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08/2021-110511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区发改局 成文日期: 2021-12-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台州市渔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解读
发布日期: 2021-12-15 字体:[ ]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现代渔业体系,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重要窗口”,根据台州市委、市政府“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牵头编制形成《台州市渔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解读如下。

一、 编制背景和过程

(一)编制背景

“十三五”时期,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发展,以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两区一县”创建为抓手,实施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优化渔业产业布局,提升渔业基础设施,发展绿色生态渔业,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了渔业转型升级,促进了渔民持续增收和渔区繁荣稳定。“十三五”期末渔业综合实力位居浙江省首位,2020年渔业产值312.44亿元,较2015年增长38.33%,渔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渔业实现“减量增收、提质增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渔业作为台州大农业的支柱产业,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渔业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台州渔业也将面临新发展机遇与挑战。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对全市渔业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是推动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的重要规划。

(二)编制过程

《规划》编制起草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前期准备。2020年6月,签订《规划编制任务委托合同书》并成立编制组,开展渔业发展资料收集和调研等前期工作。

2.组织编制。2020年10月底,编制组根据前期收集的资料和调研成果,起草形成了初稿。先后听取了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业务处室等意见建议,综合各方意见于2020年12月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征求了台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7个市级部门以及台州各县(市、区)渔业主管局相关意见,并对反馈意见进行逐项对接。

4.修改完善。2021年3月26日,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修改完善后,2021年5月报请市发改委对规划进行了衔接审查,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逐条研究吸收采纳,修改形成《规划》(送审稿)。

二、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框架

《规划》基本框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十三五”渔业发展基本情况、渔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包括建设资源养护型捕捞业、构建绿色健康型养殖业、建设现代苗种繁育体系、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文化内涵型休闲渔业、深化渔船渔港管理改革、优化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深化渔业全程溯源管控等九大任务,实施十大工程和58个项目。第三部分是综合保障,加强组织领导、营商环境、资金、科技、人才、法制等保障措施。

(二)主要内容

1.“十三五”渔业发展基本情况。总结我市“十三五”时期渔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指导思想。以推动绿色渔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围绕“三立三进三突围”新时代发展路径,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深化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培优育强延伸渔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着力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3.基本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增加有效供给;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创新发展,提高质量效益;坚持消费引领,增强发展动力;坚持“双循环”战略,深化国际合作;坚持依法治渔,提高治理能力。

4.发展目标。重点围绕渔港经济、远洋渔业、生态养殖、种业工程、资源修复等方面,实施“三地、一带、五链”(315)行动(渔业产业转型先行地、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标杆地、渔区安全监管示范地、沿海渔业经济产业带、五大产业链条),将台州打造成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重要窗口”。

5.重点区域布局。打造沿海绿色养殖转型区、淡水生态养殖区、渔港经济产业区、休闲渔业发展区、渔业资源养护区。

6.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九大任务:

加快海洋捕捞结构调整,建设资源养护型捕捞业。包括压减近海捕捞强度;提升捕捞装备技术水平;深化发展远洋渔业。

深化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健康型养殖业。包括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养殖;重点扶持设施化、智能化养殖;探索发展深远海养殖。

加强水产苗种选育培育,建设现代苗种繁育体系。包括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强育种科技创新;推进水产种业育繁推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水产种业。

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包括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拓展初、精、深加工链条;构建水产品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建设。

加强挖掘渔业三产潜力,打造文化内涵型休闲渔业。包括大力推进“渔港经济区+特色渔村”建设;鼓励发展精品渔业旅游休闲产业;营造浓厚休闲渔业氛围;健全休闲渔业管理体系。

深化渔船渔港管理改革,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包括深化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推进渔区安全监管示范地建设;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加快海洋牧场建设。

优化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包括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加强渔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渔业设施化水平。

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提升渔业产品价值。包括做大做强台州水产品牌;加强品牌培育和管理;创新品牌营销模式。

深化渔业全程溯源管控,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包括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7.重点工程。实施十大工程共58个项目,计划投资92.99亿元。

捕捞产业提质工程,包括近海捕捞提质项目、远洋渔船壮大工程、海洋钓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等3个项目。

养殖绿色发展工程,包括池塘生态化改造、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三门青蟹研究院、大陈深远海养殖、对虾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园区、中鹿岛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园等13个项目。

加工流通升级工程,包括渔都小镇建设、松门水产交易市场改扩建工程、坎门中心渔港渔业产业园、海上水产加工业提升发展示范等5个项目。

休闲渔业培育工程,包括休闲渔船提升、美丽渔村建设、休闲海钓基地、黄礁滨海生态休闲区建设等8个项目。

渔业资源养护工程,包括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温岭“积洛三牛”、中鹿岛、大陈、东矶海洋牧场等5个项目。

渔港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大陈中咀避风港清淤工程、温岭中心渔港箬山港区配套工程、坎门中心渔港提升工程、灵门二级渔港提升工程、临海市红脚岩渔港扩建(提升改造)工程、路桥海滨渔港升级改造工程、避风锚地建设等11个项目。

数字渔业工程,包括渔船精密智控建设、数字养殖渔场、海洋云仓等3个项目。

科技创新工程,包括渔业科技专项、渔技人员培育、农创、渔业研发中心建设等3个项目。

品牌培育工程,包括水产品牌创建和水产品牌宣传推广2个项目。

安全保障工程,包括渔船隐患专项整治工程、渔业执法装备建设、渔业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渔业互助保险扩面工程等5个项目。

三、《规划》实施保障

提出了六方面保障措施,确保《规划》有效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各部门职责明确、协调配合,同时,可对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纳入各级渔业部门的综合评价体系。二是改善营商环境,完善现代渔业建设相关政策,改善营商环境。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渔业规划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现代渔业体系各领域。四是落实科技支撑,实施科技提升行动,重点扶持建设一批集示范、引导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时,全面提高规划区社会化服务水平。五是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和完善有关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加快现代渔业相关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实新时代渔技队伍。六是强化法制保障,加大法制保障力度,加强普法宣传,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