西环卫处理设施工程(环卫工人之家)完成建设;澄江巨岩路垃圾中转站完成建筑主体施工;加快市政环卫服务基地、生活垃圾生态填埋场飞灰填埋场工程建设。绿道园林方面:积极建设“家门口绿道网”,以已建成的主干绿道为基础,通过平交、空中栈道、地下通道等方式,建设连接小区的社区级绿道,实现居民出门即绿道,打通绿道建设最后一公里。新增绿道10公里以上。绿色出行方面:新建公共自行车站点10个,改造5个;拓展公共自行车服务范围,完成沙埠公共自行车新系统建设。人防设施方面:全面推进人防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建设沙埠镇前路村、南六坑村新建人防疏散点。

(五)提高“两业”服务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房地产方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决执行“一城一策”,着力解决住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管理和监测,加强商品房合同的网签、备案管理和市场数据上报、监测。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500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1个共2750套。深化公租房全流程“整体智治”,提高服务管理的标准化和数字化水平。切实保障城镇房屋使用安全,常态化开展城镇房屋安全巡查,加大实质性解危力度。建筑业方面:加快推行以机械化为基础,装配式建造和装修为主要形式,数字化、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切实提高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清单体系,加大对辖区建筑工地重点环节、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严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凝聚住建铁军精神,加强自身改革创新。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强国”APP等平台,推进学习入脑入心,提升党性修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思路,拓展载体,积极开展党建联盟活动、红色主题体验活动、党员认领微心愿等各项党建引领活动。强化作风建设,坚持监督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抓实抓好住建系统行风政风建设。行政服务改革方面:继续做好建筑许可牵头工作,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深化推进并联审批、数据共享、多证合一。持续深化审批电子化,实现更多事项的申报、审批无纸化。以实现群众办事满意率100%为目标,继续落实一窗受理、内部联审,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里、企业急需处。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