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03002677103P/2020-92213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区府办 | 成文日期: | 2020-10-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黄岩区2020年8月天气评估及9月天气展望新闻发布会 | ||||
|
||||
今天(9月4日)下午,黄岩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区气象局通报8月天气气候概况以及9月天气展望,并回答记者提问。 8月我区天气总体呈现气温西低东高,雨日西多东少,雨量集中西部的特点。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东部29.7℃,西部28.2℃;雨日较常年偏少,东部10天,西部16天;雨量空间分布不均,东部155.3毫米,西部415.7毫米。 期间,我区主要受4号台风“黑格比”、高温及强对流天气影响。“黑格比”台风于 4 日 凌晨3 时 30 分前后在温州乐清沿海登陆,对我区造成严重风雨影响。我区过程面雨量194.9毫米(居台州第二),其中长潭库区面雨量约250毫米,全区过程最大风力10~12级,阵风13~15级。台风影响后,我区于13日开始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出现大范围晴热高温天气,连续35℃以上高温天数达15天,月内累计高温天数19天。同时,月内分别于8日、25日、27日、28日出现了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缓解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面对复杂的天气情况,我们强化天气实时监测和24小时滚动预报预警,坚决守好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8月份,区气象台累计启动应急响应72小时,发布台风、暴雨、雷电、高温等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2次,联合应急管理、自然资规、水利、综合执法等部门发布地质灾害、山洪和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信息6期,为防灾减灾决策和基层临灾避险发挥了较好作用。 当前,已经进入9月。西北太平洋面呈现“双台共舞”的局面。得益于副热带高压的断裂,9号超强台风“美莎克”已在东海北部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于3日凌晨1时30分前后在韩国南部沿海地区登陆。今年第10号台风“海神”已于1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目前往西偏北方向移动,也已经发展为超强台风,趋向日本西南部到韩国南部一带沿海登陆。这2个台风均在东海外海北上,对我区没有影响。我们预计9月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依然频繁,中下旬我区可能受1~2个台风或台风外围影响,对我区带来明显降水。另外,9月冷空气开始活跃,有4次中等强度冷空气过程,分别出现在上旬中后期、中旬中后期、下旬前期和月末,重点需要防范台风与冷空气相遇激发强降水的可能性。面上来看,预计9月我区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在25~27℃;雨日、雨量接近常年或略偏少,降水量在180~250毫米。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密切关注区气象台发布的气象信息,提前做好生产生活安排和各类防范工作。 以下这些答记者问你可能会关心 ↓ ↓ ↓ 问:请问已经进入秋季了,还需要警惕台风影响么? 答:通常来说,一年四季的每个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区域都有可能生成台风,其中盛夏的6-8月是台风生成最为旺盛、登陆我国最为频繁的季节,平均生成台风11.2个,登陆4.5个;而入秋的9-11月,平均生成台风10.9个,登陆我国每年2.5个,客观上讲台风的生成和登陆概率都有所下降。但是,秋季的台风相比夏季的台风,却更要警惕。首先,夏季向秋季过渡的时,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造成海水温度偏暖,提供给台风的能量更大,更容易出现超强台风,1949年至2019年,秋季超强台风个数226个,远远高于夏季的149个。其次,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如果秋台风与冷空气相遇,往往会激发出更强的降水,造成受影响区域风力更强、降雨更多、影响更大,13年在福建福鼎登陆的台风“菲特”与冷空气相遇后,导致浙江余姚遭遇特大暴雨。最后,秋季随着副热带高压东退南移,台风的登陆地点更偏南,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地区,南登台风加上黄岩西高东低的地形抬升作用,会使我区降水增幅更加明显。 问:在台风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小损害? 答:台风来临前,气象台会发布台风预警信号,政府也会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各位市民朋友可以密切关注各媒体平台发布的最新气象预警信息和防台防范建议。重点是住在危旧房或者地质灾害风险高发区的群众,要支持并服从所在乡镇街道的转移部署和安置安排,确保生命安全。其他市民朋友要备好充足的应急食品、药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看护好老人和孩子,关紧门窗,避免外出,减少危险。 问:我们黄岩除了台风之外,还有哪些其他的灾害性天气? 答:黄岩区由于其地势地形原因,是浙江省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地区之一,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四句话:有台风暴雨雷电频发之灾,有高温缺水干旱重发之害,有山洪地质灾害易发之忧,也有大风大雾冷害易发之患。特别是西部山区,往往会呈现暴雨、雷电、大风以及引发山体滑坡、小流域山洪等次生灾害多灾种叠加的特点。据统计,影响黄岩的主要气象灾害多达14种,每年造成的损失占黄岩GDP1%-2%。 问:为什么立秋以后还会有高温天气?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老虎 答:秋老虎是指处暑节气后连续五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的暑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主要原因是立秋之后,黄岩大部分时间还是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而副热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晴空万里,炎热少风;同时,太阳高度角依然大,阳光几乎直射大地,地面从太阳那里获得的能量远多于其他季节,日射强烈,气温回升。不过好消息是,秋老虎天气下,昼夜温差相对较大,空气也没有夏天那么潮湿,早晚人体感觉相对较为舒适,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问:请问广大市民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有哪些? 答: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天气预报也在向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努力。首先,是“黄岩天气”微信公众号,每天更新推送气象趋势预报,也可以自由查询所需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其次,是“天气罗盘”微信小程序,以计算机数值预报支撑,根据用户当前地点定位来推送实况天气和智能网格预报;还有“浙江气象预警”微信公众号,可以实现更加个性化的“预警定制”功能,选择所需推送的地区和预警类型,可以为用户免费量身定制预警服务;另外,像黄岩天气官网,电视气象节目,全区乡镇、街道的气象显示屏均可以获取我区天气预报。 问:请问,黄岩气象局有没有本地化比较有特色的一些气象服务? 答:气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做好预报预警工作,守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在此基础上,我们也积极拓展服务的视野和渠道。比如,我们除了发布气象类预警以外,还联合其他部门发布如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森林火险、山洪等等预警服务,为各行业防灾减灾提供决策参考。我们的服务行业也更加多元化,有以杨梅、枇杷等农产品为专题的气象农事服务,以负离子监测、宜居性评价为内容的气象生态服务,也有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为目的可行性研究服务。对黄岩最为重要的,就是围绕长潭水库这个台州大水缸,我们构建了烟炉定点、火箭弹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式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常态化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18年为例,2018年前期干旱少雨,居民饮水、农业灌溉、生态环境等方面用水压力巨大,我们在1-5月份共开展21次人工增雨作业,增水效益5408.48万吨,有效缓解旱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