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068/2023-122213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院桥镇 | 成文日期: | 2023-02-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2年院桥镇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 ||||
|
||||
2022年院桥镇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2022年,院桥镇认真贯彻上级政府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精神,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强化法治理念的培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工作,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提升政府涉法事务保障能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构建协同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为核心,坚持“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综合集成”理念,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形成站所大整合、队伍大融合、执法大片区的“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目前已建立院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拥有独立办公大楼一处,队长由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兼任,副队长3名、专职法制员1名,本单位兼职队员45名,其余执法人员除公安机关外,全区其他行政执法单位均被纳入“县属乡用共管”体系,实现了专职执法力量下沉我镇。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严格贯彻执行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行政决策程序。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全部公开,公众有权查阅,对涉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做到及时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所有重大行政决策在决策过程中都要进行合法性论证,并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内容,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 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全年涉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包括,台州鉴洋湖城市湿地安置区块鸡笼山村农民房征收工程,台州鉴洋湖城市湿地安置区块前后郑村农民房征收工程,院桥镇横泾后岸村给水管线改道工程等民生项目,均已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效果良好。 三、合法性审核工作稳步进行,审查标准落实在一线。 除了将党内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机关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外,2022年还将村级有关合同、村规明约、社区公约、自治章程等涉法事项、内容一并纳入审查范围,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全面审查”的工作责任制,规范审查内容,明确主体、内容、程序3个审查维度。截至目前,全镇共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1件、重大行政决策11件、行政机关合同92份、行政执法决定30件。村规民约44份,村内有关合同62份,提出指导建议40余条,整改问题30余处。 四、抓好重点人员普法,引领全镇干部群众守法。 首先以提高执法执政意识为重点,推进领导干部的法治宣传教育,继续坚持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制度,由分管政法副书记牵头,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其次以农村“两委”干部、农民群众和外出务工人员为重点,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每月党员学习会议、村干部民主生活会,加强农村“两委”干部培训,以此达到提高村民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农村事务能力的目标。2022年度在全镇范围内重点学习和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禁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 五、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情况。 (一)是贯彻落实法治建设精神。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本地区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励。(三)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本地区具体工作中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将法治建设列入单位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与乡镇中心工作相结合,制定实施单位工作规则和内设机构管理制度,构建管理科学、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标准化制度体系:执法流程严密、程序规范、裁决公正、行为文明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 推进严格规范、阳光廉洁政府建设。 六、法治政府建设的不足和原因 首先,法治观念有而不强。农民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直接影响着乡村法治建设的进程和水平,尽管近年来物质文明的不断完善,法律教育和宣传力度逐年加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村群众的法治意识,但客观上,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一些偏远村居农民法制观念“有而不强”的问题依旧制约着基层的法治建设。其次,法治人才有而不优。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农村法治队伍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仍未解决“优不优”的问题,农村理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综治站点等村级组织都可以提供相关法律服务,但这些组织普遍缺乏专职法律人员,工作人员大多由“村两委”成员构成,缺乏系统、专业的法律知识,尽管建立了“律师驻村”、“法官驻村”机制,但普遍存在“一对多”、“岗在人不在”现象,无法提供真正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七、2023年主要安排 在下一步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我镇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法律素养。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紧紧围绕法治政府的总体建设目标完善政务服务系统,不断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强化重点领域监督,从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政府的廉洁廉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