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十三届五次党代会第2021104号提案答复的函 | ||||
|
||||
苏忠阳、许岳康、杨海平等三位代表: 你们在中国共产党台州市黄岩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区杨梅产业发展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的提案》(第2021104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感谢你们的宝贵意见与建议。黄岩区委区政府一向重视杨梅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扶贫重点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推进黄岩蜜橘等精品水果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对新增单株钢架(由8根钢管构建的直径6米以上的圆形棚架)和配套的40目防虫网帐按300元∕株予以补贴。对新建160m³以上水果保鲜冷库,一次性奖补7万元/库。对钢架大棚、无病毒育苗网室、喷滴灌、轨道运输、冷链运输杨梅抽真空机等竞争性建设项目,最高按照项目投资额70%以奖代补形式予以补助。黄岩区已成功申报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新集成项目并获得首批资金3500万,用于东魁杨梅集成创新示范重点项目建设,将更好地促进杨梅产业振兴,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打造黄岩东魁杨梅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立足黄岩区东魁杨梅特色产业,在平田乡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高山十里罗幔杨梅长廊,结合平田中共台属特委旧址所在地和俯瞰长潭水库独特风光优势,进行高山罗幔杨梅重点区块路网串联,形成“红+绿”的复合农旅功能,推进杨梅长廊核心村落人居环境提升,围绕官龙村精品杨梅园区,着重打造集杨梅采摘、乡野体验、云海瞭望、休闲农旅为一体的多业态高山罗幔杨梅示范农场,形成村居和农场相辅相成的美丽乡村美丽生活样板。建设高山罗幔东魁杨梅集成创新抚育园,将半失管杨梅低产园进行统一流转,集中管理建设罗幔杨梅创新抚育园,将一些荒芜的杨梅园进行集中补植、抚育,扩大高山罗幔杨梅产业规模。建立东魁杨梅冷链系统,分别在平田乡的北部(牛游塘)、中部(天灯垟)和南部(桐树坑)各建设一个冷库,为杨梅的保鲜物流提供配套服务,形成“生产+仓储+保鲜+销售”的系统,发挥规模带动效应。环库区罗幔东魁杨梅产业链提升,对环库区一级水源保护地的限制工业进行转换、升级,并结合“长潭库区绿色生态发展规划(2019-2025年)”要求,建立环库区罗幔杨梅链状产业发展面。高山罗幔东魁杨梅核心产区数字化提升,建设新型数字化、可视化的创新杨梅生产基地,具体在平田3500多亩的核心区块上新建杨梅操作道、储水池等;开展土壤改善优化工程;加大绿色有机肥使用程度;东魁杨梅延时避雨技术应用。打造东魁杨梅母树文化园,结合现状东魁杨梅母树及周边广场区域,建设集母树保护展示、母树博物馆、母树广场为一体的东魁杨梅母树历史文化园。 二、加强罗幔东魁杨梅品牌及营销体系建设。进一步挖掘东魁母树文化,委托浙江省农科院对东魁杨梅进行基因测序,证实全国各地栽培的东魁杨梅,都是由这棵黄岩东魁杨梅的始祖树嫁接繁育而成。委托杭州非白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对黄岩东魁杨梅区域公共品牌进行系统设计,提升品牌形象。对东魁杨梅进行系统性的宣传推介,在杭州东站、上海虹桥站、绍兴东站、温州南站等动车站出入口灯箱进行展示宣传黄岩东魁杨梅。开展“东魁始祖地,梅好在黄岩”东魁杨梅母树开摘仪式等活动,扩大东魁杨梅影响力。加强品牌营销体系建设,开展抖音等直播平台培训,构建线上线下营销网络。 三、强化东魁杨梅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及推广。围绕东魁杨梅绿色科技产学研合作,聚焦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打造政府、经营主体、涉农科研机构密切协同的高能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黄岩区人民政府和浙江省农科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签订中国杨梅科创合作协议,成立了中国杨梅科创中心,对杨梅病虫害、杨梅数字化设施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 感谢你们对黄岩杨梅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黄岩区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黄茜斌 联系电话:84222501 邮编:318020 黄岩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30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