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公开 | > 乡镇、街道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 高桥街道 | > 通知公告 |
索引号: | 001008010002058/2021-145916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高桥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1-06-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高桥 · 治水』守护“美丽河湖”,高桥街道开展清理福寿螺行动 | ||||
|
||||
随着天气日渐炎热,河岸边、田埂上粉色的蚕蛹状附着物越来越多,这些就是福寿螺产的卵。福寿螺属于外来入侵物种,适应能力强,繁衍速度快,会对水稻、慈菇、蔬菜等作物造成危害,同时,严重影响河道景观,对河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近日,区农业农村局专家来高桥街道指导福寿螺清除工作,专家指出:通过物理手段直接将福寿螺卵进行摘除是防止福寿螺繁衍的最有效方法,同时也可结合生物防治,在沟渠、田间适当放养鸭子、鳖等,能有效地将福寿螺进行清除。街道积极行动,采取人工捡螺、铲除螺卵、集中捣毁、深埋处理等方式,将福寿螺的蔓延势头消灭在萌芽之时。 下阶段,街道将福寿螺清理工作列入河道日常巡查内容,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清理到位。 • 福寿螺有什么害处 1.水稻、紫云英、慈菇、茨实、甘薯、蔬菜等作物是福寿螺主要危害的对象,而对水稻的危害尤为严重,福寿螺几乎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会产生危害,幼螺和成螺会咬食水稻叶及分蘖,属于主害期,会使水稻因为分蘖降低而减少了有效穗进而造成减产。 2.福寿螺的粪便还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大量福寿螺存活的水域,其水体的质量会下降,从而对其他水生生物造成负面影响,与本地物种竞争会导致本地淡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水生物多样性,且它的繁殖能力极强,1只雌螺1年能繁殖幼螺32.5万余只。 3.因进食福寿螺而导致头痛发热甚至死亡的案例也时有发生,据专家介绍,福寿螺身上普遍携带着寄生虫,一只成年福寿螺体内含有的线虫,少则上千条,多则五六千条,如果在烹饪时,没有杀死线虫,线虫容易侵入到人体,严重的可能破坏神经组织,导致痴呆甚至死亡。根据全球入侵生物数据库可知,福寿螺为世界性最严重的100种入侵生物之一。 • 如何防治福寿螺 1.农业防治 水沟低洼积水处和溪河渠道中是福寿螺越冬的主要集中区域,为集中消灭福寿螺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渠,对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加以破坏,可以大大降低冬后残螺量。还可以通过对卵块的人工摘除并结合农时对成螺的捡拾来控制其繁殖数量,利用晒田时成螺大部分集中于秧田沟内和进排水口处,宜采取人工拾螺以控制其危害,或结合田间管理,在福寿螺的产卵高峰期将田间、沟渠边的卵块摘除后踩碎,或者埋到挖好的深坑中。 2.生物防治 在沟渠和水稻移栽后,利用养鸭食螺,选择中小体型,鸭龄30天的免疫鸭苗,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鸭苗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冬季集中放鸭于农田和沟渠啄食幼螺,减少越冬螺量,但因为福寿螺成螺外壳坚硬,生物防治一般无法消灭成螺。 3.化学防治 (1)茶籽饼:粉碎后,按3-5千克/亩的用量均撒于排灌沟或已经翻耕好的田块上。 (2)硫酸铜晶体:在移栽水稻前,每亩田面按0.5千克/硫酸铜晶体兑水75千克的量喷施。 (3)70%贝螺杀:每亩稻田喷施50克70%贝螺杀兑水50千克。 (4)6%密达:在插植当天或次日,每亩撒施0.5-0.7千克6%密达拌细土40千克。 (5)5%梅塔小颗粒剂:在水稻插植当天或次日每亩稻田施撒0.25-0.4千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