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人民政府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18-03-26 10:20   来源: 区府办 字体:[ ]

      本年报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由黄岩区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编制的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等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黄岩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www.zjhy.gov.cn)上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黄岩区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联系,地址:黄岩区政府行政大楼0735,电话:0576—89197048。

      一、概述

      2017年,黄岩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和《2017年浙江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围绕全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政务公开工作具体要求,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任务,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全区政务公开工作稳步推动,态势良好,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调整领导小组。2017年,区委区政府及时充实和调整了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区长陈建勋任组长、常务副区长蔡理明任副组长、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政府办公室,具体牵头负责组织推进全区政务公开工作,并确定了信息发布专职人员。二是加强人员配备。调整相应工作机构,设区信息中心、区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等,确定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形成联动的政务公开网络;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市12345政务咨询投诉举报中心和市信访局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加强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联系、信息互通。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区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体系之中,对乡镇(街道)、区属部门进行考核。加强督查,通过考核督查机制督促落实全区的政务公开工作。同时,将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要求纳入办文、办会工作制度。

       (二)建立健全制度。一是建立信息主动公开制度。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信息公开专栏进行信息公开,内容涉及政府主动公开信息、依申请公开信息、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复议和诉讼信息等7大块,内容翔实、格式规范。下发了《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工作规定的通知》,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相关程序。二是落实审核、保密审查制度。严格依照《黄岩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黄岩区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前进行审查的若干规定》、《黄岩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核制度》、《关于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全面规范推进。三是规范依申请公开案件登记备案制度。对于每一起依申请信息公开案件都非常重视,包括网上申请、邮寄申请书、现场当面申请等,都将其登记在册,登记簿详细记录了申请人、收件日期、申请内容、答复时间及结果等几方面内容,并定期将依申请公开情况上报市政府信息公开办。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基本情况

截至2017年底,黄岩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得到了顺利开展。黄岩区各乡镇、街道及各部门按照《黄岩区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一)主动公开情况。从2017年1月1日至年底,黄岩区政府网站累计发布各类政府信息37576余条,信息公开专栏公布信息12673条,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54条,访问量63万余人次。政务微博微信发布政府信息1342条,部分政府信息通过其他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公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机构信息、政策文件、决策信息、工作信息等12大类,领导成员、机构职能、政府自身建设等58小类。


      (二)回应解读情况。“黄岩发布”以传递政务信息、提供服务咨询、引导热点舆论、回应社会关切为定位,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加强网络舆论宣传主阵地建设,配合“台州发布”网络平台矩阵建设,加入“今日头条”网络平台。2017年,配合市委网信办组织了 “我是家乡代言人·百场直播秀台州”、“ 今日头条自媒体台州行”、“我是台州人”等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及时落实各项宣传任务,并根据市委网信办要求转发“台州发布”相关信息约50条。一是规范新闻发言人制度。印发《关于明确全区新闻发言人及其助理的通知》,及时调整了新闻发言人队伍。7月份,在区委党校举办为期两天的舆论引导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全区新闻发言人及助理及重点学校、医院、村居主要负责人,邀请了省资深媒体人叶峰、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王珺等省内舆论引导专家为学员授课。今年4月和7月,分别举办了“黄岩·中国模具指数发布会”和“模具之都·智造黄岩”首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新闻发言人参加发布会。二是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积极应对舆情,保证社会平稳。在今年的登革热疫情防控、“黄岩区政府大火”网络谣言事件、供水公司管线破损事故抢修等公共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都第一时间通过“黄岩发布”微信平台、广播、电视等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让群众了解事实真相。今年以来,全区舆情平稳,对于各级媒体的正面宣传各单位均能积极主动配合。全年共在网上发布解读政策54次,保证一条规范性文件发布对应一次政策解读。

    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根据市信息公开办要求,开设了重点公开领域专栏,在专栏下开设了“放管服”、就业创业、市场监管、减税降费、扶贫、社会救助、环保、教育、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重大建设项目(ppp)、稳定市场预期、重大决策预公开、公共资源配置等子栏目,对需要重点公开的信息进行集中展示,方便群众查找。同时,组织涉及重点领域公开的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相关单位对照市、区的相关要求,迅速分工落实,并确定专人负责,抓好工作部署。对各自涉及的重点公开领域,要做到“应公开、尽公开,应上网、尽上网”。制定了《黄岩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作为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平时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点督查,推动公开进度。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畅通渠道。进一步修订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和流程图,并上网公布。全区各行政机关均有专门人员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并将办公地址、受理机构、办公时间、联系方式,准确向社会公开。在网站填写电子版本《申请表》或通过来信、电报、传真方式提出申请均可。目前依申请公开的3种渠道运行畅通,受理流程明确;网上申请可下载相应申请表,有非常详细的操作流程说明。

      (二)规范答复。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依申请公开答复写明了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及条款,明确告知申请者依法享有的法律救济途径和救济时效,做到程序、实体合法合规。今年以来,全区共受理67起依申请公开的案件,都按照规定的流程、时限及规范格式及时妥善地进行了答复,并且都告知了申请人所适用的法律依据、条款和法律救济途径,并且加盖公章后通过邮寄挂号信的方式寄送给申请人。2017年,全区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举报投诉0件。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7年因群众向部门及区政府申请信息公开而引起的以区政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为13起,行政诉讼案件有9起,其中3起裁定驳回诉讼请求,1起尚未审结。内容主要涉及规划、征地补偿、房屋征收补偿等方面。

 

      六、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7年,全区未发生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费用的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

      (一)政务公开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兼职,精力和时间无法到位,与日益繁重的政务公开工作不相适应,一些工作无法及时有效开展。

      (二)各个重点领域公开的信息数量不平衡,有的没有发布在专栏上,造成公众查找费时、不便。

      (三)有些部门以隐私、涉密等原因拒绝对接,各部门间的数据不能联通,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四)除了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行政执法事件及时对外公开,常规法制工作公布不够及时。

      (五)公开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开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公开形式的便民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阶段,将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区实际,进一步细化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体系,加强各地各部门人员配备力量,落实专人负责更新信息发布,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探索建立数据联通共享,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加强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进一步推进全区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同时理顺行政执法体制, 加快行政程序建设,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12673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54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54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1. 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0

2. 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37576

3. 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756

4. 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586

5. 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0

二、回应解读情况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37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1. 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3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3

2. 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1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10

3. 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54

4. 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20

5. 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0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一)收到申请数

67

1. 当面申请数

8

2. 传真申请数

0

3. 网络申请数

0

4. 信函申请数

58

(二)申请办结数

67

1. 按时办结数

67

2. 延期办结数

0

(三)申请答复数

66

1. 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19

2. 同意公开答复数

7

3. 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4

4. 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2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1

涉及商业秘密

0

涉及个人隐私

1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1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0

5. 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14

6. 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6

7. 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1

8. 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14

四、行政复议数量

13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1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12

五、行政诉讼数量

9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3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6

六、举报投诉数量

8657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3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65

1. 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1

2. 兼职人员数

64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0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2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3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15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