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022108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2-06-15 12:06   来源: 区经信科技局 字体:[ ]

董林欣委员:    

您在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制订我区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第2022108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黄岩区是国内最早进行电动车整车生产的区域之一,也是国内电动自行车行业具有较强实力的“台州板块”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摩托车产业的良好基础以及模具、塑料制品、机电产品等支柱产业的发展,从上世纪9 0年代来起,电动自行车在黄岩诞生并诼步成为我区发展势头最好的产业之一。2010年3月9日,黄岩区人民政府和中国自行车协会、浙江省自行车行业协会三方签定共建协议、同时也被授予“中国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荣誉称号、逐步形成了塑料件、电机、控制器、车架、模具生产等电动自行车零部件完整的生产配套体系,实际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生产和采购基地之一。    为推进我区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特制定《黄岩区电动车产业培育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黄岩区电动车行业发展现状,以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统筹推进与分业施策、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联动推进“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大数据+”在黄岩电动车行业的融合应用,在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载体上求突破,从而加快黄岩电动车行业的改造提升,力争把黄岩打造成为电动车行业的“全国高地”。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努力,推动电动车行业规模总量上台阶、质量效益显亮点、科技创新有突破、融合发展见实效、发展方式更绿色,到2022年完成省、市级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目标。    

1.规模和结构。力争到2025年,实现电动车行业集群产值250亿元,规上产值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7%左右。整车销量超300万台、电机销售超1000万套,塑件销售超2000万套。   

2.质量和标准化。引导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力争到2025年,新增培育1-2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要下大力气提高质量、标准和品牌,针对事关安全的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侧重安全指标制订联盟标准,争取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打造“安全车台州造”的区域品牌。    

3.创新和效率。力争到2025年,规模以上电动车企业研发投入达到生产总值2.8%以上;成立2-3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与行业综合性研究所、大专院校共建研究机构或公共技术平台12家以上。

三、工作举措    

(一)实施平台打造工程    

1.推动园区升级改造,提升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加快原“电动车产业园区”的整合和提升步伐,制订整体改造提升规划;支持园区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重点支持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研发设计、质量认证、试验检测、信息服务、第三方中介组织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争到2025年,打造一个台州市级电动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成小微企业园区和“双创”基地10家以上,新改扩建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    

2.推进中国(黄岩)新能源交通产业园建设。紧紧抓住此次电动车行业整合和改造提升的契机,充分发挥我区模具产业(新前街道智能模具小镇)为电动车行业创造的产业链优势。启动千亩新能源交通产业园建设,吸引“专精特新”电动车企业入驻,推动我区电动车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力争到2025年,完成中国(黄岩)新能源交通产业园建设,为电动车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二)加快实施企业培育工程,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1.打造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培育一批“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产业龙头型”大企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3家超10亿及3家上市企业,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爱玛车业产值突破35亿元,配套电机龙头企业金宇机电产值突破25亿元。   

2.培育一批行业“隐性冠军”企业。选择一批在行业内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具有较高带动效应的中小企业,推动进行个性化创新、专业化制造、精益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力争到2025年,培育核心配套企业、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居前列的“隐形冠军”15家以上。   

(三)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塑造区域质量品牌    

1、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提升为抓手,组织重点企业开展行业对标和产品品质对比活动,支持企业实施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和精品名牌产品改造扩能项目,推动标准提升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将众多企业“捆绑”共同发展,由行业协会申请注册商标,打造“黄岩电动车”区域品牌。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拉网式排查电动车及相关产品(电池、充电器等) 经营主体,摸清全区电动车及相关商品销售企业底数,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加强对电动车及相关商品经营者的日常巡查,检查经营者是否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是否验明产品合格证及其他标示;督促电动车经营者核查整车质量、外形尺寸等参数,确保销售的电动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四、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黄岩区电动车行业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区政府分管领导负责担任组长,主要成员单位包括区经信科技局、环保局、市监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区经信科技局。    

2、强化政策支持   

积极出台改造提升实施方案相关政策,确保改造提升方案各项措施得以有效落实。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电动车企业改造提升,加大财政资金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整合、完善现有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金融体系建立全方位的转型提升金融服务,加强金融配套支撑。    

3、强化要素保障    

争取和落实电动车行业改造提升工作土地指标,推进“腾笼换鸟”和“空间换地”等多项措施,优先保障示范区产业集群和龙头骨干企业投资项目的用地要求。结合黄岩区电动车行业特点,加大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引进支持力度;依托大学、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打造人才培养联盟,培育一批新型产业工人,提高人才要素保障。   

4、加强宣传推广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国内外电动车标杆企业、示范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组织专家学者、科技机构和企业进行黄岩电动车行业改造提升新模式的研究探讨,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区经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