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056/2025-05142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新前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5-07-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新前街道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 ||||
|
||||
1.抢抓“两新”超长期国债项目。指导星泰、美多、大盛等企业申报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6个,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8849万元,拟更新设备219台,项目数量及金额均为全区第一。指导誉隆、优立、朔豪等7家企业参与超长期特别国债打捆项目,拟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1425万元。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相关工作在全区工作会议上作代表发言。 2.紧抓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落实走访辖区内8400户大小企业走访全覆盖,排摸贷款需求企业1978家,授信金额达34.86亿,累积帮扶企业解决融资问题23例,并为辖区内2家规上企业解决涉外转账导致信用评级降低的难题,相关工作获区发改局肯定并在全区工作会议上作代表发言。 3.大抓企业主体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台州市搏纳模塑有限公司),新增限上批发业2家、零售业1家。上半年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开展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研发活动覆盖率“双提升”行动,23家辖区企业科研科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4.狠抓重点项目攻坚。一个月完成模具加工示范中心项目、长珑年产465万套智能化交互式车灯数字工厂项目开工入库。集中力量攻坚征地拆迁安置,职教中心一期项目已开工,二期房屋征迁加速推进;双丰商住出让区块、拱东医疗出让区块工程稳步实施;新前街道中心小学屿新校区、拱新大道西延等项目顺利动工;屿新桥危桥改造完工,屿下岩头塘桥面拓宽工程启动设计,屿下垃圾中转站改造工程顺利结顶并投入试运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5.重抓城市规控管理。完成职教中心、后洋黄工改区域控规编制,上报前洋村村庄规划农转审批,为区域发展奠定规划基础。严格农村个人建房审批流程,推动管理规范化,上半年受理建房申请4户,核发个人建房证17户,完成危房重建2户,保障群众合理建房需求。聚焦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目标,上半年累计查处占道经营、越门经营、流动摊点等市容违规行为397例。 6.深挖西范村“文化+”道路。将产业、环境、人才三大要素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共富之路。打造出集文化、美食、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场所——“特喜范”新前夜市,入选第三批省级重点文旅市集。开设“西范银龄课堂”,通过AI技术应用、糕点手工以及戏曲表演等课程,不断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色添彩。聘任台州传播官小帕、文化特派员方红、西范村网红薄荷姐姐中外三人为“西范推荐官”。打造黄岩区首个村庄视频号和抖音号“西范的范儿”,迄今已更新33期,最高浏览量抖音为20万,视频号为10万。 7.打造“龄聚力”医养幸福体党建联建。召开新前“龄聚力”医养幸福体党建联建工作会议,有力推动医养有机结合。强化党建联建作用,凝聚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教育机构、社会组织、村社党组织等多方力量,建立“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办、治理共促”的医养服务机制,大力实施“四大工程”精准服务,形成江城社区、西范村、永宁之家示范点位,相关内容被《农民日报》《党建播报》等媒体报道。西范村集体养老模式获省组织部长杨荫凯批示肯定。对辖区内养老机构做好优化整合,取消一家条件差、设施不完善的养老院(乐尔康养老院),正式投用江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实行就餐优惠服务,为行动不便老人开展助餐配送。 8.深化“红模力”模塑产业集群党建。以“高标准打造世界级模具小镇”为目标,链接浙工大资源,将高校和地方产业相结合,形成理论联学、科研联攻、人才联育、品牌联创、成果联享的党建共建模式。组织企业老板参观浙工大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学院实验室等,开展校企技术交流,达成校企合作。促成浙江金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与浙工大合作,企业电路板生产合格率提升至98.5%,产品稳定性达到国际标准,并实现进口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生产成本降低52%,年节约成本超200万元。同时,解决汽车零部件光照常亮闪烁色衰、电路板控制精度等“卡脖子”难题。相关内容被《浙江党建》《党建播报》《浙江共产党员》等媒体报道。 9.大力聚才引智创新发展活力。重点围绕模具产业结构人才项目,走访家重点企业,详细了解主攻领域、核心技术和发展规划,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9名,24年入选的国家级人才绵青年博士阿米尔拟落地台州学院。街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获《浙江日报》《台州日报》等媒体报道。实施党建引领“青年入乡”行动,打造双丰青年创新创业点位——模具设计孵化园区,吸引青年人创业就业,目前园区已入驻四家企业,为村集体创收30余万元。 10.深化“活悦·新享”流动党员计划。着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突出难题,依托“活悦·新享”流动党员服务驿站,通过流动党员的摸排纳管、教育服务、发挥作用等,召开“新春茶话”“送对联”等活动,不断增强其归属感和幸福感。积极走访流动党员,组织开展流动党员志愿和调解服务,切实有效地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街道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被《台州日报》等媒体报道,流动党员徐大田事迹在台州组工报道。 11.深化社区“大党委”制度。强化党组织在社区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协调功能,通过22家“大党委”的作用,形成“悦心”老年大学、“悦伴”妇儿驿站、“家门口的少年宫”等一系列特色项目,成功解锁社区“全龄共治”的幸福密码。依托社区强社公司,采用“公益+低偿”模式,盘活闲置资产、推动多元投入、挖掘市场服务。已与多家机构、国企签订“合伙人协议”,通过“场地换服务”模式深化惠民服务,预计今年为社区增收近5万元。相关内容被《党建联播》《台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12.锻造实干担当过硬队伍。通过“跨区域协同共育+多维度培育”模式,与澄江、院桥联合搭建“政青春”年轻干部成长营平台。街道全梯次储备、全景式培养、全流程管理的年轻干部培养体系内容被《台州日报》等媒体报道。选派年轻干部参与职教中心二期、助企服务等重点工作,以老带青方式,让年轻干部于一线经风雨、茁成长。街道干部“六干”奋力开新局获《台州日报》等媒体报道。今年开展一轮中层干部调整,提任中层正股级干部3名,副股级干部4人,其中90后干部4人。 13.打造宣传文化高地。深化理论传播,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循迹溯源、宣讲等活动。高质量落实第四次全文物普查,共普查街道文物14处。加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组织省级非遗采茶舞在zui黄岩非遗文化年系列活动中展演,精彩表演被央视点赞。深入挖掘各领域道德模范,上报“台州好人”3 例,“浙江好人”1例。强化文明培育和长期性跟踪督促,在精诚集团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培育,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好文艺轻骑兵工作,组建17人的文艺宣讲骨干队伍,编排涵盖歌舞、戏曲、小品等形式的22个文艺宣讲及演出类节目。 14.做好统战工作。持续推进“活悦新前·同心同行”民族特色品牌。深化“润兰·石榴红”家园品牌内涵,培育阿卜杜·石榴红工作室,打造智能模具制造石榴红教育研学基地。今年来,“润兰•石榴红”家园共接待各级人员13批次212人,智能模具制造石榴红教育研学基地共接待省内外统战民宗系统考察7批次121人次,室内外研学游学生93批次2570人。凝聚“侨心”助共富,画好最大“同心圆”,西安人大常委会来侨家小院参观指导,并召开座谈会。深入推进清廉民企建设,在智能模具小镇举办台州市廉洁文化活动暨法治教育培训会。筑牢宗教领域安全防线,开展宗教、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安全检查150余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0余处,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及消防演练3次。 15.做好人大工作。开展“五进五访”和“千名代表进百村联万户促共富”行动共7次,收集意见建议10条。创新“民声议事厅”载体,约请公检法司负责人进站6次,与代表共商共解共促共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构建“1+5+N”履职队伍。6月街道被列为区“四共联建”工作现场会参观点之一。 16.做好政协工作。街道围绕重大公共决策、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益事业和民生热点难点等公共事务,召开2场协商民主议事会议。共收集议事员意见和建议12条,均已落实、反馈。今年来上报社情民意9余篇,被市政协录用1篇。上报宣传报道11篇,央广网刊登1篇,潮新闻刊登3篇,台州政协录取2篇。 17.做好教卫工作。全面实施全街道适龄儿童学前教育普惠,做好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工作,上半年完成157人次报名任务。对辖区内5所学校、10所幼儿园、32家培训机构、417家小餐饮、307家食杂店、15家小作坊进行地毯式排查检查。组建村卫生健康联络员,实施驻村医生制度,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40000多份,完成街道4个点位AED招投标及安装验收工作等。 18.维护平安稳定。完成2025环长潭湖自行车比赛新前路段安保工作。完成江城社区两员合一工作。组织网格员参加技能培训3次,网格员方崇高参加区网格技能比武获个人一等奖。 19.落实消防安全。街道应消站抽查各领域场所1574家,发现隐患问题1034条,当场整改267处,发放限期整改书292份。集中开展电动车专项整治9次,清除违规充停电动自行车隐患400多处,办理处罚案件29件,公开曝光6期。发现违规设置铁栅栏、防盗网、广告牌7处,畅通消防“生命通道”568处。组织安全知识培训3场,开展应急演练2次。推广各村居“单点式充电桩”安装工作,在西范、七里王、牟村、屿下等七个村内安装2000余只充电桩,数量居全区前列。 20.深化妇联工作。智能模具小镇成为妇联“凝聚新力量 共话新发展——娘家人暖“新”行动暨“一书 院一家人一座城”全国联讲活动”现场参观点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