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黄岩 > 人物春秋

怀念许康
发布日期: 2019-05-06 10:01   来源: 区信息中心 字体:[ ]

 

○ 张友仁

 

许康(1895-1956)中将,号平洲,浙江黄岩沙埠人。1895年生,早岁投考浙江陆军小学。当时黄岩有正取备取各一名的名额,许康获得备取进入陆军小学。同时黄岩正取而进入陆军小学的是土屿人张国华。

陆军小学毕业后,升入湖北武昌的陆军预备学校,当时俗称陆军中学。陆军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7年,在该校炮兵科第三期毕业,获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签发的毕业证书。同期在保定军校毕业的黄岩籍将领还有:陈安宝(第二十九军军长、1939年抗战牺牲烈士,国民政府追晋为陆军上将,1983年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於达(平远)中将、毛侃(恕可)中将、刘祖舜(韶仿)中将、张国华(介然)少将、毛镜仁(静如)少将、王保艾(阜轩)少将、严远照(民抚)等。

许康毕业后转战南北。曾任黄埔军官学校炮兵教官,北伐战争时期任吴淞要塞司令,抗战前任炮兵团团长。1935年,任江阴要塞司令。1940年,任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中将高参。1942年,回到故乡黄岩居住。在他家楼上的中堂上挂有一幅字,上面写着:“余半生戎马,不治家业,……”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1936年,许康的炮兵团中装备有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克虏伯制造的重型火炮,我曾前往杭州笕桥另一炮兵团驻地参观过同类大炮,那时每一个炮兵排装备有两门这种大炮,上面有复杂的仪器,的确先进。

抗战初期,许康任江阴要塞司令。江阴江面较狭窄,是长江上极为重要的一道防线,配有坚固要塞炮台。1937年许康坚守江阴要塞,对敌奋勇作战。当时的《大公报》上历有报导:

 

[1937年7月]中央社镇江23日电:

“敌舰屡围攻我江阴封锁线,因我要塞防务巩固,未敢轻犯,仅偶然炮击。经我守军还击后,即归沉寂”

 

[1937年7月]中央社江阴24日电:

“敌对江阴凯觎已久……近则屡派飞机轰炸,自21日以来,每日均有十余架在江阴上空盘旋,过要塞地带时,因我高射炮射击猛烈,始终不敢低飞进犯。23日在城内乱投20余弹,……死伤平民50余人。24日上下午又四度来犯……死伤难民20余人,其中多为妇孺……一般壮丁……均自动协助军队构筑工事、防护交通。我军守土将士,咸抱与要塞共存亡之决心,敌如侵犯,必遭痛击。”

 

[1937年7月]25日下午6时镇江发加急专电:

“江阴线战事最剧,我有极精强部队在抵抗中。”

 

[1937年7月]中央社南京27日电:

“敌军26日下午……以二千余名之机械化部队犯江阴,我驻军迎头抵抗,在花山附近与敌遭遇,冲突约三小时,不但我阵地未被侵入,且因将士用命奋勇争先,卒毙敌七十余名 ,余则败退。”

 

[1937年7月]中央社南京28日电:

“我要塞司令许康抱定与江阴共存亡的决心,自信江阴本身纵单独作战,亦可支持数月,而江阴保住,我长江第一道封锁线即无可虑。”

 

[1937年7月]中央社南京29日电:

“进犯江阴之敌……两度受挫……因知我防御巩固,更以较前重大兵力分两路来犯……今传已有炮兵若干开抵江阴县城迤南七公里之南闸镇附近,有炮兵三连队左右进至周庄镇(在南闸镇东十八公里)。我拱卫要塞部队已积极堵击中。”

 

[1937年7月]中央社南京30日电:

“敌今日以陆海空军联合力量整日犯要塞,我守军将士自晨迄晚,忠勇抗拒,充分发挥我大中华民族之威力,始终未使阵地稍受动摇。……战场形势可绝对控制……

 

[1937年8月]中央社南京1日电:

“江阴要塞保卫战今较昨日更为剧烈。敌……军舰已增至卅余艘,自晨起向我要塞集中开炮,弹如雨下,我要塞炮手……还炮……上午共有三艘被我击中,浓烟冲天。敌陆上部队亦自今晨起向我……大举进犯。……”

 

[1937年8月]南京3日下午九时发专电:

“江阴四、五日来受敌海陆空联合进攻……遭最新式武器猛袭,可谓五面受敌。我阵地守军以血肉之坚城补物资不足,奋勇抵抗阻敌前进,支持100小时左右,卒以守军孤单,武器落后,而于昨晚七时许以不守闻。……”

 

从江阴要塞撤退后,许康被管辖东南各省的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任命为中将高参。当时军事委员会划给第三战区的作战地域为苏南、皖南、浙江、福建和江西赣江以东地区、该战区辖有第十、第十九、第二十三、第三十二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等部。许康的中将高参是一闲差,不久他就回到故乡黄岩定居了。

1942年4月18日,日本侵略军在海门登陆,驻在海门(现名椒江)的台州守备司令部蒋志英司令,毫无准备,被登陆日军刺杀身亡,日军如入无人之境。19日,黄岩县城一度陷落。我家土屿处在平原地带,遭受日伪军的骚扰。沙埠则在群山怀抱中的山区,我和母亲、弟妹全家都到沙埠村许康家避难。同时到他家避难的,有严民抚夫人和子女一家人,当时严民抚本人在宁波任团管区司令,不在黄岩。短期到过沙埠他家避难的,还有王阜轩将军和他的儿子王持志等。我们都受到许康夫妇的热情接待。

许康原住黄岩天长街南段,日寇流窜黄岩后回到沙埠老家居住。他在沙埠村中有很高的威望,全村的青壮年男子都主动进城把他的笨重的家具都搬回到沙埠村来,他们不收任何报酬,只接受许康家设席以黄酒、猪肉等招待。

许康也主动保护村民,那时村民们随时有被诬陷为土匪而被逮捕和杀害的,许康都积极出面将他们一一保出,免遭杀害。所以,他在沙埠村深得农民的信任和爱戴。中央台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共台州党史》第一卷中,对他有这样的记载:“黄岩沙埠许康,原为国民党上海吴淞要塞司令,因不满国民党的腐朽统治而辞官回家。永乐黄边区共产党组织认为他有进步倾向,就主动派人与他交谈消除其顾虑,使他逐渐向共产党靠拢。后来,许康不仅献出家中藏有的2支木壳枪和一些子弹,而且还时常为游击队提供一些粮食。有一次,国民党地方政府把沙埠的一些农民当作游击队员扣留起来,许康就利用自己在地方上的名望,将他们全部保释。”

在沙埠许家老屋的北边近山坡处,许康盖有简易的二层楼房5间,他和家人住楼下。夫人是牟志文女士,有二女一子,女叫许湘、许浙,皆以出生地命名,子名一中。我们作为客人都住在他家楼上,有一位客人离开时写了一首诗致谢。其中有一句是“开窗面面见青山。”可见其环境之幽美。在我十余岁时,同黄岩土屿三透里的邻居一同划船到沙埠口外的沙溪中挖沙子,用作铺设三透里大门外地面之用,那时许康正在河边散步和观望,当我还没有认出他时,他就叫我名字,问我家里好吗?等等。21世纪初我回到黄岩,曾专程去沙埠看望,他的二层小楼已经夷为平地。

1992年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沙埠水库的南边修建了许康将军之墓和牟正夫人之墓。墓坐南朝北,面朝水库,环境确如墓碑上所刻的“山明水秀”四字的情景。墓碑上还刻有“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对联,反映了许康将军的为人。墓虽然是以许康将军的子女一中,许湘、许浙们的名义立的,但是我知道在那个年代,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特许和赞助,是不可能完成的。

许康将军不仅为国家抗敌,为地方造福,而且对我们这些晚辈青年十分关爱。我们十分怀念他。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