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19206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发布日期: 2019-06-25 15:46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黄岩分局 字体:[ ]

黄环函〔20196

 

 

关于台州市黄岩政协会议

2019206的会办意见

 

区长潭水库管理局

经认真研究,我单位对于台州市黄岩区政协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长潭水库水质自净能力的建议》(第2019206号)的会办意见如下

一、长潭水库目前水质现状及超标原因分析

2016年长潭水库坝口断面列入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目标为保持Ⅰ类。坝口断面水质2017年处于I类临界线20182月至7月超I类标准,超标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2019年3月总磷又超I类标准。长潭水库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枯水条件下自净能力下降。2017年至2018上半年的水质下降和降水量严重减少有直接关系,2017年长潭库区降水量为近十年平均降水量的64.3%,水库入库径流量为近十年平均水平的41%,是近十年的最小入库径流量2018年上半年库容最低跌至2.2亿立方米,不到正常库容的一半。持续的枯水条件导致长潭水库自净能力严重下降。

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进一步到位。水库水质超标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从库区目前产业现状看,总磷的贡献主要来自农田化肥、农药施用,中国环科院在《长潭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状况调查报告》中专门对此作出科学、权威的定性分析。库区38m线以下农田政府虽“以租代征”,但农户退耕尚未到位。

3、已建入库溪流湿地工程发挥应有的水质净化作用尚需时日。库区已建成的五个湿地中,瑞岩溪湿地由于近几年的运维管理不到位,净化效果不佳,现经整改情况有所改善;2017年完工的桐外岙溪、上垟溪、柔极溪湿地及2019年3月完工的日溪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所栽种植物的存活、生长需要一段养护期,且施工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运维移交工作也存在客观困难。所以入库溪流湿地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充分显现、有效净化水质尚需一定的时日。

4、水库高库龄、淤积底泥的有机物释放造成总磷浓度上升。长潭水库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60年历史,长年累月淤积的底泥,受气候环境变化和放水的扰动影响,污染物释放也是造成水体总磷浓度上升的一个内在源。

二、前期所做的以生态修复、生物治水促水质提升的工作

1、建设入库溪流生态湿地。2010年我区率先启动瑞岩溪生态湿地试点工程,瑞岩溪生态湿地工程于2012年底建成建成后,瑞岩溪入库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II类标准。在瑞岩溪生态湿地建设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实施其它入库溪流生态湿地的建设,目前上垟溪、桐外岙溪、柔极溪生态湿地工程已全面建成,并完成工程验收。2018年已启动永宁溪生态湿地建设,目前因水位条件限制无法正常施工。预计到2019年底完成8条主要入库溪流生态湿地建设,全面改善入库溪流生态品质、提升入库溪流水质。

2、修复环库缓冲带生态。库区38米线以下至36.5米区域共1920亩耕地全部采用“以租代征、退耕涵养”方式收归政府;2017年完成上垟乡东济村退塘还库生态修复工程,退塘还库面积0.54平方公里,恢复自然岸线长度1.56公里,生态修复面积205亩;2018年完成后园村、前岸村、潘山头村、大斗里和前礁村等湖滨缓冲带的生态修复,恢复自然岸线长度7.5公里,生态修复面积565亩。

3、抚育库区水源涵养林。在长潭库区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截至2015年,已完成大寺基林场、长潭林场等区域森林抚育15万亩,完成造林1.6万亩,库区累积增加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建设46.8万亩,治理库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约23平方公里。2016年对库区1万亩低质无效林进行抚育;在柔极溪建设涵养林31亩、桐外岙溪建设涵养林80亩。预计到2019年将改造经济林1.05亩,抚育低质低效林7亩,新增生态涵养林727亩。

4、实施生物控藻工程。积极推广生物控藻技术,每年投放花白鲢鱼苗及其他鱼苗约15万斤,并投放一定数量的罗非鱼、河蚌等其他具有控藻作用的水生动物,实现“以鱼治水”。并根据每年水质监测结果和水库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投放结构,促进长潭水库水域生态系统平衡,改善水库鱼类种群结构,有效控制藻类生物量,建立水库良好的生态秩序,降低引发水华的风险。

三、长潭水库后续生态、生物治水相关工作的思路

1、继续巩固和推进已采取的治水、护水措施。巩固38米线以下退耕还林工作成果,持续开展二级保护区“肥药双控”工作;持续推进长潭水库良好湖泊试点工作,加快重点工程实施,确保工程按时落地;加强已建湿地、环库缓冲带的运维管理。

2、开展水质中长期保持课题研究。本着长、短期结合的治水原则,寻求技术支撑,依托已成立的长潭水库中长期饮用水源保护研究专家团队的专业技术力量,开展饮用水源保护中长期措施的研究,做到科学、精准治水、护水。如进一步加强水库清淤的科学可行性研究,视条件成熟组织实施;如进行生物控藻技术的系统研究,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寻求适合长潭水库具体情况的技术方法,经严格论证后组织实施;如进一步科学调度控制水库库容,在库容严重下降、水质无法稳定达标时慎重放水,以确保达标;如进一步研究长潭水库的渔业养殖结构调整,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放养、捕捞方案;如研究制定长潭水库移民的政策,以科学合理的政策有效推动移民工作,优化库区人口布局。

以上意见,供贵单位参考。

联系单位:台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岩  联系人:郭文青

联系电话:13586003030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岩分局

                                                    2019515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岩分局办公室         2019515日印发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