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19207号提案答复的函 | ||||
|
||||
台州市黄岩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文件
黄经科函〔2019〕20号 A
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2019207号提案答复的函 金士平委员: 您在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创新城区建设的建议》(第2019207号)的提案已收悉。提案深入分析了我区创新城区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从推动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旧城改造发挥区域特色等五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很有针对性,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创新城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在此,诚挚感谢您对全区创新城区建设工作关心、关注与支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产城互动、产研融合,大力开启科技新长征,按照“一带一园一中心”创新战略布局,着力推进创新强区建设。 一是城市格局加快重塑。建立“三环联动、四轴联建、百村联改”整体布局,按照“东融、南扩、西进、北优”发展思路,实施“城村双改”、土地全域整治等,全域谋划城市转型路径,推动重点区块抱团发展。二是产业转型不断推进。2018年完成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 26 个,实施“零土地”技改项目79 个。经济开发区新开工企业20家,竣工投产23家。联化(南区)、新顺等 5 个小微园完成主体工程,屿新、繁荣等 6 个小微园开工建设。台州市新兴产业基地、北洋高端模塑产业园、智能模具小镇等一批重大产业平台加快推进,智能模具小镇智能工厂新入驻企业6家,科创中心启动建设。三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引入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台州研发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黄岩研发中心、武汉理工大学黄岩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黄岩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全省首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区青年创业孵化园被评定为“省级众创空间”。模塑工业设计基地引进高端设计企业2家,获全球TIA设计服务平台奖。黄岩科技大市场有效运营。建成中科院(台州)塑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可降解塑料技术项目在我区落地产业化。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我区创新城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存在工业园区转型不够彻底、老旧园区改造不够充分,高校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完全等问题。下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黄岩区科技新长征五年行动计划,围绕“一带一园一中心”创新战略布局,推进创新城区建设。 一、统筹创新布局 (一)加快构建台州大湾区永宁江科创带。重点围绕黄岩主要产业功能集聚区和台州高新区西部园区,充分利用当地高校资源和创新创业资源,沿永宁江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台州(黄岩)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模塑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园、创客小镇等各类创新载体,搭建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链,将沿永宁江科创带打造成黄岩创新城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成为环台州湾科创走廊的重要版块。 (二)打造台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园。聚焦智能装备、信息经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院沙高工业区块打造成为台州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园。通过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校地”“校企”科技园,引进优秀人才和团队,对接龙头企业创建新兴产业配套园,努力将该区块打造成为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 (三)打造智能模具小镇产业集聚区。以省级特色智能模具小镇为依托,以浙江省模具智能制造示范区和浙江省模具产业技术联盟为基础,搭建智能模具小镇科技创新中心、模具工程技术研究院、国家级塑料模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高端模具3D应用中心等创新载体,集聚一批模具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破解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我区模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统筹旧城改造、新城开发、产业提升,以产业为引领、以城市为载体、以人为根本,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形成产业与城市共生共利的生动格局。深化“三环联动、四轴联建、百村联改”总体谋局,逐步推动主城区“退二进三”步伐,非主城区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在各大产业集聚区附近建设企业职工宿舍、公寓房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解决新黄岩人居住、子女入学等问题,营造引才、留才的一流环境。大力构建现代都市产业体系。王西外东浦区块,打造集餐饮、创意、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创集聚区。东官河沿岸区块,打造江南风情一条街。委羽山区块,建设浙东国际健康城,打造健康养老产业高地。实施“沿江开发”战略,以永宁江为主轴,统一规划江北商务区、王西片区、王林洋岛、高铁新区等,促进高端要素和业态集聚,打造江城相映、人水相亲的高品质城市廊道。深入实施“城市文化复兴工程”,实施孔庙、五洞桥区块及委羽山大有宫修复,留存城市记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三、推进产业转型变革 强化数字经济引领。加快“数字黄岩”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带动实体经济全面振兴。全面启动产业智能制造计划,推动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和数字园区建设,推进“企业上云”“机器换人”,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体系。扎实推进台州市新兴产业基地、新能源交通产业园、北洋高端模塑产业园、小微园等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打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攻坚战,推进老旧工业区块优化升级。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强化综合评价结果应用,整治提升一批低散乱企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大力实施现有各类产业园区优化升级,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强化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招引,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 四、加快完善创新体系 (一)深化产学研协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特别是本地高校院所协同开展项目攻关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和创新券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大市场“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共享”功能,建立完善科技成果项目库和技术需求信息库,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二)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注重创新平台内强、外引与联合共建,进一步加强创新资源统筹整合,加快建设集研究开发、创意设计、检验检测、成果推广、创业孵化、人才引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深入实施共建创新载体战略,鼓励高校院所在我区设立研发与创新服务机构,建立分部、分园或研发、中试基地。推进现有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质增效。促进行业平台与企业、高校院所的对接交流,加强本地高校、市级创新平台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技术难题的解决和技术成果的转化。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全区科技创新事业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联系单位:区经信科技局 联系人:吴志昌 联系电话:84121505 邮 编:318020
台州市黄岩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2019年6月24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