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024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 ||||
|
||||
在市区一体化融合历史性机遇面前,黄岩区的江口街道作为市区融合发展的桥头堡,迎来崭新的发展契机。黄岩区政府更是在十四届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抓住市区融合历史性机遇,全面奏响“向东向东再向东、融合 融合再融合、加快 加快再加快”主旋律。 作为椒黄路三区交界处的江口街道,其发展对于整体市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改造,江口的建设已小有成就。且随着杭台高铁、台州S1线陆续通车,S2线又在紧张开工之中,江口的区域价值日益凸显。随着江口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当前江口的教育设施,无论是与目前江口的发展来比,还是跟目前其他街道来比,都明显落后,限制了当地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 一、江口街道中小学教育设施现状 1.江口山下郞小学设施落后。江口山下郞小学有12个班级,在校生数379人,隶属江口街道中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且教学楼非常简易,配置落后,设施简陋,校园内除了学生上课的教室外,基本没有什么辅助用房,极大地制约了学生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学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 2.江口中学设施不足。江口中学有25个班级,在校学生数1200多人,校园面积仅40多亩,课间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每到大课间体育活动,25个班须同时开展,走廊、过道、大厅……都成了学生的运动场地。同时,该校还缺少风雨操场及大会场。学生经常遇雨不能上体育课,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及中考体育成绩。排球、乒乓、羽毛球等训练场地也均在室外,风稍大些即难以训练。如每逢区教职工气排球比赛,江口中学教师都不得不四处借其他学校场地进行赛前训练。学校没有会场,每次家长会或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只能挤在食堂,隔着一张张大餐桌听老师或专家讲话,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每逢元旦汇演,学生只能忍着酷寒穿着不能抗冻的表演服在室外汇报演出,身体健康极受影响。此外,校门开在最北边,正对着五米左右的村路,且无路灯,每逢夜自修托管结束,极为拥堵,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作为黄岩教育的东大门,毗邻椒江,江口教育设施的落后,导致了部分生源的外流。不少家长甘愿拿出全部积蓄,去椒江买学区房,到硬件设施配备更好的学校就读。如目前已有一些家长把房子买在椒江的华师大学区。除此之外,椒江的一些私立学校,如北大书生、实验小学、双语学校等,也成了不少家长的选择。 二、建议 为提升江口片区的教育设施水平,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从而更好地满足江口街道区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并进一步推动黄岩区教育的整体发展,建议如下: 1.合并山下郎小学。考虑扩建江口中心小学,然后把山下郎小学合并到江口中心小学。这样可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回归本地学校,减少生源的外流。 2.扩建江口中学。增建风雨操场、大会场等设施。启用江口中学以南紧邻大环线的教育用地,此地块可造一幢拥有地下停车库、一楼风雨操场,二楼大会场的辅助用房。 3.优化江口中学校门口交通。调整校门口方向,转朝南开,以解决目前校门口窄而堵的问题。 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第2024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盟黄岩区总支: 你们在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合并山下郎小学扩建江口中学》(第2024036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江口山下郎小学有12个班级,在校生379人,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且教育设施落后,学校教学用房比较紧张。 江口中学有25个班级,在校生1200多人,占地面积约40亩,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也缺少了风雨操场及大会场,缺少室内运动场地。 自2021年以来,区教育局对江口中学和江口山下郎小学进行了重点扶持,投入了300多万元的资金,对校舍、操场、食堂等进行了改造和维修,并对校园进行了美化、绿化。使江口中学和江口山下郎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下阶段,区教育局将一如既往地对江口中学和江口山下郎小学办学给予扶持。因江口中心小学周围已无拓展空间,目前打算待区职教中心建成后,整体考虑二职校校舍是否可以改造为江口山下郎小学,江口中学待条件成熟再考虑扩建事宜。 感谢你们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黄岩区教育局 联系人:梁军方 联系电话:84121167 邮 编:318020。
台州市黄岩区教育局
2024年5月27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