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22/2024-156726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黄岩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08-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拟申报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的公示
发布日期: 2024-08-09 16:52   来源: 黄岩区农业农村局 字体:[ ]

        按照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开始对我单位拟申报的浙江省科技奖励成果(成果名称:高入侵风险河湖缓冲带植被恢复与水体富营养化协同控制理论与技术)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期为7天(即自2024年8月9日至2024年8月15日)。

       在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以来电或来信方式反映。凡匿名异议、超出期限异议的,不予受理。

       联系部门:台州市黄岩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人: 朱昳

       联系方式:电话: 057684222505   邮箱:zhuyi519911@163.com

 

台州市黄岩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2024年8月9日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公示信息表

                                             提名奖项:科学技术进步奖

成果名称

高入侵风险河湖缓冲带植被恢复与水体富营养化协同控制理论与技术

提名等级

二等奖

提名书

相关内容

代表性论文:

1.Jichen Wang, Jiang Wang, Ji-Zheng He, et al.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nd plant diversity drive restoration of nitrogen-cycl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J]. Molecular Ecology. 

2. Jiang Wang, Yuan Ge, Johannes H. C. Cornelissen, et al. Litter nitrogen concentration changes mediate efects of drought and plant species richness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J]. OECOLOGIA. 

3. Zhongwang Jing, Jiang Wang, Yi Bai, et al. Faunal communities mediate the effects of plantrichness, drought, and invasion on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 stability [J]. COMMUNICATIONS BIOLOGY.

4. Xuezhi Zhang, Lan Wang, Milton Sommerfeld, et al. Harvesting microalgal biomass using magnesium coagulation-dissolved air flotation [J]. Biomass and Bioenergy..

5. Zhe Lin, Chengxuan Li, Xuezhi Zhang, et al..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the flocculation behaviour in a novel fluidized bed flocculator [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6. 邱智敏, 洪小玲,李贺鹏,等. 基于nrDNA ITS序列的浙江沿海引种秋茄树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估[J]. 分子植物育种. 

7. 吴江, 吴家胜. 淹水胁迫对杨桐幼苗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8. Xiuwei Zhang, Biao Zhu, Feihai Yu, et al.. Plant inputs mediate the linkage between soil carbon and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发明专利:

9. 一种面源污染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ZL 202210481818.4,王栋,曾睿,胡志鑫,等.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0. 一种湖泊藻类原位调控方法, ZL 202210592390.0, 周林、叶晶、雷玉新等. 武汉中科水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王江,排名1,教授,台州学院;

邱智敏,排名2,高级工程师,台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吴江,排名3,高级工程师,台州市黄岩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张学治,排名4,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叶晶,排名5,高级工程师,武汉中科水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于飞海,排名6,教授,台州学院;

曾睿,排名7,高级工程师,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

1.单位名称:台州学院

2.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3.单位名称:武汉中科水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4.单位名称: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单位名称:台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6.单位名称:台州市黄岩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提名单位

台州市人民政府

提名意见

目前河湖缓冲带存在“荒漠化”、“硬质化”现象,河湖缓冲带生态系统失去营养截留的功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增值现象频发。河湖缓冲带生态修复技术开发难度大,主要存在以下难点:1)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外来植物入侵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2)富营养化水体中微藻治理过程中效果不佳且容易发生二次污染;3)湖泊岸坡缓冲带复合生态体系建设不能向不同气候环境范围内推广。以上关键技术难点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传统水环境修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对于水环境生态修复保护的需求。

针对目前河湖水环境的缓冲带生态修复技术面临的外来植物种入侵的高风险等难题,项目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聚焦水环境生态修复要求,揭示了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土壤养分循环及外来入侵物种抗性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基于种间互补效应的群落抗入侵能力的提升方法;创新设计了微藻快速预浓缩处理装置,搭建了基于多级速度梯度的流化床絮凝器,提出了快速高效的预浓缩-镁离子絮凝-泡沫浮选的微藻协同分离工艺;集成了湖泊岸坡缓冲带植被恢复、减污固碳协同增效技术,建立了滨岸多样化生态群落显著提高了河湖生态缓冲带的生态群落稳定性以及抗入侵能力。

成果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31篇,授权发明专利11件。已在武汉中科水生、湖南艾布鲁等企业中进行应用,提升了国内河湖缓冲带生态修复的技术水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名该成果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 等奖。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