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024014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4-06-05 15:00   来源: 区教育局 字体:[ ]

早在201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随后,全国多地也出台相关措施。但是,目前各类“进校园”活动、评比检查工作仍然有增无减,有些活动不仅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更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弄得学校教师应接不暇,苦不堪言。
    一、主要问题
    1.名目多,要求高
    目前学校承担着大量非教学任务,不仅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检查、评比,还包括比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暴、反诈、反邪教、禁毒、普法、动员学生家长打疫苗、参加利民保、文明创建、卫生创建、平安三率、垃圾分类等形形色色的各种非教学任务。此外,各部门开展的各类创建活动也名目繁多,比如爱国卫生创建、文明校园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创建、家长学校创建等等。
    而且,很多检查、评比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细,留痕主义歪风也越来越严重,比如:每次活动都必须有方案、签到表、活动记录、活动照片等材料佐证,否则不能证明做过活动;有些平台必须每天进入点击,每天上传各种照片;有些活动还要对学校开展后台数据排名,排名落后的通报批评;一到刮风下雨、重大活动,学校就得安排老师24小时值班;甚至,现在学校还要负责校内或辖区内的燃气检查---

2.重形式,无实效

有些部门开展的“进校园”活动在进入学校之前,根本没有经过专家论证,没有倾听教师、家长、学生的意见,不管学校愿意不愿意,一道命令下来,学校只能被动地接受,并且只能做好不能失分,谁失分谁负责。有些活动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计划,完全是为了完成上级的考核任务,或者为了独创人无我有的工作特色,所以活动是否切合实际、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教育意义等问题往往被忽视。不少活动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全是形式主义,有些活动应该是针对成年人的教育,也进入了学校。大量的检查、评比侵占了教师的工作时间,也消耗了教师本来应该用于研究教学的精力。
    二、相关建议
    1.建立制度
    一方面,应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切实落实国家相关提质减负文件,让这些文件真正发挥作用,对不适合中小学(幼儿园)或教育效果不明显的“进校园”活动要坚决拒绝。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严格执行“静校制度”,除涉及安全稳定工作以外的任何单位、个人和其他机构组织的各类“进校园”活动,未经主管教育局批准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另一方面,细化政策,减少各类评比、检查地过多进校园。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尤其是减轻摊派给教师的维稳、卫生、宣传等方面的压力,让学校工作能真正聚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让教师能安心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2.加强统筹

建立各类“进校园”活动备案审核制度,对各类“进校园”活动、创建、评比等进行严格把关,开展专家认证,或征求学校、家长多方意见,由教育行政部门严格审核后,统一下发至学校,避免每个部门提一点要求、布置一点任务,汇集在一起后对学校形成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并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公布进校园活动清单,便于学校安排。对于经审批进入校园或组织学生参加的活动,各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全程监管,一经发现与审批备案情况不符,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各有关部门临时提出的“进校园”活动计划,学校不得擅自同意,以免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有关部门因特殊情况确需临时增加“进校园”的活动项目,其活动主办方必须向主管教育局提出申请,经主管教育局批准后,方可进校园开展活动。
    3.自主管理
    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允许学校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社会环境等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进校园”活动。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对各类“进校园”活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充分论证活动的可行性,并列出进校园项目清单,报主管部门核准备案,对上级核准的“进校园”活动要精心组织,将活动内容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同时,各种评比检查应弱化档案整理标准,重成绩,讲实效,切实减轻学校资料整理的负担。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也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避免形式主义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实施价值为本的管理方式。同时,教育也是一项务实求真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去做,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唯有破除干扰教育教学的形式主义思维,为基层教师营造风清气朗的教书育人环境,才能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各级行政部门能够加强服务、沟通意识,在工作中克服“唯我任务独尊”的思想,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学校,推动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2024014号提案答复的函

 

蔡英华委员

你在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育教学良好环境若干意见》(第2024014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一步营造教,现答复如下:

一是加强进校园管理。借助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力量,推动九条“减负清单”全面落地,对各部门摊派的无关事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以及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任务,及时予以拒绝,营造安静办学的育人环境。

二是加强会议精简。刀刃向内整治形式主义,通过精简会议、大力减少不必要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取消过多过滥的微信工作群等方式,真正让学校安静办学、教师放心教书、学生静心学习。

三是加强服务保障。统筹考虑教师实际困难,教师可自愿参加课后托管和暑期托管,不作强制要求。另外教育工会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在工作之余参加活动。

四是加强心理疏导。关心教师工作压力下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舒缓教师心理压力。

感谢你们对黄岩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区教育局     联系人:吴乐佳

联系电话:84121158     邮  编:318020

 

 

 

                              台州市黄岩区教育局

                                  2024年5月27日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