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086/2021-95034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 2021-01-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黄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度行政执法统计工作报告 | ||||
|
||||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局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政治建局、法治立局、科技强局、改革兴局“四大战略,坚持战略引领、系统谋划,全面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做好服务与监管两篇文章,推动“永宁江时代”市场监管工作走在前列,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召开全国、全省性会议5次,获得省市级领导批示10次。 一、纵深推进商事登记领域改革。组建银行、税务中介等联合体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开展全流程服务,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在全省率先实施个转企“一件事”。全面实施免费代办服务,营业执照立等可取。实行企业开办“零成本”,在全区推行企业开办涉及费用“全免单”,推动“准入即准营”,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股权转让“一件事”实行“一站式”办理,该项工作得到朱从玖、陈奕君两位副省长的批示肯定。 二、不断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牵头推进全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截至12月11日,全区27个部门开展掌上执法达9813次,“双随机”抽查事项覆盖率达100%,掌上执法率达100%,信用规则应用率达79.74%,跨部门抽查占15.51%。同时,开展市场监管重点领域执法工作,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网管网”,作为全国网络交易监测平台试点地区(全省仅5个),有序开展建模监测工作。 三、风险管控,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以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主线,开展特种设备问题隐患整改销号清零行动,共检查相关使用单位600余家,检查设备1700余台套,排查风险隐患220处,解决检验机构重大问题告知83个,立案16起。 四、全面强化综合执法。积极落实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于2020年7月14日完成32名参公管理人员编制转隶工作。截至年底,实际到编到岗人员为26名,到编到岗率达81.3%,全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自2020年7月6日开始,统一以市局名义行使行政处罚权。全年共查办案件391起,累计罚没款431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4起。全力推进全区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相关标准的防疫物资产品,打击非法生产“三无”口罩、熔喷布产品等质量违法行为,并严厉追查疫情期间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违规收费等各项非法行为。共立案查处非法口罩生产、销售类案件7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起。坚持“四个最严”开展食品、药品及相关产品案件查处工作。查办各类食品案件237件,占总案件数的60%。重点开展油品质量监管和打击取缔非法加油站点专项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79人次,联合执法检查27人次,共摸排油罐8个,加油车11辆,并对10个疑似非法加油点(车)成品油抽样送检11批次,移送公安部门7批次,以上由我局立案查处2起。 五、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编制并公开《行政执法流程图》和《行政执法服务指南》,明确具体操作流程、执法事项名称、受理机构、审批机构、受理条件、办理时限等内容。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人员信息、职责和权限、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救济渠道等执法信息、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信息,及时补充修改,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信息在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公开率达到100%。二是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统一使用新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文书样式,全局配备72台执法记录仪,基本上保证一线执法人员人手一台。三是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率100%。 六、2021年工作思路。 一是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做好农贸市场、药店“小门”管控工作。指导市场把好进门关、消杀关以及禁售关,并督促相关零售药店每日记录退热等4类药品的销售情况。牵头做好冷链食品物防工作,以浙冷链系统为物防重要载体,提高精密智控指数,切实提升“赋码率”“扫码率”等重要指标,全力实施高风险冷链食品系列大检查大整治,掌握冷链重点食品经营最新动态,强化首站责任意识,落实好滚动推进、专人专事、增量申报,建立全链条闭环管理、全覆盖溯源倒查、清单式管控机制。 二是严守食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坚持物防、技防、人防并重,加强源头管理和过程管控,牢牢守住安全底线。食品安全方面,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力整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推进抽检分离改革,切实提升抽样工作的公信力。强化药品全过程、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监管,完善药械生产监管与社会监督联动机制,提升药品安全监管水平。突出落实“细查、严管、重罚、实改”8字要求,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三年行动,继续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完善信用监管,打造社会共治局面。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社会共治局面的形成。大力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智慧市场监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全面开展各重点领域的综合执法。加强食品安全领域风险查处工作,从生产流通全领域强化食品安全管控,全力构筑全区食品安全防线。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对网络交易主体、客体、行为的搜索检查,组织查处重大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打击假冒他人商品注册商标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等,组织公布一批典型案件,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区铺好扎实路线。加大力度规范广告市场经营行为,多渠道共同发力查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有效肃清网络营商环境。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将全区2000余家塑料日用品网店以及教育、医疗、房地产等行业主体列入广告监测重点对象,对网销商品使用“疫情”、“病毒”等关键词作为广告宣传内容的“蹭流量”行为第一时间进行相关查处,保证全区广告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强化特种设备安全攻坚行动。牢记“守底线、遏事故”六字诀,积极配合开展各类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攻坚战行动。严厉查处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防范和遏制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安全生产绩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跨入永宁江时代保驾护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