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04/2020-87245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0-07-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黄岩区学校疫情防控和复学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 2020-02-07 18:12   来源: 区教育局 字体:[ ]

黄岩区学校疫情防控和复学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区学校的疫情防控和复学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师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和台州市《关于做好全市学校复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台防指[2020]3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黄岩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秉持“安全健康第一”理念,严格执行上级的指令和部署,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学,科学研判、统筹谋划师生返校和开学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安排合理、准备充分、执行到位,确保师生安全返校,学校秩序正常,严防疫情侵入校园。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安全第一。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照上级防疫和复学工作要求,全面检视问题,全力解决问题,健全防疫和复学制度,狠抓工作责任落实。

(二)坚持学校主体。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和校(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按定岗、定人、定责的要求,细化分解防控和复学工作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抓落实。

(三)坚持因校施策。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综合本校规模、交通、地域,以及学生年龄等因素,按“分学段错时开学,分年级错时返校,错峰错时上放学”原则,实现“一校一策”,合理、有序安排好开学、返校、上放学等工作。

(四)坚持防教结合。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联系在线教学开展、教学时间缩短等实际,精心谋划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安排,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实防疫要求。

(五)坚持联防联控。自觉接受各级防指、属地乡镇街道的管理、指挥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加强与卫健部门、疾控机构、当地医院的联系,取得专业支持。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妥善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三、工作体系

(一)局管理指导体系。局成立防控和复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复学组织、复学条件审核、教职工返岗、师生健康监测、重点部位防控、在线教学、师生心理援助、应急处置、后勤保障、检查督导、在建工程复工等专班,加强对防控和复学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详见黄岩区教育局《关于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复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黄教〔2020〕18号)。

(二)学校组织管理体系。各校要成立防控和复学工作领导小组,校(园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任组长,加强对防控和复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各校要根据《黄岩区学校疫情防控及复学工作责任清单》和本校防控、复学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专班,建立责任清单,做到定岗、定人、定责。对于下属完小和校区,要指定专门的防控和复学负责人。

(三)学校防控制度体系。各校要按照务实管用原则,在开学之前制定“两方案”“十制度”,并将相关工作以责任清单的方式落实到位。“两方案”指防控与复学工作方案(含“一校一策”开学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十制度”指校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校园通风和消毒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晨检制度、“红、黄码”师生登记报告和关爱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因病缺勤登记和病因追踪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疫情联防联控和学校例会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四)家校协同联防体系。各校要建立学校(领导小组)、班级(班主任)、家庭(家长)三级防控联控网络,随时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以班级为单位,强化班主任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信息排摸、思想辅导、心理疏导、情况上报等职责,督促家长履行监护人责任。

四、工作重点

(一)开学前

1.组织好师生返台工作。各校要按照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复学前教职工(含学校聘用员工,下同)提前返岗的工作要求,利用“黄岩返学”管理平台,按“先批后返”的原则,有序组织好市外“绿码”教职工的返台工作;对于关键岗位的“红码”“黄码”教职工,在确认其不是疑似病人、确诊病人、14天内无密切接触史或已完成14天医学观察后,联系区防指“健康码”管理专班,运用“白名单”制度,组织好其提前返台工作。

对于符合条件的市外随迁子女,尽力动员他们与复工的监护人一起审批、一起返台、一起实施医学观察。对于不符合返台条件的师生,视情作出暂缓返台(如“健康码”转为“绿码”后返台)安排。受疫情影响在开学之初出现较大师资缺口的学校,要提前做好岗位补缺工作。

2.健全一人一表制度。各校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师返岗工作的通知》(浙教防控办函〔20208号)、《关于印发返岗返工返学人员健康监测防控指导意见的通知》(省疫情防控办〔2020〕7号)要求,落实人员摸排工作,利用市局“师生健康调查”平台,提前做好师生“一人一表”健康登记工作,建成教职工以校为单位、学生分班级的疫情防控信息库。

3.落实一人一码管理。贯彻《关于印发推行“健康码”机制提升群众出行便利性的通知》(台防指办〔202021号)、《关于印发黄岩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机制的通知》(黄防指通知〔202068号)等文件精神,全区中小学师生100%申领“台州健康码”,其中学生由家长代为申领。学校要指导“红码”“黄码”师生及时打卡,争取早日转为“绿码”。

4.提前准备好防疫设施、物资。全日制大学设置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其它学校设置好“临时隔离室”。学校卫生(保健)室要配齐医用口罩、隔离衣、防护服、乳胶手套和鞋套、手消毒剂等医务防疫物资,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的洗手图示。学校设置单一出入口,并根据规模合理设置数量足够的进校通道,并全覆盖布设红外热成像仪(测温巡检仪)。配备数量足够的手持红外额温仪(耳温仪),其中宿舍、食堂、图书馆等人群出入频繁的场所必须配备。根据防疫需要,摸清门卫保安、食堂工作人员、宿管员、值班人员、应急处置人员等防疫重点岗位人员的需求,提前做好口罩储备;提前购置好数量足够的消毒液、洗手液、干手纸、一次性手套等防疫所需物资,其中洗手液要求做到每个卫生间放置一瓶。各校要联系金融机构,开通网上缴费通道,学校的收费尽量通过网上进行。

5.开展爱国卫生专项整治。师生返校前和开学后,各校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专项整治,彻底消灭校园卫生死角,落实好垃圾分类、清运工作。完善消毒制度,落实专门消毒人员按《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校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与消毒指南(试行)》(浙教防控办函〔2020〕5号),在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的指导下,每天对校园内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传达室、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卫生间、走廊、室内体育场地等),以及相关设施、器材(如扶梯、电梯、垃圾容器、走廊、体育器材、餐具等)进行全面规范的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幼儿园还应对教玩具、寝具、图书等幼儿密切接触的器物进行消毒。完善通风制度,教室、办公室、会议室、食堂、寝室、厕所等重点场所都要指定专人做好通风工作,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教室课余时间尽量保持通风。防疫期间,暂停空调使用。

6.加强防疫教育培训。各校要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钉钉群、QQ群)、手机短信等途径,以组织在线培训、组织观看《新冠肺炎防控知识》“钉钉空中课堂”等方式向师生家长普及防控知识,提醒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睡眠,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提高免疫能力。局里确定3月1日为“师生防疫培训日”,各校要参照局里印发的《学校师生员工疫情防控行为规范》,分类对教师、学生、卫生保健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宿管员、门卫保安、食品配送人员等各个岗位人员进行复岗培训和演练,规范防控操作,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7.提前筹划错时返校、错峰错时上放学方案。局里根据上级开学通知,明确各学段的错时开学方案。各校要根据局里的开学方案,落实开学“一校一策”。其中500人以上的学校要筹划好分年级错时(如错开若干个小时、上下午错时、前后天错时等)返校的安排,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测温。500人以上的学校要研究制定错开上下班高峰、各年级段错时上放学方案。周边交通条件较差的学校要研究制定路队疏散办法,千方百计防止校门口交通拥堵和人员聚集。配备校车的学校、开通定制公交与专线公交的学校要提前做好公共交通的防疫工作(如消毒、一人一座等)。

错时开学、错时返校、借峰错时上放学方案确定后,学校要提前以“告家长书”的方式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在发放“告家长书”时,还应提示学生返校首日和正常上学时的防疫注意事项,特别是要提醒学生自备防护所需的口罩、纸巾和体温计。

8.周密谋划特殊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延期开学期间,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组织好在线教学工作。开学之前,各校要根据实施在线教学、新学期教学时间缩短、学生难以一下子到位等实际,做好在线教学和新学期教学的衔接,调整、优化新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允许在开学之初实行弹性课表,允许在开学之初适当放缓教学进度。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研、培训方式,强化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尽量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

9.提前完成复学条件审核。学校根据市防指9条“复学条件符合性条件”,逐一对照落实,填写《学校复学申请表》,提交防控与复学方案、复学人员(分教职工和学生)信息汇总表等,于正式开学之前一周通过“钉钉工作群”报局复学条件审核工作专班,由工作专班负责人安排网格管理人员实地核查后予以审批,并报区防指备案。网格管理人员实地核查时,还需同时进行校园卫生、安全排查、食堂与宿舍防疫、通道开设、测温设备启用、健康教育宣传栏等方面的核查。

(二)开学当日和开学之后

1.严格师生返校(到校)条件审核

实行“一人一表”审批。在正式开学前,适时利用“黄岩复学”管理平台,进行师生“一人一表”健康调查,学校加强审核,对于“一人一表”调查不合格的,一律通知推迟返校;师生出现异常情况的,按应急处置流程处置。重新返校时,须再次进行“一人一表”健康申报,经审核合格后通知返校。对于区内疫情村师生,一律等解除后经“一人一表”审核合格后返校。

实行每晚“健康码+体温” 双核验。要求师生坚持每晚自测体温。教职工指定专人、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利用“微信群”进行“健康码+体温”双核验,确认师生“健康码”为“绿码”、体温在37.3°以下且无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的,方可通知到校。如调查发现异常情况的,按应急处置流程处置。

高度关注重点人员返校。对于下列师生,各校应分类建立疫情重点人员名册,提前了解其“红码”转为“绿码”的合规性:一是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凭诊治医院证明和居家观察证明转为“绿码”;二是系密切接触者,须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凭解除医学观察证明转为“绿码”;三是有湖北、温州旅居史的,凭解除医学观察证明转为“绿码”。

2.严格人员进校管理

落实错时返校、错峰错时上放学方案。各校按提前制定的“一校一策”开学方案和错峰错时上放学方案做好开学首日的学生返校工作和学生上放学工作。严禁学生在正式开学之前返校。对于教职工,除安排居家开展在线教学外,各校要根据需要,提前通知他们到校参与开学准备。

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各校要每天开展晨午检,坚持师生每天上午、下午两次测温。落实凭“健康码”和测温进校制度:省内健康码互认;“红码”“黄码”师生一律不得进校;教职工凭绿码、测温进校。探索实行“健康码+ 复学机制,将学生门禁卡(“校讯通”个人端)连接到由家长代领的“健康码”,学生凭门禁卡(“绿码”)、测温进校;无门禁系统的学校,根据“一人一表”健康调查情况,发放“健康卡”,凭“健康卡”、测温进校。教职工、通读生中午进校的,也需凭“绿码”(门禁卡、健康卡)、测温进校。

严格校园安全管理。加强校门口门卫管理,阻止外来人员(含家长)进校。如确需进入的,须经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批准后,凭“绿码”、测温并经登记后进校。防疫期间,学校体育场地暂停对外开放。

严格落实缺勤登记和病因追踪制度。对于缺勤的教师、学生,分别由学校指定专人、班主任进行缺勤登记,详细了解缺勤原因,如系发热等异常原因请假的,按应急处置流程处置。

3.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各校要利用防疫契机,在假期教育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视频、广播等方式举办好“不一样的开学典礼”,组织好“开学健康教育第一课”,刊出好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在卫生(保健室)、盥洗室等地张贴规范洗手宣传图片,并以分班集中教育、制作短视频、编写手抄报、创作顺口溜、举办主题班会(队会)等方式,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与打喷嚏以手或纸巾遮掩等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养成防疫期间不聚集、乘坐电梯与交流时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上放学时佩戴口罩、上放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公共器物等自我防护习惯。

4.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疫情期间,原则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集体活动。不组织大型的室内报告会和聚集活动,严格控制大型室外聚集活动,小型的聚集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如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改以视频、广播等方式进行,课间操(跑操)等必要的体育锻炼可以分开安排,学生之间保持适当间距。教师开会、研讨、培训尽量采用视频、电话会议等形式,必要的小型会议应控制时间,定期开窗通风,出席人员做好自我防护。暂停校际聚集性教研、培训活动。暂停小学托管服务。

5.严格食宿管理

各校要严格按照区防指《关于做好各机关企业业单位食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通告〔17〕号)的要求,提前做好工作人员的科普教育和防控培训,落实场所、餐具的清洗和消毒通风措施,落实食堂工作人员防控措施,加强食品配送管理,规范餐饮操作流程。学生就餐应当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取餐前学生应佩戴口罩并洗手。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安排分段错峰就餐,实行分餐制,提倡以班级为单位分批到食堂取餐,回教室就餐,减少人员聚集。防疫期间,暂停校内超市(小卖部)营业。

各校要切实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宿管员要对进入宿舍的学生进行测温,测温正常方可进入宿舍,出现异常情况要按应急处置流程处置。对于具备通读条件的,学校要建议学生尽量通读,减少住宿人数。加强洗浴管理,安排学生分时段、分批次洗浴。

6.加强特殊学生关心关爱

各校要建立因疫情原因不能及时返校的学生(不包括因其父母不再到黄岩工作,不再回黄岩就读的学生)清单,落实人员做好思想辅导工作,并在返校后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对于医护人员子女,特别是援鄂医护人员子女,各校要予以特别的关心关爱,落实教师与他们建立一对一联系,根据他们的需求协调相关学科教师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对于因疫情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要安排心理健康教师或联系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教师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7.规范疫情应急处置

对于 “红码”“黄码”师生返台的,各校要及时向局里报告,并同步向属地乡镇街道报告返台师生的详细信息,由属地乡镇街道按规定落实送医、居家观察或医学观察等措施。

对于缺勤病因追踪时发现的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的师生,各校要告知其不得到校,同时,应要求他们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居家观察至体温降至37.3°以下、健康码转为“绿码”后,方可再次经“一人一表”审批后返校。

对于在校门口和校内发现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的师生,应立即报告区教育局(应急处置专班)和属地乡镇街道,同时由学校应急处置人员到场处置,第一时间让其戴上口罩,第一时间送至临时隔离室隔离,并立即告知家长让其带子女到医院就诊,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按前述流程处置。临时隔离室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消毒。如此类师生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学校应及时向学生及其家长通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如学校出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应立即报告区教育局(应急处置专班)、属地乡镇街道,由区教育局报告区防指、疾控等部门,由上述部门相关人员赶赴现场,指导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学校应立即安排应急处置人员做好隔离、送医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调查、场所消毒、校园封闭、信息发布等工作,区教育局作出停课安排,学校配合做好师生疏散、师生心理疏导等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信息报送。开学后,全省实施校园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校要明确分管负责人和联络员,负责做好日报告和相关的疫情信息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决策参考。

(二)强化网格督查。局里对各校的防控和复学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各网格管理员要重心下移,对照《黄岩中小学(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责任清单》进行督查,指导学校尽早做好防控和复学准备,主动帮助各校解决防控和复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严肃工作纪律。局里印发了《黄岩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复学“十五条禁令”》,各校和全体教职工要严格遵守防控和复学工作纪律,对违反禁令的单位及教职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对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和防疫责任事故的,从严从重从快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铁的纪律、精细的管理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