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16/2021-136302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1-12-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沙埠窑遗址列入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重点项目
发布日期: 2021-12-06 14:47   来源: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体:[ ]

11月11日,从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推进会获悉,我区沙埠窑遗址列入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重点项目。沙埠窑遗址揭示了南北瓷业文化交流状况,填补了青瓷发展史的缺环,佐证了浙江是中国青瓷之源。

沙埠窑遗址(群)是两宋时期代表性窑址群,共有竹家岭、凤凰山、下山头、窑坦、金家岙堂、下余和瓦瓷窑7处窑址遗迹。整个沙埠窑文物保护规划范围430多公顷,涉及核心区遗址公园等规划面积约266公顷。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月,沙埠窑考古遗址公园被省文旅厅评为第三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201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区会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和黄岩区博物馆联合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这是台州市首个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

竹家岭窑址揭露出长达72.32米规模庞大的龙窑窑炉,为浙江地区目前已发掘的两宋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结构最为清晰的窑炉遗迹;竹家岭窑址考古发掘入选2019年浙江省“十大考古重要发现”。凤凰山窑址揭露出至少两个时期的龙窑窑炉,并与废品堆积相对应。窑炉区域出土的瓷器和窑具,婴戏纹、凤凰纹、鹦鹉纹大盘为国内特有,酱釉产品为两宋时期浙江地区特有产品,为探索沙埠青瓷窑烧造历史、产品结构、废品倾倒方式及烧造技术演变等提供了翔实资料,也是黄岩海上丝路目的地的重要见证。两处窑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填补了越窑向龙泉窑过渡时期两个窑业文化间交流与传播的空白,形成完整的浙江青瓷产业发展链,改写了浙江的陶瓷史。截至目前,黄岩沙埠窑遗址群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共发掘考古出土遗物20多吨,含上万件青瓷标本,其中可修复文物8000余件。这些标本分批分类在黄岩博物馆进行整理、建档和研究,进行元素测定,形成沙埠窑胎、秞的元素含量数据库( DNA),探索海上丝路沙埠窑青瓷外销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证据支持。

黄岩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沙埠窑保护传承工作,启动了沙埠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沙埠窑竹家岭遗址覆棚工程建设竣工。加快竹家岭遗址作坊区和竹家岭窑址窑炉西侧等考古发掘,完善窑业生产操作链,构建起沙埠窑两宋时期整体窑业生产体系。编制《黄岩沙埠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黄岩沙埠窑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完成评审,并上报省文物局审批。遗址公园分文物保护区和展示传承区两大版块,主要项目有龙窑保护展示区、新龙窑烧造区、青瓷博物馆、青瓷研学营地、大师园、文创基地、青瓷产业园、青瓷特色产业村、青瓷民宿、蝦蟆山田园游赏区、永丰河景观点等。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