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奋进“永宁江时代”建议案回复的函 | ||||
|
||||
区政协: 《关于加快奋进“永宁江时代”的建议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以奔跑者姿态奋进“永宁江时代”是区委十三届四次党代会发出的时代强音!黄岩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全力推进,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谋深谋实,持续擦亮“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三张金名片,高质量谱写“永宁江时代”新篇章。 一、关于“加强规划引领”建议的答复 围绕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台州打造工业4.0标杆城市等重大战略部署,我区在规划“永宁江时代”新篇章上,牢牢把握“十四五”期间黄岩“五期叠加”新特征,立足“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三大坐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打造现代化创新型活力强区。 一是“融长接沪”战略。充分发挥黄岩民营经济、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优势,以接轨大上海为突破口,聚焦产业、交通、生态等重点领域,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对接,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入长三角。二是“沿江拥湾”战略。将永宁江沿线作为黄岩未来发展的主轴线,倾力打造“永宁江科创带”,推动产业、人口向永宁江两岸集聚。充分发挥黄岩优势,积极融入台州现代化湾区建设。三是“强二兴三”战略。以工业4.0为导向,立足模具、塑料、医药等产业基础,超前布局5G通信、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围绕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配套发展现代物流、科技金融、楼宇经济、商业综合体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四是“优东富西”战略。坚持区域协调、东西统筹,发挥东部产业优势,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挖掘西部生态潜力,打通“两山”转换通道,实现东西部共同富裕。 二、关于“打造‘示范窗口’”建议的答复 对标省委省政府“窗口建设”,充分发挥我区优势,依托“永宁江科创带”,重点打造七大特色板块。 (一)谋划澄江-头陀中华橘源小镇,打造“蜜橘文旅窗口”。定位为展示黄岩“金名片”的文旅特色小镇。重点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载体,实施黄岩蜜橘生产中心、黄岩蜜橘技术中心、黄岩蜜橘文化中心和黄岩蜜橘农旅中心四大中心建设,推动生产体系、校地合作技术体系、“文化+旅游”三产融合体系和品牌营销宣传体系建设,助推黄岩打造成集世界宽皮柑橘始祖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产地“三地”为一体的世界特色柑橘产区。 (二)谋划智能模具小镇板块,打造“高端模具窗口”。定位为黄岩高端制造业核心区。重点推进高端模具智造、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小镇生活商务配套区、模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工业博览会议中心及工业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国际或国家模具标准委员会,建设孵化基地、东融产业园区,搭建智能模具小镇科技创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塑料模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创新载体,打造涵盖“塑料件测绘、模具设计、模具材料及部件生产、模具造型、编程、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试模”的模具制造完整产业链。 (三)谋划江北板块,打造“城市商务窗口”。定位为现代滨水商务区。重点发挥滨水生态优势,推动用地有机更新,布局生态公园、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谋划东浦社区板块,打造“未来社区窗口”。定位为三生融合示范区。以省级未来社区试点为契机,有序推进村落征迁安置,高质量推动九大场景应用,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结合模塑工业设计基地和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推进产学研互动,推动创新成果应用转化。 (五)谋划马鞍山板块,打造“文化创业窗口”。定位为绿色创意乐活区。依托独特的水岸资源、山地资源,构建具有景观效益的城市空间,吸引文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与传统制造业、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度耦合。 (六)谋划高铁新区-江口板块,打造“对外交通窗口”。定位为“未来城市”实践区。依托高铁客运,发挥对外交通优势,并以推进市区融合为目标,重点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集客运枢纽、物流集散、商务办公、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七)谋划甬台温高速以西板块,打造“融合示范窗口”。定位于新型城市功能区。对标未来城市建设要求,突出高品质城市功能业态,加快高端公共服务业和科创资源引入,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成为黄岩新城市地标区。 三、关于“突出产业支撑”建议的答复 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赋能黄岩工业4.0,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加强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重点围绕模具创新链、品牌链、人才链、金融链、服务链、安全链,开展模具产业“链长制”试点,着力打造黄岩模具全生命周期发展链条。2、建成国家级模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3、深入开展“机器换人”,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12个、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270家。4、抓住模具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列入省第三批行业云应用示范平台的契机,搭建塑料、电动车等产业互联网云平台。5、深入实施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五年行动计划,举办“永宁凤凰学院”专家讲座和优质资源对接20期,争取2021年新增上市企业6家、报会企业6家、报辅导企业5家。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加快绿保资源(区块链)、光昊光电科技OLED项目、中科创越(高端合成原料药)、元邦智能(智能机器人)、科文电子(集成电路)等产业项目的投产,推进精诚智能纳米玻璃新材料项目建设。二是坚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培育壮大南泰科技、海视华跃、元邦智能等数字经济企业。三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黄岩电商产业园、黄岩物流园区建设。 (三)整合提升产业平台。一是推进台州市新兴产业基地、智能模具小镇2.0、北洋高端模塑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争取华为5G新材料项目落户黄岩。二是加快繁荣、屿新、乐成等9个小微园区建设,指导黄岩科创园、新顺小微园创建四星级园区。三是深化应用“永宁企管家”服企平台,重点扶持培育成长型小微企业,计划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49家。 四、关于“弘扬本土文化”建议的答复 围绕打造“千年永宁”文化坐标,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大保护历史文化古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建成古今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一)擦亮文旅融合金名片。打造山水文化旅游品牌,依托永宁江、老城“官河古道”、划岩山等山水文化资源,融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快打通“官河古道”,深入推进永宁江两岸开发,着力建设“演太线”金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塑造形成“乐游山水”文化品牌。打造千年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依托黄岩老城、瑞隆感应塔、沙埠青瓷窑址等资源,实施古色活化工程,强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塑造形成“千年永宁”文化品牌。打造特色工业旅游品牌,以黄岩智能模具特色小镇为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工业旅游,优化提升生产线参观、产品展销、生产体验等工业旅游模式,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科普教育基地,塑造形成“模具之都”文化品牌。 (二)打造标志性文旅融合项目。大力推进永宁江滨水游憩带、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委羽山道文化公园、青瓷遗址公园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联动优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示范区。实施“冬冰夏滑”战略,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争取引进冰雪运动类项目,推动冰雪产业发展。高水平建设黄岩旅游集散中心,打造集游客咨询、服务、智慧旅游、产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区级旅游大数据中心,推动“智慧景区”建设,为旅游管理、营销和游客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三)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沙埠青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建设一批遗址公园。大力推进历史古建修缮工程,加强孔庙主体建筑、委羽山大有宫等文保单位的维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推动南太极拳、院桥高台狮舞等申报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丰富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等载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和媒体传播,让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感谢你们对我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30日 区政协: 《关于加快奋进“永宁江时代”的建议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以奔跑者姿态奋进“永宁江时代”是区委十三届四次党代会发出的时代强音!黄岩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全力推进,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谋深谋实,持续擦亮“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三张金名片,高质量谱写“永宁江时代”新篇章。 一、关于“加强规划引领”建议的答复 围绕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台州打造工业4.0标杆城市等重大战略部署,我区在规划“永宁江时代”新篇章上,牢牢把握“十四五”期间黄岩“五期叠加”新特征,立足“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三大坐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打造现代化创新型活力强区。 一是“融长接沪”战略。充分发挥黄岩民营经济、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优势,以接轨大上海为突破口,聚焦产业、交通、生态等重点领域,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对接,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入长三角。二是“沿江拥湾”战略。将永宁江沿线作为黄岩未来发展的主轴线,倾力打造“永宁江科创带”,推动产业、人口向永宁江两岸集聚。充分发挥黄岩优势,积极融入台州现代化湾区建设。三是“强二兴三”战略。以工业4.0为导向,立足模具、塑料、医药等产业基础,超前布局5G通信、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围绕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配套发展现代物流、科技金融、楼宇经济、商业综合体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四是“优东富西”战略。坚持区域协调、东西统筹,发挥东部产业优势,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挖掘西部生态潜力,打通“两山”转换通道,实现东西部共同富裕。 二、关于“打造‘示范窗口’”建议的答复 对标省委省政府“窗口建设”,充分发挥我区优势,依托“永宁江科创带”,重点打造七大特色板块。 (一)谋划澄江-头陀中华橘源小镇,打造“蜜橘文旅窗口”。定位为展示黄岩“金名片”的文旅特色小镇。重点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载体,实施黄岩蜜橘生产中心、黄岩蜜橘技术中心、黄岩蜜橘文化中心和黄岩蜜橘农旅中心四大中心建设,推动生产体系、校地合作技术体系、“文化+旅游”三产融合体系和品牌营销宣传体系建设,助推黄岩打造成集世界宽皮柑橘始祖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产地“三地”为一体的世界特色柑橘产区。 (二)谋划智能模具小镇板块,打造“高端模具窗口”。定位为黄岩高端制造业核心区。重点推进高端模具智造、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小镇生活商务配套区、模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工业博览会议中心及工业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国际或国家模具标准委员会,建设孵化基地、东融产业园区,搭建智能模具小镇科技创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塑料模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创新载体,打造涵盖“塑料件测绘、模具设计、模具材料及部件生产、模具造型、编程、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试模”的模具制造完整产业链。 (三)谋划江北板块,打造“城市商务窗口”。定位为现代滨水商务区。重点发挥滨水生态优势,推动用地有机更新,布局生态公园、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谋划东浦社区板块,打造“未来社区窗口”。定位为三生融合示范区。以省级未来社区试点为契机,有序推进村落征迁安置,高质量推动九大场景应用,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结合模塑工业设计基地和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推进产学研互动,推动创新成果应用转化。 (五)谋划马鞍山板块,打造“文化创业窗口”。定位为绿色创意乐活区。依托独特的水岸资源、山地资源,构建具有景观效益的城市空间,吸引文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与传统制造业、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度耦合。 (六)谋划高铁新区-江口板块,打造“对外交通窗口”。定位为“未来城市”实践区。依托高铁客运,发挥对外交通优势,并以推进市区融合为目标,重点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集客运枢纽、物流集散、商务办公、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七)谋划甬台温高速以西板块,打造“融合示范窗口”。定位于新型城市功能区。对标未来城市建设要求,突出高品质城市功能业态,加快高端公共服务业和科创资源引入,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成为黄岩新城市地标区。 三、关于“突出产业支撑”建议的答复 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赋能黄岩工业4.0,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加强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重点围绕模具创新链、品牌链、人才链、金融链、服务链、安全链,开展模具产业“链长制”试点,着力打造黄岩模具全生命周期发展链条。2、建成国家级模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3、深入开展“机器换人”,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12个、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270家。4、抓住模具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列入省第三批行业云应用示范平台的契机,搭建塑料、电动车等产业互联网云平台。5、深入实施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五年行动计划,举办“永宁凤凰学院”专家讲座和优质资源对接20期,争取2021年新增上市企业6家、报会企业6家、报辅导企业5家。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加快绿保资源(区块链)、光昊光电科技OLED项目、中科创越(高端合成原料药)、元邦智能(智能机器人)、科文电子(集成电路)等产业项目的投产,推进精诚智能纳米玻璃新材料项目建设。二是坚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培育壮大南泰科技、海视华跃、元邦智能等数字经济企业。三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黄岩电商产业园、黄岩物流园区建设。 (三)整合提升产业平台。一是推进台州市新兴产业基地、智能模具小镇2.0、北洋高端模塑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争取华为5G新材料项目落户黄岩。二是加快繁荣、屿新、乐成等9个小微园区建设,指导黄岩科创园、新顺小微园创建四星级园区。三是深化应用“永宁企管家”服企平台,重点扶持培育成长型小微企业,计划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49家。 四、关于“弘扬本土文化”建议的答复 围绕打造“千年永宁”文化坐标,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大保护历史文化古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建成古今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一)擦亮文旅融合金名片。打造山水文化旅游品牌,依托永宁江、老城“官河古道”、划岩山等山水文化资源,融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加快打通“官河古道”,深入推进永宁江两岸开发,着力建设“演太线”金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塑造形成“乐游山水”文化品牌。打造千年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依托黄岩老城、瑞隆感应塔、沙埠青瓷窑址等资源,实施古色活化工程,强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塑造形成“千年永宁”文化品牌。打造特色工业旅游品牌,以黄岩智能模具特色小镇为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工业旅游,优化提升生产线参观、产品展销、生产体验等工业旅游模式,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科普教育基地,塑造形成“模具之都”文化品牌。 (二)打造标志性文旅融合项目。大力推进永宁江滨水游憩带、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委羽山道文化公园、青瓷遗址公园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联动优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示范区。实施“冬冰夏滑”战略,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争取引进冰雪运动类项目,推动冰雪产业发展。高水平建设黄岩旅游集散中心,打造集游客咨询、服务、智慧旅游、产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建设区级旅游大数据中心,推动“智慧景区”建设,为旅游管理、营销和游客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三)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沙埠青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建设一批遗址公园。大力推进历史古建修缮工程,加强孔庙主体建筑、委羽山大有宫等文保单位的维修。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推动南太极拳、院桥高台狮舞等申报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丰富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等载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和媒体传播,让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感谢你们对我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30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