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黄岩 > 人物春秋

铁 血 儒 帅——解读历史烟云里的泰不华
发布日期: 2019-03-28 11:34   来源: 区信息中心 字体:[ ]

    ——解读历史烟云里的泰不华

 

    ○张 良

 

 

唐门雄峙,澄江寥廓,风云迭荡,苍茫悠远。

临江而立的将军岩突兀嶙峋,“元魏国公忠介尽节处”九个隶书字样的摩崖石刻赫然醒目。崖下,乱草萋萋,蔓枝纵横,一座孤冢孑然坐立,书有“元魏国公泰不华之墓”的墓碑爬上了蔓藤。走过这里,人们往往只是匆匆一瞥,还远远不了解此地的丰厚和深邃。

600多年前,唐门山麓的永宁江上百舸对峙、刀光剑影、浊浪排空。台州路达鲁花赤(总揽一切军事、民政大权的元代官名)泰不华与抗元首义的方国珍鏖战于此,尽节殉国。风云变幻,鲜为人知的泰不华已被厚重的历史烟尘所湮没。澄江复清,清冽的江水可否映照出这位文武兼擅、气骨奇高的英雄身影?!

 

 

泰不华(1304—1352),字兼善,原名达普华,元文宗赐以其名。西域伯牙吾台氏,色目人,世居白野山。历任奎章阁典签、礼部尚书、浙东宣慰使都元帅、台州路达鲁花赤等。卒后追赠荣禄大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国公,谥忠介。立庙台州,赐额崇节。

《元史》卷一四三列传第三十之《泰不华传》载有泰不华的生平事迹。父塔不台,武将,曾入直宿卫,初居丽水,历仕台州录司判官,遂家居台州,入籍临海。因父早故,幼时的泰不华被台州名儒,官至集贤待制的周仁荣收养并受其教育,青灯黄卷,孜孜不倦。元延佑七年(1320),十七岁的泰不华参加江浙乡试便获得第一名。元至治元年(1321)殿试右榜第一,授集贤院修撰,闻达于四方。

关于泰不华的族属问题颇有争议,《元史》本传中称其为“伯牙吾台氏”,认为是蒙古人。清人钱大昕《元史氏族表》,今人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中都把泰不华归为色目人,今人达应庚《元代泰不华族源初探》一文也认为泰不华是回人。江苏六合达氏有族谱,称其始祖为达不台,元初来自西域,先居丽水,后迁入台州。其子名 “母把拉沙”(阿拉伯语、波斯语中为“吉祥之王”的意思),中状元,帝赐名达不花。这些族谱的信息与史料高度吻合。泰不华后裔认为,泰不华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人。

元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多元文化彼此认同,多族士人休戚与共,同舟一命。那个时候,多族士人就已经将国家认同置于族群认同之上。文化认同创造了共同的文化归属感,进而上升到国家的认同。这也可以为当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历史的借鉴。

泰不华深得儒家思想的进取精髓,居官砺节守正,表现为一种社会担当精神。史学家、文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七载,泰不华为官:“以清厉显名,骨鲠不同于物。”在任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时,浙西大水成灾,灾民受饥,仍照例交租赋。泰不华入朝为民请命,力言于中书,免其租赋,因而授秘书监,改礼部侍郎;至正元年(1341),出任绍兴路总管期间,泰不华革除吏弊,废官牛租,令民自实报田亩以均赋役,颇能兴利除弊;在担任礼部尚书兼会同馆事时遇到黄河决口,泰不华受命治理黄河,颇有政绩。

元惠宗妥欢睦尔即位时,加文宗皇后为太皇太后,大臣燕铁木尔、伯颜皆列土封王。在太后的淫威下,许多人噤若寒蝉,势利者避之唯恐不及。泰不华则一身正气率领朝中同列上疏诤言:“婶母不宜加徽称,相臣不当受王土。”太后怒,欲加杀害。泰不华对众人道:“此事是我发之,甘受诛戮,决不敢累诸公。”太后听后,转怒为喜,云:“风宪有臣如此,岂不能守祖宗之法乎?”赐金币二,以表彰其直言。

泰不华尚气节,不随俗浮沉。太平为台臣劾去相位,泰不华独饯送都门外。太平曰:“公且止,勿以我累公。”泰不华曰:“士为知己者死,宁畏祸耶!”后虽为时相摈斥,人莫不韪之。

泰不华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礼贤下士,忠君爱国。他的《送琼州万户入京》一诗,表达了为国家建立功勋的豪情壮志:“海气昏昏接蜃楼,飓风吹浪蹴天浮。旌旗昼卷蕉花落,弓剑朝悬瘴雨收。曾把乌号悲绝域,却乘赤拨上神州。男儿坠地四方志,须及生封万户侯。”这是何等的情怀!也是一个晴天霹雳!

 

 

泰不华不仅是大元朝耿介正直、声满全国的名臣,还是一位饮誉士林的文坛大家。留有诗集《顾北集》,收入二十四首诗,载于清顾嗣立的《元诗选》初集。曾重编《复古编》,考订讹字。

顾嗣立还在《寒厅诗话》认为“论诗至元季诸臣,以兼善(泰不华)为首”。有学者认为,在用汉文进行文学创作的蒙古族诗人中,泰不华的成就名列第二,仅次于萨都剌,是元代诗坛上的杰出者。

《滋溪稿》卷三十《题兼善尚书自书所作诗后》载:“白野尚书(泰不华)向居会稽,登东山、泛曲水,日与高人羽客游。间遇佳纸妙墨,辄书所作歌诗以自适,清标雅韵,蔚有晋、唐风度。予犹及见尚书先考郡侯,敦厖质实,宛如古人,而于华言犹未深晓。今有子如此,信乎国家文治之盛。”该诗概括了泰不华的游历与才情。

文宗天历二年(1329),泰不华任奎章阁学士院典签。奎章阁为元代文学艺术领域的最高机构,文宗本人“几无一日而不御于斯”,可见它的重要地位。泰不华与当世菁英同事一处,共襄文坛盛事。钱惟善作《送著作兼善赴奎章典签》:“龙飞天子中兴年,使者弓旌集俊贤。阊阖早朝班玉笋,瀛洲夜值赐金莲。五经同异须刘向,三绝才名数郑虔。黼黻当时遗老在,长歌《黄鹄》送楼船。”诗中的刘向、郑虔之比,是称颂泰不华的所学渊博,才气过人。

从相关史志看,泰不华所作诗文大多散失,存世仅有二十七首。泰不华的诗文充满着时代精神和民族风貌,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和不朽的美学价值。其诗歌艺术特点富有画面感、诗情含蓄内敛、多有寄托、诗境从容平和。台州学院中文系的何方形先生在其《泰不华诗歌创作初论》一文中认为:泰不华的诗歌绝不是那种向壁虚构之作,而在总体上都表现为以浩气为血脉的真诚流露,映现出诗人的心路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抒情的广度和深度,并努力使审美显示出新颖、警策,展现了一个相对广阔的诗意的空间,具有一种积极的美学意义,在元代近二百名少数民族诗人中,也是独树一帜。

泰不华的书法作品也冠绝一时,被历代鉴赏家视作珍品。现在,我们有幸还能够欣赏到他留世的几幅作品:《陋室铭》篆书卷、嵊县清风岭《王贞妇碑》、巩义《元赠清河郡公张思念碑》篆额、《绍兴路重建旌忠庙记》篆额、绍兴《赵承务去思碑》篆额等。其中,篆书《陋室铭》卷较为有名,其笔线清雅婉丽,温淳典雅,被藏家认为是希世名迹,现藏于中国故宫博物院,是泰不华于至正六年(1346)正月二十八日所书。

元人吴克恭在《奉同杨廉夫赋简杜原夫达兼善》一诗对泰不华的书法艺术大嘉赞赏,其末四句为:“相逢之处歌九曲,小篆以来书八分。勒取山经载名刻,清时白首重高文。”连孤僻高傲的元末大画家倪瓒对泰不华的书法也很推崇,其《题柯敬仲竹书达兼善秘书后》称:“简韵萧萧人品系,篆浑浑书法俱。”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对泰不华的书法作了评价:“篆书师徐铉、张有,稍变其法,自成一家。行笔圆熟,特乏风采。常以汉刻题额字法题今代碑额,极高古可尚,非他人能及。正书宗欧阳率更,亦有体格。”说明了泰不华在开掘篆书传统基础上的再创造,在篆书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另外,还说明了他的楷书亦有欧阳询之风。泰不华的书艺赢得了江南士子的广泛赞誉。

泰不华在台州题写的文献记录和遗迹少得可怜,明《赤城续志》载有他为临海尤溪始建于五代的法海寺写过一篇文章,题过一碑篆额。据说,椒江的金鳌山上曾留有泰不华的一处摩崖石刻,已被前些年开采石材给炸毁,仅留下一个笔画。

元末文坛名流与泰不华交往甚密,常常酬答唱和。如:柯九思《送达兼善赴南台御史》、李孝光《寄达兼善》、苏天爵《题兼善尚书自书所作诗后》、傅若金《寄浙省郎中泰不华兼善简赵郎中》、张翥《寄达兼善经历柯敬仲博士》、雅琥《寄南台御史达兼善二首》等等多为表达友情的赠行之作。

泰不华在其高位却屡次照顾和提携困顿的文人,其识才、爱才、荐才之举,留有口碑。以墨梅名扬天下的,元朝著名画家王冕曾客居泰不华家中。泰不华爱惜其才学,给予竭力的推荐。然而,王冕最终力辞不就而归隐故里。《宋文宪集》卷二十七《王冕传》载:“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华家。泰不华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

史学家、文学家陶宗仪(黄岩清陶人,今属路桥)也与之惺惺相惜。在陶宗仪困守乡居、饥寒无着时,泰不华则时常给予接济并竭力举荐。陶宗仪则以其个人的节义,而谢绝泰不华的举荐。孙作《沧螺集》卷四《陶宗仪小传》载:“至正间,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辟举行人、校官,皆不就。”陶宗仪所著《辍耕录》、《书史会要》中,多处记录了两人交往的深深情谊。

泰不华的平易谦和,笃于友道,善识人才,礼贤下士等人格魅力,令人敬仰。或许,元末唯一的光亮可能就出现在台州黄岩!像泰不华这样的好官要是早来几年,多来几个,那么,方国珍还会不会首义抗元呢?可惜!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

 

 

暗淡的暮云化解不开历史的悲怆,江南的黄岩演绎过元朝灭亡的序幕。

如练蜿蜒的永宁江不像黄河之水天上来那样澎湃,但是受其滋养的黄岩人,他们身上流淌的血却是澎湃的。台州硬气视死生若昼夜,敢把皇帝拉下马。对于“异族”入主难以认同,方国珍四兄弟头发解散,揭竿而起。江海辽阔、水系密布的黄岩成为了元廷铁骑屡攻不破的喋血高地,可以说是第二个“上帝折鞭之处”。

元廷惮于用兵,一意进行招抚。泰不华对于首逆抗元的地方武装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战略思想,数年与方国珍斗智斗勇,针锋相对。

《元史》载:至正八年(1348),台州方国珍作乱,数次打败元军,并活捉了元朝江浙参政蒙古人朵儿只班。朝廷招降方国珍,方国珍反而“势益暴横”。泰不华以“江东廉访使”身份考察实情,上书元廷,建议诱捕方国珍兄弟,未受到采纳。结果,方国珍“复入海(为盗),烧掠沿海州郡。”

至正十一年,元朝将领索罗帖木儿被生俘,又替方国珍上表元廷,表示“投降”。元廷不侦真伪,再次答应“招降”。泰不华“闻之痛愤,辍食数日”。

元朝尤为重视方国珍的这次“投降”,派出大司农达识帖木儿等人至黄岩受降,除了携带大量赐物外,还加封方国珍兄弟高官。“国珍兄弟皆登岸罗拜,退止民间小楼(休息)”。当晚,中秋月明,泰不华想趁方氏兄弟不备派精兵杀掉他们,一劳永逸。恰逢大司农达识帖木儿来访,泰不华以实情告之,不料对方怫然:“我乃受上谕诏降,你敢违命吗!”泰不华不得已只能中止行动。

至正十二年,元廷征徐州,命江浙省臣招募舟师守大江。方国珍以为此举意在图己,又入海复叛。泰不华表示甘愿以死报国,发兵扼守黄岩之澄江。

唐门山地处永宁江的水口,为“扼邑之门户而为之锁钥也。”泰不华器宇轩昂,视死如归,横刀立马于唐门这个力压千钧的支点。

三月庚子,泰不华遣义士王大用去方国珍那里表示信义,劝他们归降。国珍益疑,拘大用不遣,以小舸二百突海门,入州港,犯马鞍诸山。屡次归降的方国珍这次终于不再如风飘忽,刀锋直指元廷。他们野性的血脉里,涌动着荒蛮的破坏力。

大兵压阵,剑拔弩张,泰不华语众曰:“吾以书生登显要,诚虑负所学。今守海隅,贼甫招徕,又复为变,君辈助我击之,其克则汝众功也,不克则我尽死以报国耳。”众皆踊跃愿行。

《元史》详尽记录了那次史诗般决战的过程:时国珍戚党陈仲达往来计议,陈其可降状。泰不华率部众,张受降旗乘潮而前。船触沙不能行,垂与国珍遇,呼仲达申前议,仲达目动气索,泰不华觉其心异,手斩之。即前搏贼船,射死五人,贼跃入船,复斫死二人,贼举槊来刺,辄斫折之。贼群至,欲抱持过国珍船,泰不华嗔目叱之,脱起,夺贼刀,又杀二人。贼攒槊刺之,中颈死,犹植立不仆,投其尸海中。年四十九。僮名抱琴,及临海尉李辅德、千户赤盏、义士张君璧皆死之。《元史》中的这些简短文字让人身临其境,将铁血男儿神勇悲壮,顶天立地,视死如归的气概描写的淋漓尽致,令人嗟叹!

近身肉搏,一身傲骨,死而不倒,折戟沉沙,那最荡人心魄的悲壮画面,让我们懂得什么叫碧血丹心,什么叫马革裹尸,什么叫死而后已?每想及此,都感慨不止。

 

 

在这场战役中,有一个叫高岗(原名何景善)的黄岩人可能与泰不华并肩作战。他们是同窗,同师紫岩周先生,后来成为泰不华的高参。在世居黄岩澄江街道何氏族人代代相传的《东江何氏宗谱》中,记录了一些关于泰不华的情况。并且,何氏家族数百年口口传承,传颂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何氏后裔何志方听老辈们说,方国珍用小船分割了泰不华的船队,致搁浅,再围而攻之。这些情况与史料“以小舸二百突海门”是相吻合的。

生于斯长于斯的方家兄弟,像极了能爬、能跳、能游、能潜、能打洞、能上树,栖息咸淡水域,纵横滩涂,滑溜机警且具有超强恶劣环境忍受力的跳跳鱼(学名:弹涂鱼),他们可以敏锐地嗅出海风中潮汐的信息。方家军占尽天时,占尽地利,利用潮汐,因地制宜地发挥战术优势。马背得天下的元军,往往水战受挫。

何氏子孙还将“澄江还清”的民间传说移植到泰不华身上,说泰不华就义沉江之后,江水变清三日。可见,在他们心中,喋血江涛的泰不华与传说原型南宋丞相杜范的地位是一样高大的。传说,只是历史的影子。但是,这些传说说明了何氏后裔忠义传家,以敬爱之心,来传颂着这位忠诚耿介,百年寂寞的英雄。

泰不华舍生取义,以死报国,文人士子纷纷以文哀悼,以达敬仰之情。从元末到清末,吊唁、哭祭的文章层出不穷。《宋文宪集》卷五载:“------泰不华之死于台,尤号杰然者也。”何乔新《椒丘集》卷八载:“------泰不华,其忠义尤表表。”刘基《诚意伯集》卷九《吊泰不华元帅赋》“世有作忠以致怨兮,曽不知其故。然怀先生之耿介兮,遭时命之可怜------”当年,担任浙东元帅府都事的刘基,以极其悲悯的笔调为泰不华“忠沉沉而不白”鸣不平。同时,对秉持朝政者给予了强烈的谴责。赋辞中还感叹“喟皇天之不祥”,深感元王朝已经病入膏肓,难以救药。

女诗人范秋蟾,黄岩南塘(今温岭)人,与方国珍亲戚。方国珍在黄岩王林洋战败元军,并戕杀泰不华。这位有血性的女诗人没有为方国珍赋诗,而是对泰不华的为国捐躯深表哀悼,写了一首《吊达普化元帅》的挽诗:“江头沙碛正交舟,江上人怀白战忧。力屈杲卿又骂贼,死先诸葛未封侯。波涛汹汹鲸横海,天地寥寥鹤怨秋。若使临危图苟免,读书端为丈夫羞。”诗中,她把泰不华比作不屈而死的颜杲卿(安史之乱中与安禄山作战殉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而把方国珍比作安禄山,可谓爱憎分明。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抗击割据势力和掠夺战争,都是值得肯定的正义爱国行为。

元朝史事笔记《辍耕录》卷十五,收录《吊四状元诗》:“空令太守提三尺,不见元戎用六韬。元举何如兼善死,公平争似子威高。”

即便数百年之后,清代士子仍然感怀泰不华的英勇气节,不断作诗礼赞。临海冯毓俊《滴水岩吊元泰忠介公》的“父老至今辉俎豆”一句,说明了人们对于英雄的持久崇敬。

最具台州地方文献价值的《台学统》,则将泰不华收录到气节门忠节目当中。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震动中国,亿万国人需要英雄引领、感召。江伯震等一批黄岩文人,向县令关钟衡提出募资重建年久圮废的崇节祠。当年,建祠五楹,并由担任宁波府训导的江伯震(青)在约二十米高的将军岩上,镌刻“元魏国公忠介尽节处”九个大字。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破四旧”狂流中,崇节祠和泰不华墓冢等建筑难以逃脱被毁的厄运,这个祭祀忠臣、膜拜英雄的圣地沦为荒野。2007年,长塘村的老人们重建了泰不华墓。同时,临江建了一座将军庙。主殿祭祀方国珍四兄弟,副殿祭祀泰不华。尚存的一座年代久远的,刻有“敕封魏国公之龙位”的雕龙香亭,供于上位。仅有此物,才能说明这个庙宇的前世今生。

香火袅袅,曾经不共戴天的仇敌如今慈眉善目地端坐在了一起,共同接受信众的膜拜。浪花淘尽,前辈的信仰融进了当代人的血液。生长在澄江岸边的长塘村老人们惯看秋月春风,但凡是为国尽节的忠臣、保境安民的好汉统统敬为神祇,拿来祭祀,护佑一方康泰。

在中国民族的精神传统中,“忠义”是核心价值观之一。数百年来,人们口耳传承、代代相传,一直延续着对于泰不华的厚赞和敬仰。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引领。崇尚英雄、弘扬英雄气概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内容之一,在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今天,高扬英雄之歌同样是时代的需要。泰不华集忠臣与良将于一身,舍生取义,以死报国,我们可以在他的身上汲取到力量和慰藉!

百年前,钦加二品顶戴的浙江宁绍台道仪征吴引孙在《台州重建崇节祠记》中阐述了“忠义治世”的一个观点:“夫人臣能忠于所事,则朝廷尊,朝廷尊则天下治,天下治则百姓安,所以圣人设教必褒忠而重节以风世也。”这个观点,则说明了重建崇节祠的意义所在。同时,吴引孙还表扬了县令关钟衡“可谓得其意矣!”

《台州重建崇节祠记》对此地环境作过这样的描述:“石潭澄澈如镜,方塘大旱不涸。江边筑堤里许,杂植桃柳其上,舟行指点,俨如画图,为登临之胜处。”1936年秋,著名经济学家张友仁年轻时行舟于此,摄有一张风光照片。照片虽已漫漶,但还是能让人感受其景色的优美旖旎。黄岩历史学会会长张永生曾考证,唐门山(又名乌龟山)西麓有乌龟井,井水甘冽,久旱不枯。它与九峰铁米筛井、小南门外梅花井、方山下鲁神井、委羽山大有宫丹井等,均为黄岩古代名井。可惜上个世纪末附近办了化工厂,乌龟井的水质被严重污染。崇节祠、唐门双塔、摩崖石刻等组成了黄岩有名的人文景区,被称之为“双宝珠”。

令人叹息的是,百年前的美景胜地已经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厂房。这些铁皮瓦盖就的简陋厂房,紧紧挨着原本突兀高峻的将军岩和原本舒缓柔美的江岸。泰不华墓则被厂区包围,仅留下一片狭小的空间,像是被圈禁了的冷宫。2016年年底,长塘村委会主任虞广林用柴刀一路披荆斩棘,带领笔者拜谒了将军岩崖下凄凉孤寂的墓冢。墓冢上方的崖壁间,“元魏国公忠介尽节处”九个如斗大字辉映在如血的残照里,熠熠生辉,让人心旌云摇。

走过这里,有多少人会注意史诗般伟大的往事?邈远的追思,能否将历史辨识得更清晰一些?!这里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游览咏诗晚清学者王棻等文人士子雅集修禊之地。江风吹来,蔓枝婆娑。还有什么能刻进历史,刻进人心?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浸润人心、服务人民,增强城市软实力。“双宝珠”这个文化地标是黄岩文化的根基,也是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地。它可以赋予城市历史的厚重感和自豪感。

现在,“文笔”“文星”双塔重新耸立于唐门山上,让消失了半个世纪的乡愁得以慰藉。朱智勇先生用毕生的积蓄捐资150万,建造了乡愁之塔。这是他对于家乡最美好的缱绻,也为我们树立起了一个仰望的高度。

“双宝珠”这个形胜之地,何时才能恢复往日容颜呢?

 

 

 

参考文献:

何方形:《泰不华诗歌创作初探》

达应庚:《元代泰不华族源初探》

刘嘉伟:《元代多族士子圈的文学活动与元诗风貌》

·特木尔巴根:《元代诗人泰不华族属及其创作考略》等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