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022083号提案答复的函 | ||||
|
||||
陈辉委员: 你在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健全生态共富西部振兴工作机制的建议》(第2022083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黄岩西部是台州市区的“后花园”,气候条件适宜、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但受区位交通、生态环保等因素制约,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市、区两级推动共同富裕的主战场之一。为着力破解资金、人才、产业等“共富要素”薄弱问题,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创新生态共富西部振兴战略推进机制。区委十四届一次 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把生态共富西部振兴作为关键路径,要坚定不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守牢生态环保红线,全力打造浙东南生态富美示范区。一是组建区级专班。建立了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领衔,10位区领导共同推进的生态共富西部振兴战略工作专班。专班立足农旅融合、农业夯基、农民共富、生态示范“四大跑道”,建立了“5化体系+10大项目+22个子项目+118个最小颗粒度”的框架体系。并制定日战报、周例会、月星榜、季盘点的实时跟进制度,每月编制工作专报、问题清单,紧盯西部库区各重大项目落实。二是强化生态补偿。以长潭水库入选“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程”为契机,创新模式、系统治理,不断加大财政补助和资金投入。2015以来我区平均每年投入1.8亿元用于长潭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累计实施各类项目40余个。目前已根据《台州市长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2021年9月29日正式出台了《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潭水库生态补偿资金和生态建设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台政办发〔2021〕39号)。2020年度长潭水库生态补偿资金5371.6万元(注:2020年度补偿资金用于2021年),根据新办法第一年度补偿额度预计在7500万元左右,每年递增10%,到2025年度预计1个亿左右。三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筹措财政支农资金,不断优化农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财政资金投入,我区2021年省级及以上巩固扶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711万元、争取到省财政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项目县试点立项,目前已到位省财政资金3500万元,2022年预算安排涉农项目资金8.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 二、完善共富工坊东西协作引进机制。为鼓励“东企西进”, 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励更多优质环保型企业到西部设立共富工坊,今年3月,区委区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小橘灯”共富工坊建设的实施方案》(黄农组办〔2022〕1号),并制定出台了五大扶持政策。一是建设支持。鼓励利用乡镇(村)闲置房屋创办共富工坊,经营主体对场地建设(包括消防安全设施建设)、改造的,按建设费用的5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8万元。二是场租支持。经营主体租赁村集体所有共富工坊,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场地使用率在70%以上、正常运营半年以上且吸纳当地一半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就业的,给予场租金20%的场地租赁费补贴,最高不超过1万元/年。三是物流支持。对进行来料加工、产品运输(配送)等形式的共富工坊,以当年每发放20万元工资(加工费),按经营主体厂址与工坊行车距离分类给予物流补贴。50公里以上的给予2万元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50公里-30公里(含)给予1.5万元补贴,最高不超过7.5万元;30公里-10公里(含)给予1万元补贴,最高不超过5万元;10公里以内给予0.5万元补贴,最高不超过2.5万元。四是岗位支持。对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的共富工坊经营主体,以其实际支付给低收入农户工资(加工费)总额(通过银行发放)的1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5万元/年。五是培训支持。对共富工坊经营主体自主开展工坊用工集中培训的,给予50元/人·次的培训补贴,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元/年。 三、健全乡村产业产品提升推介机制。一是构建农业“产业集成+产业大脑”。今年,我们将围绕技术、贷款、保险、法律服务等加大对区内外农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新集成杨梅项目建设,开展东魁杨梅母树文化园和平田乡杨梅驿站、缤纷大道、天灯洋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持续擦亮“中华橘源”金名片,打造北洋现代物流冷链中心。强化数字赋能,加快“瓜果天下”、“小橘灯”共富工坊数字平台等特色场景应用建设推广和迭代升级。二是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我区始终注重农业龙头企业梯队式培育发展,制定出台了《区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办法》。通过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大户+农户”“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采取订单农业、劳动就业、土地流转、承包管理、超产分成、风险防范、参股经营等方式,促使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2021年,黄岩区水果产业化联合体获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该联合体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3亿元,辐射带动农户近1万户。三是提升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组织引导新型主体和优质农产品入驻“网上农博”平台,进一步打响“台九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新增入驻主体11家。组织参加“台九鲜”上海推介会、浙省农博会及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此外,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开设“黄岩蜜橘号”动车,开辟上海-黄岩等旅游直通车线路,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举办黄岩区优质农产品上海推介会,在新民晚报直播间开启蜜橘、杨梅、茭白等农产品销售直播,有效提升黄岩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宣传辐射效应。 四、构建乡村旅游全域发展机制。一是统筹西部旅游资源。区文广旅体局邀请上海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编制了《黄岩区西部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实施项目指引》,并积极谋划文旅项目,推动和策划我区中西部各类特色的花草水果以及农事生活的体验游路线,持续举办各类节庆,指导开发和创新旅游产品,将各景区、古村落以及农业园串点成线,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二是推进特色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浙东芳养谷项目建设,今年我区与浙江乡立方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浙东芳养谷”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屿头沙滩老街、东坞区块打造芳养谷核心区,合理种植黄蜀葵、芍药、铁皮石斛等花卉作物,深挖花卉旅游、花卉深加工、花卉保健、科普基地、婚礼服务等延伸业态潜力。加快推进“彩虹西乡”西部文旅项目建设,通过以文带旅、以旅促文,创新宁溪五部半山、富山半山,茅畲下街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多元旅游产品,统领黄岩西部乡村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多样化旅游需求,打造西部乡村文旅集聚带。三是开展景区镇、景区村庄建设。对照创建标准,结合各镇、村实际,利用西部自然山水脉络,保留村落传统肌理,完成宁溪、屿头、富山、平田、上垟等西部3A级景区镇创建。同时推进景区村庄创建工作,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特色,发展乡村特色美食、乡村土特产品、乡村主题民宿、乡村文化产品、乡村研学产品,多角度、全方位打造村庄的个性和特色产品,不断丰富景区村庄产品业态。四是挖掘非遗资源。我区中西部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区文广旅体局充分利用非遗元素促进文旅融合,选取优秀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如开发翻簧竹雕旅游纪念品、精品金山陵糟烧白酒礼盒、黄岩红糖衍生品、番薯庆糕等,带动了非遗商品融入旅游市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阶段,将进一步挖掘旅游景区非遗资源,创建宁溪非遗小镇、乌岩头民俗文化村和黄岩翻簧竹雕非遗旅游体验点,做好杜范墓、跑马楼、袁氏宗祠、辛氏宗祠、红十三军临时指挥部旧址、决要大会堂、黄永古道等文保单位的保护和利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景区村庄创建和古村落保护等,加大资金投入,突出“宋韵”元素,促进文旅融合,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助推西部共富发展。 感谢你对生态共富西部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李 萍 联系电话:84121199 邮 编:318020 台州市黄岩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10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