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062/2020-87798 | 文件编号: | 屿委〔2020〕9号 |
发布机构: | 屿头乡 | 成文日期: | 2020-07-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关于印发屿头乡2020年度新乡贤“三助三引”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
|
||||
各办、各村: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统战部长会议和区十三届四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屿头新乡贤在助推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优势和作用,现就在全乡开展新乡贤“三助三引”行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统战部长会议和区十三届四次党代会精神,发挥新乡贤在资金、知识、技能、信息、德望、文化、渠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优势,以乡贤联谊会为平台,以乡土乡情乡谊为纽带,以“组织起来、活动起来、作用发挥出来”为实施路径,加强对新乡贤的团结引导,为黄岩以奔跑者姿态跨入“永宁江时代”贡献屿头新乡贤的智慧和力量。 二、目标意义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深化市委、区委统战部“我的家乡(村庄)我的梦”主题活动,以实施新乡贤“三助三引”行动为载体,重点开展新乡贤资助“困难学生、贫困户、残疾人”和引回“人才、资金、项目”两大系列活动,助力“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三张金名片建设,充分调动新乡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把新乡贤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进一步展现新乡贤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特长,进一步彰显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优势作用。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新乡贤“三助”活动。推动新乡贤参与基层慈善组织、成立公益基金,鼓励新乡贤开展敬老孝亲、奖励教学、扶贫助困等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支持设立新乡贤公益基金,坚持公开透明,规范管理,科学使用。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分别推荐困难学生、贫困户、残疾人不低于4名,由新乡贤联谊会或新乡贤认领资助对象,每年资助每人不小于2000元,同时建立“三助”对象情况表(见附件1)并汇总形成助力数据库。 (二)开展新乡贤“三引”活动。引导新乡贤围绕乡党委、政府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积极融入发展大局,以贤招商、以贤引才,打好“项目回归”牌,助力实现引回新乡贤人才、回建新乡贤资金、牵引新乡贤项目。深入实施“新乡贤人才回归工程”,积极引导中级职称及以上人才回乡创新创业,每年引回新乡贤人才不低于4名。鼓励新乡贤以冠名资助、捐赠等形式支持家乡公益事业,每年引回新乡贤建设资金4万元以上用于家乡公益事业。以落地一批乡贤回归示范项目为目标,优化农村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谋划一批生态项目、产业项目、致富项目,确保新乡贤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兴得起”,充分调动新乡贤回归创业兴业的积极性。 (三)助力“三张金名片”建设。以“三助”“三引”活动为主线,辐射效应助力“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三张金名片建设,为打造黄岩文化坐标、地理坐标和产业坐标贡献屿头力量。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具有本地特色的新乡贤文化,充分发挥新乡贤示范作用,引导、带动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幼、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打造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以“一村一主题”为目标,依托各村文化礼堂,共建共享新乡贤馆、新乡贤墙、新乡贤榜等新乡贤文化交流平台,传颂先贤故事,宣传今贤典型,激发新贤活力,展现新乡贤文化。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健全“大统战”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屿头乡乡贤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开展新乡贤工作。要高度重视和发挥新乡贤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将新乡贤工作纳入党委中心工作总体部署,建立“三联结对”乡贤工作机制,完善“三联结对”数据库(附件2),确保新乡贤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形成品牌。 (二)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新乡贤引入和退出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德者有得。对政治坚定、素质高、能力强、贡献突出的新乡贤,可按规定优先给予人大、政协中的政治安排以及各种社会安排,授予荣誉称号,提高其社会政治地位。对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新乡贤,采取适当形式给予奖励和鼓励。 (三)营造良好氛围。坚持全媒体联动,加大对典型新乡贤事迹、新乡贤精神、新乡贤文化的挖掘和报道,讲好新乡贤故事,让见贤思齐蔚然成风,吸引更多新乡贤关注并参与到家乡经济社会建设中。梳理总结新乡贤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新乡贤馆功能,创建一批新乡贤工作示范村、示范基地,让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以乐当新乡贤、奉献乡土为荣,人人崇尚新乡贤精神,人人感恩报效桑梓的良好氛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