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42/2019-72663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城市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19-05-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19-06-25 10:15   来源: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城市管理局) 字体:[ ]

2018 年以来,我局始终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破难攻坚”项目和“十件大事”为主抓手,有力推进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在一、三季度市城管委对我区考核中,获市区组第一。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8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坚持“四个着力”,实现“四大提升”

1.着力铁腕执法,推进城乡环境提升。一是精准执法,市容管理成效突出。市容中队以“与部门联动夜间徒步整治,与环卫联合开展门前三包集中整治,与中队联勤交叉执法”的“三联”方式, 提升市容管控效果。截至10月底,我局行政处罚立案数量、简易程序处罚数量和查处人行道违停车辆数量达711例、7505例、25822例,组织清晨行动、零点行动、校园周边等市容专项整治行动1000余次。不断开拓创新,首创非机动车“锁车”整治,推行人行道违停机动车“短信提醒制”,将耀达天玺、吾悦广场作为第一批打造“精品”示范路的区块。二是治水截污,提升水环境。排查“六小行业”经营户4135家,发现存在污水未纳管等问题经营户2321家,发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667份,口头要求整改654家,立案76起,停电99家,关停10家,暂扣排水许可证12份。经整治,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4047家“六小行业”经营户全部完成纳管;需要建设预处理设施的餐饮店和洗车店共3700多家,全部完成预处理设施建设,建池率100%。首创集中隔油模式,在餐饮集中区域建设33座大型地埋式集中隔油池。引入第三方专业生物能源公司破解废油处理难题,与废油处置公司、餐饮经营户签订三方隔油池清捞合同940份。简化排水证办证手续,办理《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401份《污水排入排污管网证明》3619份三是整治餐饮油烟,净化城市空气。推进城区餐饮油烟专项排查整治,逐店排查,逢烟必检。共排查餐饮店1314家,其中需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的餐饮店880家,发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703份,目前已按要求设置油烟净化装置的餐饮店880家,整改完成率100%。四是开拓消纳途径,提升整体环境。创立乡镇街道申请、我局统一调配的模式规范渣土综合利用,已找到渣土综合利用点40余处,年底前完成渣土综合利用160万方。探索船运建筑渣土模式,通过完善“三点两线”(即工地、中转码头、消纳场三点,陆上运输路线、水上运输路线两线)的全过程监管,为渣土消纳平均每方降低成本约10元,每车节约160元,预计节约消纳成本10%。审批通过3家建筑泥浆固化处置公司,新建3个泥浆固化基地,已通过泥浆固化技术消纳泥浆60余万方,泥浆固化工作推进进度居全市首位。五是规范广告管理,净化天际线。拆除广告牌93块,面积约17053平方米。出台《黄岩区户外广告规划》,打造特色街区,做到一街一特色。

2.着力三大革命,推进生活品质提升。一是以点带面,推动垃圾革命。完善垃圾分类处理体制机制,成立黄岩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黄岩区“垃圾革命”(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三年工作目标。截至10月底,我区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覆盖面达85%、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9%、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成35家单位、70个小区、42个学校的垃圾分类基建工作,预计年底完成分类收运体系建设。落实示范点位创建,年初完成首个省级高标准智能化示范小区“玫瑰湾”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示范点位创建,目前港湾名府等32个示范点位投入试运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85%。二是科室引领,推动物业革命健全管理体系,先后成立“物业革命”领导小组、区物业管理协会,设立物业管理科,并在8个街道、5个镇设立物业管理办公室,统筹全区物业管理工作。10月底已完成全年“11180”任务,即物业管理职能科室成立率达到100%、有物业住宅小区纳入街道(镇)“全科网格”达到100%、对物业服务企业监管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区有物业住宅小区业委会成立率达到80%(实际已达到82.4%)。构建管理平台,在全区56个物业小区深入推广智慧物业“云管家”平台,所有物业服务企业信息已全部完成导入。三是严格标准,推进公厕革命。今年城区完成新建公厕6座、改建公厕15座。打造智能化公厕,在其中17座公厕中配备智能马桶、厕位显示、安防报警系统和无线网络;对另外4座老旧公厕实施照明、除臭系统提升改造。将首批4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纳入“台州市厕所开放联盟”。推广使用“城市公厕云平台”APP,完善公厕点位数据,利用平台实现管用互动。

3.着力用心管护,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一是城市管理考核体系初步建立。科学合理规划考核体系,7月出台《台州市黄岩区城市管理工作2018年度考核实施细则(试行)》、《黄岩区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督查实施方案》,9月、10月分别开展第三季度业务工作及重点工作督查考核、10月份业务工作及重点工作督查考核,城市管理考核体系初步建立并投入运行。二是城市有机更新“六个一”等项目全面推进。完成县前街、海棠街、朱砂街、月泉路、青年西路、环城西路等6条街路共4.6公里门头改造以及内环快速路(8号到7号立交)两侧立面改造,招标总额达897.941万元。三是市政基建养护及时。疏通、清淤排水管线237公里。完善开挖、占道申请流程,办理开挖案件145起,临时占用案件93起。修复改造路面13000平方米、人行道101200平方米、侧石720米。投资150万元更换老旧窨井盖。开展31座市政桥梁检测,建立“一桥一档”桥梁检测档案,招标专业维修公司进行修复。四是园林养护精益求精。黄岩九峰于9月27日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绿地除草、修剪250万平方米;主城区行道树修剪12000株,行道树树池整治修理使用鹅卵石30吨,绿地施肥4.8吨;城区移植乔灌木771株,密植型小苗3120平方米;完成环城东路、劳动南路、世纪大道等道路更换、种植草花约40万株,同比增长12%。加快老公安大楼区块公园改扩建工程,完成河道挖掘和道路基础浇筑工作,正在铺装廊架组合地面,已完成工程量的70%,力争年底前完工。五是环卫保洁提质增效。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60.1%。现有环卫工人612名,按每天12小时标准开展保洁工作,部分主要路段实行16小时保洁制度。更换主次街道果壳箱141个、分类垃圾桶1600多个。

4.着力隐患治理,推进城市安全提升。一是高层建筑消防整治全面推进。截至10月底,全区482幢高层建筑(涉及108个单位、小区,其中7个小区无消控室),外墙材料整改率100%;消防设施完好率67.89%,在修率16.51%;接入消防远程系统62个,联网率61.4%,微型消防站建成87个,建成率80.5%;92个单位(小区)消防配置消防安全经理人或者消防楼长,配置率85.2%。二是助推违建拆除,共拆除违建110169.56平方米。对拒不改正的企业,依法立案16起,结案12起。三是强化燃气行业监督管理对燃气储配站、供应站安全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截至10月底,检查燃气企业56次,发现隐患42处,现场整改38处,责令限期改正4处。组织燃气安全知识宣传、燃气相关工作会议和培训14次,及时处置燃气钢瓶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11起。

(二)综合行政执法不断走向规范

1.执法行为不断规范。4月份,我局被确定为黄岩区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借助科技信息化手段,启用智慧执法平台系统试点,促进办案程序规范、透明,已实现网络办结案件77件。利用摄像头远程取证,开展非接触性执法,办理非接触性执法案件121件,均规范有效;开展非接触性执法以来,投诉数量同比下降15%。行政处罚结果及时公开,增强执法案件的社会监督,已累计上传并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460份。

2.持续推动划转5个方面新划转的执法职能。结合我区实际,多次召开部门协调会,厘清了水行政、环保、人防、房地产和建筑业等5个方面的具体处罚事项,明确职责边界,草拟《各职能划转行政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制度》,获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职权已于7月正式划转。

3.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完善法制员工作制度,每月召开法制员例会,开展案卷互评互查,通报本月案件受理、立案、处理情况,探讨办理案件及其他执法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继续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降低法律风险。提高执法队员的法律素养,通过微信公众号组织全局性的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活动,促使队员熟悉常用法律法规。

(三)队伍形象不断提升

1.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三比三看三提高”为载体,促进整体提升。用“以学促知” “以知促行” “以行求果”三个环节贯彻始终,组织全局通过学习做到“三扩”即“扩眼界提境界,扩格局明大局,扩思路定线路”。累计走访企业107家,店面 100多家,小区40多个,开展思想碰撞座谈会30多次,征求到城市管理6个方面70余条建议,共形成自查问题清单78条。开展“三比三看三提高”、“争红旗、树标杆、创业绩”等行动,每月推出专题竞赛活动,开展法规知识竞赛、优秀案卷评比等提升学习效率和专业技能。把各重点工作分解成具体责任,每月开展晒推进速度、晒完成质量、晒创新方法、晒亮点特色等活动。

2.正风肃纪,严抓队伍建设工作。3月份对下属单位资产使用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办公室使用情况、规范津补贴情况进行专项检查。10月份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下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进行专项审计。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14次,廉政约谈205人次(其中警示性约谈6人次),诫勉谈话3人,党政纪立案2起(政纪警告处分1人,开除党籍1人)开展队伍纠察9次,不定期对单位各科室、中心、中队的“四风”、内务卫生、工作纪律以及着装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等进行纠察,共印发队容风纪方面督查通报6期,处理违纪人员17人次。

3.“最多跑一次改革稳步推进。目前,我局37个政务服务事项均可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实现“一张网申报”、“一站式审批”。在“八统一”基础上进一步删减材料,做到30%事项申请材料比“八统一”更简化;压缩办理时限,实现所有事项办理时限均比“八统一”标准更短。截至10月底,我局行政审批窗口共受理办事群众的各类申请1649件,核准1649件,其中广告类507件,排水类356件,市政类255件,物业类85件,建筑垃圾处置核准68件,建筑垃圾消纳服务资格新核准4家。

4.城市管理不断智慧化。构建智慧城管区街二级联动体系,出台《台州市黄岩区智慧城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澄江、高桥等6个街道和北洋、沙埠等3个镇统一挂牌智慧城管办公室,实现智慧城管所有镇、街道全覆盖。截至10月底,13个镇和街道共处理案件11085条,其中按期结案10616条,按期结案率96%。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我们工作虽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执法力量略显不足。一方面执法职能大量增加,7月份新划转11个方面393项行政处罚职权,且没有熟悉业务的人员划转;另一方面执法人员相对不足,核定人员编制200名,实有180名,其中外借或担任驻村指导员11人,实际在岗仅169人(包括今年新考录38名)。二是宣传动员还不充分。全民参与城市管理意识还不够高,流动商贩、店外经营、私搭乱建、乱贴乱挂、乱堆乱放等现象仍屡禁不止。三是基础设施管理有待规范。公共厕所、停车位和分类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三、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我局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一)科学排兵布阵

积极对内设机构作出调整,使之更能适应新的职能变化。

1.打造精品乡镇中队。以建设规范化中队为契机,下沉执法力量,与乡镇执法中队力量整合,力争打造几支精品乡镇中队,切实改变当下乡镇执法中队力量分散、作用难以发挥的局面。计划在开发区、高桥(或院桥)、南城、北城、宁溪、北洋等地设立精品乡镇中队,兼管周边乡镇区域,逐步行使综合职能。

2.计划增设局内科室。结合新划入“3+1”(城乡规划、建筑业、人防、餐饮排污)执法职能,计划增设相应执法科室,便于“3+1”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

3.调整非工作时间的执法力量。在不削弱执法力度、不降低执法质量的前提下,继续优化执法力量。根据重难点情况调整执法人员上岗或巡逻的时间和地点,强化日常监管,避免出现管理缺失。

4.推动园林、环卫职能转变。一是园林绿化养护事务中心主要职能已经从城市建设转变为城市绿化、养护,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与绿化巡查、养护、修补有关的科室。对九峰公园的直接管理、接待等职责,可以委托给第三方实施。二是环境卫生管理处也要在工作部署上实现大转变。不但要做好垃圾分类系列工作,而且要承担起环卫主管部门的职责,还要从具体清扫工作转移到关注面上的环卫建设。

(二)着力补齐短板

全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城市管理。

1.持续推进三大革命。一是垃圾分类要确保高效落地。纵深推进垃圾分类,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达35%、95%以上。二是解决物业管理中的系列问题。建立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审计轮审制度;想方设法破解物业费收缴难题;完成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三是公厕革命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计划新建公厕6座、改建公厕13座,提前部署方案设计,抢抓工程进度;落实好公厕管理标准。

2.着力解决执法中的违规装修、污水直排、油烟扰民等问题。一是餐饮油烟排放管理不放松。理顺油烟执法与处罚流程,开展朱砂街等重点区域餐饮油烟集中治理,每季度随机抽查6家以上餐饮店进行油烟排放检测。二是污水排放管理不懈怠。完成全区“其他类”项目深度排查、做好东城、西城、南城、北城、江口、新前、院桥、宁溪等乡镇街道其他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三是违规装修整治不手软。对违规装修进行专项整治,提高立案查处率,通过办理几个有影响力的案件,对违规装修行为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3.城市养护要注重点、线、面有机结合,有序推进。市政养护要更规范。完成全年200公里城区排水管线疏通、清淤工作,逐步改造城区局部积水点,修复更换城区井盖。加大养护工作外包比例,进一步尝试走向市场化。园林养护要更精细。在做好城区180万平方米绿地及7809株行道树精细化养护的基础上,继续改造提升九峰景区整体环境。环卫保洁要更到位。增加快速电动保洁车以提高保洁效率;协助各乡镇街道特别是库区周边乡镇,做好垃圾中转站的新建、改造以及运输车辆购置工作。

4.市容管理要注重方法、稳扎稳打。一要注重时段性。定期开展执法练兵比武,践行“721”工作法,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二要坚持项目化。不定期开展户外广告、渣土运输、商业噪音、“3+1”等专项执法行动;探索开展店招指示牌试点、打造精品道路景观等工作,并逐步推广三要保持创建式。通过组织文明城市创建模拟测评等行动,达到“自查自纠”目的。四要善于定量型。各执法中队要根据辖区实际,合理设置本单位定量化执法目标,通过自我加压,持续发力,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

三、注重干部队伍建设

努力打造过硬的组织、人事和纪检队伍,强化监督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打造一直忠诚、干净、担当的城市管理铁军。一是建立干部常态化考核评定机制,让更多敢为有为的干部进入组织视野。探索建立干部监督管理信息库,按照一人一档目标,将干部履职过程中的各类痕迹进行监督管理,全面掌握干部情况,让选拔任用的干部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二是建立纪检干部常态化巡查、谈心谈话制度。纪检干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有针对性地及时巡查、约谈,一旦发现干部“感冒咳嗽”,要及时敲打告诫,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三是实现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一方面通过全局内部交流轮岗,盘活干部资源,激发干部活力;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树立从严管理干部理念,针对部分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的干部,常态化开展惩戒性交流。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