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1003ZF710000/2022-100807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区医疗保障局 成文日期: 2022-05-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医保小课堂(六)“甲类药”“乙类药”医保报销解析
发布日期: 2022-05-30 11:07   来源: 区医疗保障局 字体:[ ]

1、什么是“甲类药”“乙类药”?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医保报销是有范围的!

       医保部门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对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的报销范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个目录”。简单来说,就是参保人员使用药品、发生诊疗项目或使用医疗服务设施发生的费用,如果属于“三个目录”内的,就可以按规定进行报销;不属于“三个目录”内的,医保不予报销。

       而“三个目录”之一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按类别来分,就是由甲类药品目录和乙类药品目录两部分组成。


2、甲乙类药品在医保报销上有何不同?

      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然后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比例报销。

      而乙类药品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比例报销。需注意的是,乙类药品基本有自付比例,并且同一种药在不同的省市自付的比例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3、甲乙类药品医保报销如何计算?

     按照乙类药自付比例3%,我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老陈患有高血压病,在基层医院让宋医生开了治疗高血压的药,其中甲类药300元、乙类药品200元。老陈参加的是职工医保,在基层医院购药的报销比例为86%。老陈医保报销为:

     甲类药品:300×86%=258元

     乙类药品:200×(100%-3%)×86%=166.84元

     老陈通过医保总共报销的费用为:258+166.84=424.84元


参保业务咨询:0576-84727234、89187698

报销业务咨询:0576-84727236、84052100

外伤业务咨询:0576-89108011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