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台州市黄岩区地名事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叶金峰 |
住所 | 台州市黄岩区劳动北路11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30.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35.69 | 期末数(万元) | 35.7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负责地名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承担全区地名命名、更名、销名审核工作承担全区门楼牌编制、变更和注销工作承担全区地名标志的维护、服务工作承担地名文化的保护与宣传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100358500521XK | 举办单位 | 台州市黄岩区民政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区地名事务中心在市民政局及局党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乡村著名行动”相关部署,不断加强地名管理,传承地名文化,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积极规范地名命名管理,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深化地名信息服务,完成联检工作。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哪些具体的业务活动:(1)印发《关于加强黄岩区地名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从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协调机制入手,加强地名命名与备案管理,提高地名法制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2)做实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了第三批“黄岩区地名文化遗产”,已与黄岩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区住建局、区文广旅体局联合发文。(3)建设地名文化宣传点。依托永宁江沿岸、西建河沿线改造提升项目,将沿线地名元素融入项目设计,建设地名文化宣传点,加大地名文化宣传力度,相关方案正在设计中。(4)重新编制《黄岩区城区地图》。为了适应城市更新发展,准确反映城区地名状况,目前已委托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重新编制《黄岩区城区地图》,在2018年城区图基础上,扩大编制范围,该项工作已完成。(5)圆满完成联检任务。3-6月,由我局牵头,联合临海市民政局、仙居县民政局完成“黄临”线7个界桩、“黄仙临”三交点界桩界线联检工作,并起草界桩界线联合检查报告,签订平安边界协议。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方便公众生活出行。大力开展不规范街路巷名称排查整治工作,排查出区内有未正式命名主次干道10条,未正式命名背街小巷、村内道路36条,一路多名道路4条,并结合黄岩区流失地名情况,初步提出不规范街路巷名称整治方案。推进《地名管理条例》落实,积极对住宅区、楼宇命名、更名出具意见,截至9月底,共出具命名意见11件。加强地名使用环节管理,配合区交通运输局,对全区1112个公交站点标准名称进行核实,并提供建议。(2)深化地名信息服务。持续完善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库地址数据,数据归集率和上图率始终保持100%。截至9月底,完成1万余条存量不规范地址整改。探索创新地名标志形式,确定以院桥镇为试点,推广数字门牌,预计10月底前完成1.2万余张数字门牌安装工作。更新全国地名信息政务管理平台信息366条,核对道路街巷、住宅区楼宇类、居民点类地名数据4575条,办理门牌登记3848件。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财政投入有限。地名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包括调研、规划、信息化建设、宣传等方面。在财政预算安排上,对地名管理经费的投入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工作的实际需求。2.地名文化保护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开展了地名文化研究工作,但在宣传推广方面力度不够。社会大众对地名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较低,难以形成保护地名文化的社会共识,不利于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3.数字门牌推进难。数字门牌的安装、维护、系统建设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
四、下一步打算 | 1.深化专家参与机制。在原有地名专家库基础上,由区政协推荐,确定人才充实专家库。鼓励专家库成员积极为地名工作建言献策。完善专家参与机制。2.地名故事征集。深入挖掘黄岩区街路巷地名故事,围绕地名叙事,阐述街路巷地名来源和文化底蕴,带出人与地名之间的故事和情感。3.地名文化宣传点建设。在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时,统筹考虑加入地名元素,到2026年底,建设一批有代表性意义的地名口袋公园。4.规范街路巷地名核准流程。根据地名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街路巷地名命名更名审核操作规程,细化申请、综合评估、专家论证、意见征求、审核上报等各个环节操作规范。5.编制《地名规划方案》。根据《黄岩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黄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黄岩区地名规划方案》。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上一年度(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没有涉及变更登记。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