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04/2024-00444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4-01-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成功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艺术学科共同体启动仪式暨“戏剧+”教学展示论坛
发布日期: 2024-01-15 15:10   来源: 区教育局 字体:[ ]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艺术学科共同体启动仪式暨“戏剧+“教学展示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承办。来自北师大近40所附校以及黄岩区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共计三百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此次活动不仅是艺术交融的盛宴,也是一个教育教学经验分享的优质平台,加强了学校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幕式

台州市黄岩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云德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黄岩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教育系统锚定“打造台州教育高地”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力推进教育提质,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全面起势、整体向上的通道。同时,将落实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尤其是美育,摆在突出位置,美育工作收获了丰硕成果。他指出学校“戏剧”教育是回归了教育本质的艺术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同向同行。本次活动也是一次契机,将推动我区美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进致欢迎辞。他表示近年来,学校在戏剧教育、劳动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戏剧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学校戏剧教育通过普及+社团的形式开展,初步形成了九年一贯的戏剧课程体系。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戏剧+”教学,旨在通过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探索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多元化应用。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进一步推动学校戏剧教育走向诗和远方。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璐基于共同体的平台,为观众带来实践分享。她表示自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改革后,艺术传媒学院在学校的整体带领下,一直在深入推进美育的落地实践。美育是审美教育、心理教育、情操教育和创造力教育。希望能通过戏剧的主题活动,帮助核心素养落地。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副部长田军在致辞中指出,论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离不开艺术教育。希望能够依托艺术学科共同体,在北师大艺传学院的指导和引领下,依托先行先试的有益经验,辐射带动更多的地区、更多的学校,共同铸造中国特色、京师学派的艺术教育品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在致辞中强调,建立艺术共同体的共同宗旨和目标是培养一群有感知、有责任、有共情、有审美的未来中国少年。本次活动的举办,旨在基于北师大基础教育的交叉平台的合作下,形成新的服务于中小学基础交流的学科群和先进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办公室主任周蓬勃表示在未来的规划中,北师大将结合到附校的现实需求,加强共同发展。一是将围绕音乐剧进行开拓式的发展,并借此培养具有音乐剧素养的师资力量。同时也将通过美术进行基础学科的探索,以持续性的、工作坊的形式,真正做到长线的体验。最后是展开艺术新三科美育共同体的培训项目,帮助师生得到线上线下的进一步培训。

在北师大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的组织下,共遴选首批10所艺术特色培育基地校。这些学校将作为艺术学科重点培育对象,承担引领带动平台学科的重要职责。

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老师为此次活动创作作品,由10所基地校老师共同开启卷轴“协同创新、美美与共”。

主旨报告分享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教授王琦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结构》为题展开精彩的分享。王教授围绕义务艺术教育的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设计思路以及核心内容进行探讨。他表示,从广义的意义上理解,审美教育是指能够通过艺术的形式获得个人的综合发展,是一种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为此,学校要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遵循艺术特色、适应学生需求。同时,也要加强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王杰以《双减政策下:美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创新》为题展开精彩的分享。王教授指出体育和美育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核心。“双减政策的背后是双增,是五育并举教育的平衡。同时,王杰教授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分享,她认为核心素养是一个终身发展的指标。而艺术课正成为一种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敬东以《由心而生:中小学艺术课程实施地兴发链源》为题展开精彩的分享。朱教授从素养导向、学科实践、综合学习、因材施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他指出艺术课程培育地核心素养、学习任务和学习质量共同指向学生,因此从学科的逻辑走向了学习的逻辑。

剧目展演及课例展示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中小学生展演原创课本剧《格桑梅朵》《你记得我,我就活着》,师生同台演出原创话剧《南宋第一贤相》,这部剧曾获得第十届中国——东盟国际戏剧节朱瑾花·优秀剧目奖、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项目、2022年台州市文艺精品工程项目、第十四届台州文化曙光奖等荣誉。

黄申宇老师执教戏剧课《感受力与想象力》,杨璐老师执教“戏剧+语文”融合课程《唐雎不辱使命》,蔡文雅老师执教“戏剧+音乐”融合课程《猫》,张珊滋老师执教“戏剧+语文”融合课程《青蛙卖泥塘》,专家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及孩子们的精彩演绎,从技能训练、热身游戏、戏剧冲突、情境营造等多方面细致评点,并且倾囊相授戏剧教学实践操作的方法。

工作坊活动

24日上午,两场工作坊采取分区并开的形式。与会专家和教师代表围绕戏剧教育、戏剧排演展开深入的思维碰撞。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教育与研究处研究员陈利老师就“如何创编课本剧”,带来一场深度交流的讲座。从暖身游戏的设计,到课本剧选材、主题思想确立、戏剧冲突制造、编写舞台说明、台词创作、戏剧排演等,陈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干货满满的实例,将高端精致的创作变成每位老师都可尝试驾驭的实战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拓璐老师开展了教育戏剧实践工作坊活动,与会老师们围坐成圈,拓老师运用应用戏剧和即兴戏剧中的方法带着大家以游戏形式了解教育戏剧,促进了老师们的思想碰撞。活动后,老师们各抒己见,从各自的学科与专业出发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收获,现场气氛融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是美育的摇篮,有责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次“戏剧+”活动作为校际交流的优质平台,有利于加强北师大附校间的沟通,形成共同共融的和谐关系,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社会拔尖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