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10002016/2020-00505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0-01-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 ||||
|
||||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区文广旅体局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如期完成机构改革工作任务。根据区委机构改革工作部署,全局上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各项工作,文旅体机构实现全面融合,完成了人员转隶、科室预调整等相关工作,党的组织及时调整,建立起上下贯通、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筑牢了文化旅游体育事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二)加快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新馆工程地面建筑结顶,已通过中期验收,开始幕墙安装工程;文化馆新馆工程完成预算编制,进入土建工程招标;完成市民生实事项目——西城街道、屿头乡村振兴学院2个和合书吧建设;基本建成上郑星光公园和仙石山景区;实施区民生实事项目——体育项目设施“三进”工作,建成宁溪白鹭湾村拆装式游泳池、羽村多功能运动场和新城大桥下体育运动场,推进13个体育小康提升村建设。 (三)全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开展我区《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年)》认定申报工作,7月份通过省文旅厅验收并发文公布;紧密结合开展“两抓年”活动,编排了一台主题文艺节目到乡镇进村企演出;举办了第十八届社区艺术节暨春节广场展演、黄岩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声乐作品音乐会”、黄岩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文体演出等,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开展文化项目菜单式服务活动,同时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对应配送菜单之外的文化服务;加强对基层文化阵地的业务指导,助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四)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第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申报工作,10月份沙埠青瓷窑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埠青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6月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场发掘;委羽山大有宫建筑维修设计方案获省文物局批准,完成徐昌积宅加固工程;结合“官河古道”建设,启动新一轮文保单位调查,已形成王彦威故居、牟育故居、朱谦故居等24处区级文保单位推荐名单和材料;做好第四批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第八批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 (五)精心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产品。以“相约四方客·橘乡休闲游”为主题,举办了布袋山过大年、北洋桃花节、屿头柔川文化旅游节暨枇杷采摘节等节庆活动;推进澄江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开展20个景区村庄创建工作和“百县千碗·品味黄岩”评选主题活动。“5·19中国旅游日”举办了黄岩非遗文化演艺搭台——“黄岩文化旅游周”暨“四川松潘旅游推介会”唱戏活动。旅游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截至10月份,全区接待国内游客510.73万人,同比增长8.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0.6%。 (六)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齐头并进。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行台州市暨黄岩区第十一个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大会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举办黄岩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全面完成浙江省体育民生工程,录入1070家全民健身地图。我区运动员在今年射击世界杯北京站和德国慕尼黑站男子25米手枪速射比赛中勇夺冠军;我区运动员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男子100米仰泳、200米仰泳和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获得3枚金牌;在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中,我区运动员分别取得举重和柔道项目银牌;在全国U18射击锦标赛上,我区运动员共获4枚金牌,并破二项省纪录;在浙江省击剑冠军赛比赛中,我区运动员获得男子甲组个人重剑金牌。 (七)强化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管理。以文旅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加快文旅执法队伍融合。以打击查处非法出版物、互联网文化内容、非法演出、非法违禁歌曲作为重要内容,截至10月份,共检查文化场所1444家次,检查旅行社40家次,检查体育场所15家次,查处无证书店3家,收缴各类非法卫星接收器15只、非法书籍500多册、非法印刷品700余件。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部署要求,以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整顿为重点,建立了文旅体行业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全区文旅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旅游体育领域高层次优秀人才短缺,现有从业人员老化,青黄不接。全区没有一家专业艺术团队,正常性的文艺活动仅靠业余文艺团队支撑。 (二)旅游资源禀赋不足,缺少拳头型大型景区,受相关要素制约,旅游项目落地较难,开发难度大。全区乡村旅游发展没有形成合力。 (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滞后,体育场馆尤其是高水平体育场馆十分匮乏,缺乏符合承办省级以上赛事条件的场馆。少体校训练场地严重缺乏,对我区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三、2020年工作思路 (一)围绕“官河古道”,做好“留”文章。立足“千年永宁”文化坐标,做好“官河古道”工程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衔接工作,用主题雕塑、场景复原、摩崖石刻、多媒体音效装置等现代表现手法有机串联,再现“千年永宁”文化根脉;结合孔庙区块改扩建工程,修缮恢复孔庙原有的建筑结构,在孔庙大成殿重设孔子、四圣、十二哲,举行祭孔大典,打造黄岩“儒学文化”新地标;配合做好大有宫修缮工程相关工作,打造黄岩“道教文化”新地标;做好省级文保单位—徐昌积宅维修方案设计和修缮保护工作,打造黄岩“诗路文化”新地标;继续开展沙埠青瓷窑址的考古发掘,在研究文化、梳理文脉的基础上,启动沙埠窑保护规划方案的编制,组织遗址公园建设规划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打造黄岩“青瓷文化”新地标;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向区政府申报公布一批新的区级文保单位,凸显城市文化积淀和文化价值。 (二)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图书馆新馆和文化馆新馆工程建设;启动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前期工作,着手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启动旅游集散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浙江省“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创建工作,启动全民健身中心(探索中体产业合作之路)和少体校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沿“官河古道”布局体育场地、设施,打造市民健身休闲乐园。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策划举办一台大型的主题文艺演出;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举办“黄岩区非遗文化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培育群众体育活动赛事,打响体育赛事品牌--环长潭湖自行车挑战赛、柴古唐斯越野赛等特色赛事,打造体育旅游运动休闲精品线路,延长体育产业链。积极承办省、市级以上各类体育赛事。 (四)持续推进旅游资源开发。一是立足三张金名片,设计黄岩优质旅游新线路。围绕“千年永宁”,打造“官河古道”城市文化休闲旅游线路。以水系(古道)为主线,以文物古迹为特色,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让历史重现、让文化凸显。沿“一江三河”这条线,增设文化设施,用雕塑和景观等现代的手法打造文化新节点,再现“千年永宁”文化根脉;布局酒吧、唱吧、咖啡屋等文化休闲娱乐项目,丰富文化休闲业态;植入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园,赋予城市更多的时尚元素,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围绕“中华橘源”,打造中华橘源小镇旅游线路。建成澄江旅游风情小镇,争取更名为“中华橘源风情小镇”,确保明年通过省级评估。延伸扩容中华橘源小镇至头陀镇断江村地块和南城蔡家洋贡橘园。同时,以橘为媒,推进乡村旅游。以全面助力“演太线”金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核心,重点依托乌岩头、沙滩乡村旅游精品村,串联白鹭湾版画村、宁溪直街、富山半山村和李家山村,辅之金山陵非遗工业游等,丰富行程,提升业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创建20个景区村庄,尤其是创建充分体现农村特点,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品质业态的景区化村庄;围绕“模具之都”,打造模具工业特色旅游线路。指导模具小镇经营主体,通过完成3A景区复评工作。做好黄岩中话模具主题酒店创“浙江省银鼎级特色文化主题饭店”的评定工作。建设模具主题博物馆,建设模具小镇和合书吧,丰富“模具之都”文化内涵。二是提升桐树坑景区,传承红色基因。加大红色文化的挖掘,遵循“红加绿”融合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省内一流的桐树坑红色经典景区。 (五)探索产业发展新思路。探索体育产业扶持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充分调动社会投资办体育产业的积极性;加强市场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力度,培育本地旅游业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