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10002016/2020-00355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0-01-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区文广新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0-01-09 15:03   来源: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体:[ ]


1.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按照台州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要求,狠抓示范区创建重(难)点工作,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等6个方面已全面达标。在6月份市创建办委托第三方对示范区创建暗访测评中,我区名列全市第1名,8月份通过文化和旅游部的考核验收。

2.扎实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图书馆新馆于5月份正式动工建设;文化馆迁建工程已完成地块上房屋拆除、地表清理、规划用地预审、设计单位招投标、方案设计会审、地质勘探初步采样等工作;建成新前、沙埠图书分馆;继续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创建工作,《农村文化礼堂理事负责制》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3.全面完成民生实事项目和局十件大事。全区19个综合文化站均实行每周42小时免费开放;完成东城街道、九峰书院和合书吧建设并对外开放;完成建成51家农村文化礼堂。同时继续实施文化“四下乡”惠民工程,依托农村文化活动平台,区本级共送戏67场次,送书40000册,送电影5700场次,送展览52场次。截至目前,我局2018年度十件大事已完成7件。

4.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了第十七届社区艺术节暨春节广场展演、第十九届新春音乐会、首届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第四届新黄岩人文化节、“百姓大舞台”文艺展演、“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文艺晚会、“舞动黄岩”农民文化节舞蹈展演、黄岩区越剧名家演唱会、“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节书香进文化礼堂等40余场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普及全民艺术,举办了两期文化超市公益培训,组织文艺骨干赴海盐、余姚等地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区图书馆开放夜馆服务和汽车图书馆流动下乡服务,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区博物馆举办了金玉满堂—中国古代玉器金银器专题展、“华夏衣冠”汉文化活动等6场展览。

5.提升重点文物保护及合理利用水平。完成五洞桥修复工程、庆善寺塔景观照明工程以及高桥街道岙口村新窑址勘探和明代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配合省考古所对沙埠青瓷窑址进行实地勘探;会同住建局做好孔庙名宦祠发掘,东角门遗迹保护工作;提升文化遗产影响力,着手进行将省级文保单位——五洞桥、孔庙、委羽山大有宫、沙埠青瓷窑址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相关准备工作;对东禅巷、草巷、司厅巷、施平桥里区块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排查摸底并调查出图。

6.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二月二灯会”、“院桥高台狮舞”、“新前武术”、“南太极拳”等省级非遗项目活态展演6场次;积极开展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第13届义乌“文交会”、2018年台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非遗薪传”—浙江省传统体育展演展评活动以及非遗走亲活动等。组织做好首批黄岩区级非遗传承基地和第七批黄岩区级非遗名录申报评审工作,举办“百工百匠”浙江省非遗传统工艺传承人的匠心故事宣传活动、非遗进校园活动以及非遗项目进社区、进学校、进文化礼堂展演活动。

7.进一步强化文化市场管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网行政审批事项要求,全年共办理新设立文化企业22家,变更企业25家,注销清理僵尸企业21家;开展文化市场日常检查337次,出动执法人员791人次,检查1414家次,处理9起行政处罚案件;持续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180处,责令整改180处,开展消防培训2次,对30家娱乐场所开展了消防演练,为文化市场消防安全打牢了坚实基础;加强对19个乡镇(街道)“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初步形成区、乡、村分级负责、协同管理的“三级管理”机制,完成“扫黄打非”进基层全覆盖工作。

 

   



1.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图书馆新馆主体工程建设;文化馆新馆工程完成施工招标、地下室土建工程和地上二层建筑工程施工;加快推进全民阅读,着力打造书香黄岩,建成2个和合书吧;继续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2.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讲座展览下乡进村,开展“文化超市”、图书流动车下乡服务等活动,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继续实施“文化阳光”工程,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

3.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举办社区艺术节、农民文化节、百姓大舞台、乡村春晚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时代“主旋律”,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及早谋划部署,策划组织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活动。

4.提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运行管理,着力提升服务效能,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并指导综合文化站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使广大基层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

5.组织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区域文化联动,推进文艺内容形式、体裁题材、手段方法创新。在挖掘创新和各地交流互鉴中,讲好黄岩故事,传递好黄岩声音,进一步提升黄岩文化影响力。

6.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因地制宜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覆盖城乡的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建成2-3家乡镇图书馆分馆,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化、文化资源共享化、服务系统网络化、管理运行一体化。

7.继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做好孔庙主体建筑、委羽山大有宫、徐昌积宅、王士骏宅等文保单位的维修工作;组织开展对沙埠青瓷窑址进行考古发掘;积极申报沙埠青瓷窑址、孔庙、委羽山大有宫、五洞桥等省级文保单位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开展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和文物征集工作,举办5场特别展览。

8.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积极申报《南太极拳》《院桥高台狮舞》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开展非遗项目展览展演及传习活动,公布第四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完善区非遗馆展示内容,举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9.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培育。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加强文化市场执法与监管,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大对网吧、娱乐场所、印刷企业等消防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平稳有序发展。

10.保持“扫黄打非”高压态势。继续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对网络文化经营与印刷企业进行重点监管,严厉查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确保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进一步巩固全区“扫黄打非”进基层全覆盖成果,争取我区更多乡镇、街道入选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11.激活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充分挖掘我区丰厚的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探索实施“文化+”、“互联网+”、老旧厂房改造等新兴文化业态,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文化科技创新发展。

12.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界文化力量的作用,扶持民间文艺团队,推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蓬勃发展。探索建立文艺创作激励机制,促进我区文艺创作出人才、出精品。有效落实政府购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扩大政府购买种类和项目。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