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022/2024-114366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黄岩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4-01-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台州市黄岩区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 ||||
|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和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走深走实“三新”农村共富道路,深入实施生态共富西部振兴战略,以实干实效实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黄岩实践,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甜头,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共同富裕区域标杆工作。全年争取到浙江省2023年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化“千万工程”方向)试点,黄岩区获评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全国仅24个)、2022年度林长制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被列入省畜牧业重点县、省种植业重点县,成功创建全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黄岩茭白”被列为全国第一批茭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产品(2021-2023),黄岩蜜橘科技小院入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黄岩“千万工程”、“小橘灯”共富工坊等经验做法被央媒推广,查获生产、销售假兽药案工作获农业农村部领导批示认可,农业科技现代化工作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录用,农业“地瓜经济”做法被省委办公厅录用并向全省推广。全年举办了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院区共建工作推进会暨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工作推进会、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林业论坛、全省茭白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论坛、2023台州黄岩柑橘节、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杨梅产业促进分会2023年会暨黄岩东魁杨梅采摘节、同济-台州黄岩校地合作十周年系列活动等多场重量级活动,并在“科创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创新论坛·乡村人才振兴分论坛、全省乡村振兴业务培训会、全省土壤健康行动现场推进会、全省“一标一品一产业”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主要做法: (一)全力夯实大国根基,开创稳产保供新局面。一是锚定农业生产发力,勾勒物产丰盈绚烂图景。粮食方面:全年预计粮食播种面积8.9万亩,总产量0.71亿斤;创建省、市、区水稻绿色高产示范片(方)3个,超级稻攻关方1个,申报市级水稻绿色高产创建竞赛示范方2个,安排区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方12个。蔬菜方面:预计蔬菜播种面积10.5万亩,总产量17.7万吨;新增2家市级“菜篮子”基地;建立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点位20个,价格监测品种35个。畜禽方面:全年动物疫情总体较平稳,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至11月初,生猪存栏4.8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0.495万头;国家生猪产能调控基地——黄岩鑫农农业有限公司已投产,能信猪场和富发猪场被列入台州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完成2家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试点场及1家饲料环保化试点场建设。二是锚定耕地整治发力,筑牢全域耕地保护红线。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0689万亩,超额完成省厅1.053万亩的任务。在全市率先完成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市级竣工验收工作,验收通过率100%。深化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如期完成2023年度380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储备区建设任务。积极开展农田建设业务整训,2023年完成业务整训225人次。三是锚定食品安全发力,稳固全民餐桌健康阵地。做好绿色防控工作,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实施面积11.1万亩,绿色防控实施面积6.7万亩次,其中示范区面积0.8万亩,新建省级绿防(农药定额)千亩示范区2个,经济作物绿防(农药定额制)示范方2个,实现农药减量3.27吨。全面深化农产品安全工作,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区现共认证有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有机产品45个、绿色食品69个。 (二)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奏响产业发展新华章。一是地瓜经济提能升级。黄岩区瓜果农业科技园区被列入2023年度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名单;茅畲西甜瓜科创园入围2023年省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争取到省资金3000万元,2023年完成推广展示中心一期大棚建设和农资配套加工中心建设。完成“瓜果天下”二期项目建设,“黄岩区推进瓜果飘香、富甲多方助力瓜果产业升级”案例上榜2022年度全省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二是特色产业提档加速。黄岩蜜橘:全区柑橘种植面积约5.4万亩,预计总产量达6.5万吨,销售产值达4亿多元。全年规模化发展红美人等柑橘良种约250亩。加快黄岩蜜橘种源研究中心建设,综合大楼已完成土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进入土地成片开发方案审批阶段,基因资源库具备一定规模(已收集国内外蜜橘类种质500余份)。推进松岩山游步道建设一期、贡橘园、宁溪绿色发展科创中心及柑橘数字园区基础设施等工程。积极推进黄岩蜜橘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黄岩蜜橘上榜浙江省第二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黄岩东魁杨梅:全区杨梅种植面积6.1万亩,在90%乡镇(街道)均有分布,年产量4.4万吨,产值近5亿元。大力推广东魁杨梅罗幔栽培技术,新增约2000株,全区罗幔杨梅共达8.4万株。黄岩东魁杨梅上榜浙江省首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中药材: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深化校地互利共赢,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在我区授牌成立。农业特色小镇:黄岩高桥米面农业特色产业小镇总体建设进度达到100%。下浦郑米面入选浙江省第二批“263共富农产品”。三是产业融合提质增效。强化招商引资,成立招商工作专班,走访考察7家企业,吸引多家公司来黄考察,产生并上报招商信息50余条;签约黄岩本地早数字化栽培、黄岩现代农业示范园(总投资额4亿元)两个项目。丰富产业链条,全面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新培育3个;申报“浙江森林氧吧”1个。探索林旅结合,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推动林业和康养、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建设大寺基“未来国有林场”、佛岭和上堂山省级森林公园等精品区块,打造一批复合林旅项目,辐射带动山区农民致富。黄岩区一罐水果加工基地荣获首批省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园区)。推荐“青瓷宋韵 最美沙川”之旅申报2023 年“浙里田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糖多令”牌黄岩小小酥荣获省第二届乡村美食大会金奖产品。浙江台州金山陵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糟烧)白酒获绿色食品认证,填补我省酒类企业白酒类产品无绿色食品认证的空白。新建区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推荐5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和2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其中平田高山家庭农场上榜首批省级共富家庭农场典型。四是农业双强提优赋能。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黄岩试验站的3项成果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产业大会上作宣介。实施2个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项目。申报建设1家五星级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项目。新实施柑橘小型智能植保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设施精品西瓜综合集成技术研究和示范等项目。创建省市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5个、低碳生态农场3家。获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一县一品一策”)示范县等称号。携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完成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T/ZNZ 196—2023)绿色食品黄岩茭白生产技术规范制定和发布。创建全国首批茭白良好农业规范一级认证生产主体3家。我局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3年农业“双强”行动成绩突出集体。 (三)持续深化千万工程,舒展和美乡村新画卷。一是校地合作启新篇。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结合黄岩实践,在农业农村部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座谈会作《浙江美丽乡村规划的经验与启示》发言,并被《农民日报》刊登。沙滩村《以校地合作为引领,构建多元协作的乡村振兴共同体》入选浙江省“千万工程”案例集。携手浙江财经大学,组织开展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黄岩区文化赋能专项赛,进一步探索和美乡村建设新模式。二是人居环境换新章。探索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每月对各乡镇街道环境整治提升进行评比排名,并设立“曝光台”。前三季度,5个乡镇进入全市红旗榜(全市共9个)。建设以325省道为主轴的黄岩区永宁溯源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通过对S325、环库公路等主干道路景观提升、沿线特色村提升,带动全域环境整治,目前已投入资金5800万元对沿线绿化环境提升改造,沿线连片流转土地910亩,开展集中整治与种植作物,沿线架空电力杆线整治,推进沿线电力和通信杆线地埋。 三是乡村建设开新元。启动南城街道蔡家洋村、富山乡半山村、澄江街道凤洋村3个省级未来乡村建设,培育高桥街道瓦瓷窑村、沙埠镇繁二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有序推进第十批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茅畲乡下街村建设,项目进度完成60%。四是清廉村居谱新文。印发《2023年清廉村居建设“五廉协同”实施方案》。大力推进19个乡镇街道“一镇一品”特色品牌和示范点创建。制定《黄岩区“十有”星级清廉村居示范点评定标准(试行)》。经过综合评定,全区已有164个行政村达到清廉村居标准,占比达到55%,提前完成今年目标任务。7月1日,《农村信息报》刊登黄岩区南城街道山前村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典型经验。 (四)开展强村富民行动,绘就共富蝶变新蓝图。一是打造集成改革标志性成果。推进院桥“一体两翼”、北洋“长潭湖畔”2个“三新”共富乡村综合集成改革试点片区建设。目前,院桥镇已完成合屿一号区块丈量评估及土地征收,紫荆花泵业、广环工贸等企业厂房竣工验收;鸡笼山村土地整治一期红线内被征房屋全面启动拆除,前郑3号区块完成土地出让,前郑村一期安置房工程顺利结顶,奥特莱斯A区块安置项目11月验收。北洋镇开展“点亮北洋”专项行动,盘活闲置房屋,粮管所、供销社、大会堂等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二是开展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深化抱团发展模式,印发《水库移民飞地抱团第六期参与台州市黄岩民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集合152个村社组建区级强村公司(台州市黄岩区佰富园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水库移民飞地抱团第六期项目约1.48亿元,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水库移民飞地抱团第四期(小里桥村新建厂房)项目完成项目投资首次集体分红274万元。拓宽强村公司发展路径,现有强村公司35家,涉及物业、农业、农旅、加工等产业,覆盖191个村社,村集体经济组织覆盖率达58.4%,已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推进农民持股创富改革,上报《茅畲乡西甜瓜产业共富项目》作为区级农民持股创富改革项目;计划今年完成一期建设,2024年开始产生收益,2025年完成全部项目建设。三是稳步推进共富工坊建设。起草《共富工坊建设与运行指南》市级标准,由台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系全国首个。出台《关于深化共富工坊建设扶持政策十五条》。截至11月初,全区已建成225家共富工坊,入驻企业200家,带动当地留守劳动力4822人就业,其中低收入农户317人,农户月均增收2000多元。四是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目前全区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5132户8036人,通过教育、金融、就业、住房、困难保障等各项帮扶措施,第三季度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1.5%,完成异地搬迁269人,其中低收入农户106人。北洋汇头移民安置小区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分配安置方案正在拟定中。五是引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台州曦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非洲科学院前院长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Felix Dapare Dakora)。持续推进农民培训工作,农民大培训被列入2023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截至11月初,完成农民培训74370人次、取得证书4148人、促进乡村就业3526人,培育高素质农民233人、农村实用人才389人,累计新培育农创客150名,并成立农创客发展联合会。 (五)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一是全面落实林长制。区总林长于今年3月签发2023年第1号黄总林长令。全区已建立区-乡-村三级林长体系,现有各级林长675人、警长67人,护林员269人,实现管护全覆盖。 二是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加快沙埠佛岭省级森林公园建设,实施森林公园入口景观、秀水足球运动公园等7个项目建设。加快大寺基未来国有林场建设,森林康养1#楼完成装修,并对外营业;数字化建设项目已进场建设,目前软件完成总工程量的40%,硬件完成总工程量的95%;申报浙江省林业推进共同富裕试点任务建设,建设地产中药材生产加工中心、中医药文化特色森林康养体验中心和“未来林场”中草药资源综合保护中心3大中心,带动周边百姓共富。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截至11月,高质量完成“造林绿化”537亩,“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000亩,推进“一村万树”建设示范村3个,申报创建国家生态文化村1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1个。三是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加大森林督查执法力度,已完成2022年第一期和第二期33个森林督查处罚和整改,以及2023年四期督查案件县级自查。开展林业综合执法巡查,1-11月,通过巡查发现林地破坏案件7起,均已移交农业执法大队。加大森林灾害防控,编制《黄岩区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建成生物防火隔离带50余公里;规划城区方山区域森林以水灭火设施建设,目前已交付区城投集团公司启动实施。做好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上半年共除治枯死松木6968株,完成除治株树任务的120%;除治面积2.79万亩,完成除治面积任务的109%;共清理下山的松枯死木5207789公斤,目前为止,已顺利通过省林业局9次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83%;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截至10月底,共收容救护野生动物191头(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09头(只),省级保护动物82头(只);开展柑橘黄龙病、红火蚁、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工作。 (六)加强机关队伍建设,迈步三农建设新台阶。一是抓好机关党建。围绕庆祝建党102周年“红七月”主题,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制定《2023年度主题党日活动计划》以及《2023年度学习计划》,各支部各开展专题学习11次、主题党日活动11次。开展青橘思享荟等活动,加强年轻干部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常态的思考。为退休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二是抓好清廉机关。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等制度,常态化开展纪法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教育,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做到关口前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三是抓好巡察整改。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区委巡察反馈的三方面3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8个、正在整改10个。配合区委乡村振兴巡察组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巡察,做好自查自纠、整改落实。四是抓好队伍建设。下发《黄岩区农业农村局内控制度与工作规范》《黄岩区农业农村局内部审计制度》,全面加强对局本级及所属事业单位的管理。编制《台州市黄岩区农业农村局合法性审查事项目录清单》。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考录等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经济指标争先进位难。一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于我区结构性原因,农业占比达93%以上,增长难度较大。二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基数较大,难以实现高速增长。 (二)共富工坊稳定运营难。受经济形势影响,当前工坊普遍存在缺订单、愁销量的问题,工坊可持续发展受阻。 (三)项目土地要素保障难。用于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项目的土地指标难以落实,对投资主体吸引不足,难以实现“招大引强”。 (四)人居整治长效管护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管护机制还不健全,存在整治成效易反弹的问题。 (五)农田建设整合统筹难。区域优质耕地潜力不足,耕地碎片化严重,严重影响以耕地为基础的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储备区建设。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建设农业强区。一是守稳保供底盘。确保完成粮食安全考核任务,预计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92万亩以上,油菜面积7300亩。将继续出台粮油作物规模种植、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且扶持标准不低于上一年;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完成平田鑫农年出栏5万头规模猪场应急处理场所建设。全力推进畜禽规模场“先打后补”;完成区级移动式家禽养殖项目。二是赋能“双强”动力。以建设北洋镇五星级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西瓜杨梅智能机器人研发项目为重要抓手,推进我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大跨越。巩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成果,加快推进柑橘小型智能植保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设施精品西瓜综合集成技术研究和示范等2个2023年度区院共建科技攻关项目建设。三是做强特色产业。继续推进黄岩蜜橘种源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和院地合作项目;打造数字化成果展示平台。继续推进黄岩蜜橘筑墎栽培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推进精品水果产业提升项目、贡橘园、中华橘源小镇和杨梅乡村振兴集成创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西甜瓜科创园项目,打造外出瓜农集散中心建设。做好2024年中药材种植资源保护区普查工作,跟进“黄岩地产中药材初加工中心建设”实施。四是提升质量安全。推广使用国家农安县称号或标识;今年成功申报创建黄岩蜜橘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力争两年内验收合格正式建成。创建3家省级优质农产品基地,申报1个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关键技术集成项目。 (二)打造和美乡村。一是强化校地合作。继续与同济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黄岩区城乡共富规划建设战略合作框架课题”。完成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黄岩文化赋能专项赛综合评审,总结提炼建设经验,在专项赛周边村适度推广应用。二是推进环境整治。继续组织对各乡镇街道环境整治提升评比排名和“曝光台”发布,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各方利益主体共建共管等方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工作试点,努力把门前屋后建成为精致的美丽庭院,创建和美乡村60个。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终端处理两大关键能力持续提升,创成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三化”处理示范村 5个、省级高标准示范村2个。三是以星级创建带动全域建设。坚持“片区组团”发展模式,继续巩固中华橘源精品线、“演太双川金廊”美丽乡村示范带创建成效,加快建设南片精品线路,发挥龙头精品村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村庄产业经营能力,把美丽乡村精品村打造成农文旅一体发展的示范区块。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个(争取2个优秀)、美丽庭院1万户以上。在巩固提升前三批未来乡村创建成效的基础上,启动第四批2-3个未来乡村建设。 (三)推动强村富民。一是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加大“村+国企”合作力度,重点推行保洁等服务类业务强村公司发展模式,并谋划文旅、特色农业等发展项目,力争2024年底,全区年总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92%,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42%。二是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继续推进村级债务管控和化解,力争到2024年完成67%市级化债重点村风险清零,2024年6月底前完成个人借款专项清理。三是低收入农户增收。持续推进低收入农户基本同步现代化行动,力争全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3%以上。四是共富工坊集群建设。优化工坊梯次推进计划,新建75家工坊。五是重点帮促村发展。加快推进黄岩西甜瓜科创园项目,争取省资金2000万元,示范性推进帮扶村产业发展。 (四)发展生态林业。一是守稳绿色生态底盘。做好林长制工作,督促各级林长开展实地巡查。完成林地补充库100公顷,解决项目用地需求。加大林业综合执法巡查,遏制违法占用林地等行为。继续开展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退化林修复,创建1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2个一村万树示范村。二是打造绿色富民产业。继续推进绿色转化、林共体项目实施,资金合计3700万元,其中,林共体总投资2360万元,争取到省级资金1000万元。重点建设大寺基“未来国有林场”、佛岭和上堂山省级森林公园、林下经济中药材产业等精品区块,打造一批复合林旅项目。三是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强疫木管理,推进区乡村三级疫情调查监测,并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确保3月底前完成集中除治任务;争取至少拔除一个疫点乡镇,3年内摘掉疫区帽子。加强森林防火,加快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0万元建设生物防火林带400公里,投资1000万元新建一批蓄水桶,两个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都已申报特别国债项目。 (五)健全要素保障。一是强化人才支撑。做好南非非洲科学院前院长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Felix Dapare Dakora)、杨贵庆、田生科、谈献和等已引进的专家教授服务和项目推进工作。从与国内院所合作延伸至吸引国际人才,并根据实际需要做好人才引进的摸排申报工作。按要求完成学历教育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农民大培训等工作,培育农创客150名。二是强化项目支撑。主动谋划、超前储备项目,建立农业重大投资项目库。推动招引工作,做好黄岩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保障,将在年底前启动建设,计划2024年完成主体建设。项目投产后做好对项目进行申报国家、省、市政策性补贴;尽快选定落实明康汇蛋鸡养殖场项目选址,推进签订投资协议。三是强化数字支撑。建设2家数字农业工厂;推进黄岩蜜橘产区大数据“一张图”信息平台以及黄岩数字橘园、黄岩浙大田苑科创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黄岩绿色农业智慧大脑(产业地图)、黄岩东西部山村闲置资源地图,更好掌握全区农业农村资源情况。四是强化安全支撑。做好农业抗灾救灾工作。完善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加强农机、农家乐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全力推动化解信访积案和重大信访矛盾风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