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130/2020-92184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区投资促进中心 | 成文日期: | 2020-10-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我区外资招引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 |||
|
|||
近年来,黄岩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并出台了《黄岩区浙商回归项目“认娘家”服务方案》、《黄岩区深化招商项目“两包”服务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开工,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区域优势产业的培育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现阶段招商引资工作开展的新要求相比,投资和营商环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近日,我们走访了浙江翎壹车业发展有限公司、希赫模业(浙江)有限公司和台州海悦建设有限公司3家外资企业,就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营商环境方面的困难以及相关建议开展调研。 浙江翎壹车业发展有限公司2020年实现外资实际到资200万美元,较2019年到资的106万美元增长了88%,虽然在到资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体量依旧较小。希赫模业(浙江)有限公司2020年实现外资实际到资200万美元50万美元,较2019年到资的105万美元减少了110%,而台州海悦建设有限公司2019年到资1227.5万美元,2020年则是0到资。 在调研过程中梳理问题如下: 1.外资招引政策缺乏。浙江不少县市区都出台了外资招引优惠政策,比如长兴今年3月刚出台的《 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里面专门针对外资设立优势政策:对当年度实到外资500万美元及以上的,按实到外资的1‰给予奖励;对当年度外资增资500万美元及以上的,按增资部分的2‰给予奖励,最高奖励30万元。舟山出台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暂行办法》,大力促进外资的招引。而我区目前缺乏有针对性的外资招引政策,相较于其它地区很难形成竞争力,无法吸引那些高知名度、大规模的外资企业。 2. 多部门缺少沟通,难以形成合力。在外资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的保障,信息的解读、沟通尤为重要。一项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政策的出台,往往关联到多个部门,多个机构。各部门、各机构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顺畅,只关注政策中涉及本部门的条款,产生各自为政现象。例如企业办理股权投资业务时,市场监管、商务、银行机构,相互之间缺乏主动沟通,企业往返于各个部门,有悖于“最多跑一次”的改革。 建议如下: 1.对批次、全方位的对外资企业开展调研,了解诉求,结合我区产业链现状因地制宜制定外资优惠政策,着重出台有吸引力的税收、土地优惠政策,同时通过深化改革降低各种制度性成本,把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一并引进来。 2.建立外资企业业务办理的领导联系机制,沟通联系各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密切配合,协作推进;解决因境内、境外政策差异带来的问题,统一政策执行标准,规范运作,确保各级政府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时,能够“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