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公开 | > 区级有关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 区气象局 | > 通知公告 |
索引号: | 001008010002045/2019-66948 |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 区气象局 | 成文日期: | 2019-03-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黄岩区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2019年) | ||||||||||||||||||||||||||||||||||||||||||||||||||||||||||||||||||||||||||||||||||||||||||||||||||||||||||||||||||||||||||||||||||||||||||||||||||||||||||||||||||||||||||||||||||||||||||||||||||||||||||||||||||||||||||||||||||||||||||||||||||||||||||||||||||||||||||||||||||||||||||||||||||||||||||||||||||||||||||||||||||||||||||||||||||||||||||||||||||||||||||||||||||||||||||||||||||||||||||||||||||||||||||||||||||||||||||||||||||||||||||||||||||||||||||||||||||||||
|
||||||||||||||||||||||||||||||||||||||||||||||||||||||||||||||||||||||||||||||||||||||||||||||||||||||||||||||||||||||||||||||||||||||||||||||||||||||||||||||||||||||||||||||||||||||||||||||||||||||||||||||||||||||||||||||||||||||||||||||||||||||||||||||||||||||||||||||||||||||||||||||||||||||||||||||||||||||||||||||||||||||||||||||||||||||||||||||||||||||||||||||||||||||||||||||||||||||||||||||||||||||||||||||||||||||||||||||||||||||||||||||||||||||||||||||||||||||
黄岩区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2019年) 前 言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公益性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性公共服务范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黄岩气象事业在各级党委和政府一贯重视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气象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气象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手段不断丰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黄岩区气象局编写了《黄岩区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2019年)》。白皮书主要内容包括黄岩区2018年气候概况,黄岩区2018年度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黄岩区气象局提供的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内容、发布方式、发布时间、获取渠道等,以方便社会公众了解黄岩气象,及时获取各类气象服务产品,从而更好地为黄岩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气象服务。 一、黄岩区气象局历史沿革 1933年,省水利厅在黄岩境内设雨量站。1937年更改为黄岩县测候站。1945年中美合作所在徐山乡(今椒江朱家店)建立气象测报点(海门气象站前身)。同年8月黄岩气象站迁到海门济公坛(今东山公园)。1949年—1952年8月站址在海门商会路,1952年9月—1957年站址改在枫山北侧江边圩。1958年1月海门站迁至洪家镇杨庄,称黄岩县洪家气象站,1960年改为黄岩县海门气象服务站(气象部门直属)。1985年5月7日因洪家划归椒江市,改站名为:椒江市洪家气象站(基本站)。1986年10月1日,命名为椒江市洪家国家基准气候站(省内第一个国家基准站)。1987年9月10日起,由椒江气象台统一承担黄岩县的天气预报业务和服务。1988年11月15日,根据地方经济服务需要,黄岩县人民政府主动提出建站要求,经省、地气象主管部门同意,由地方政府投资筹建黄岩县气象站(地址在黄岩西江闸),1989年4月16日开始正式工作。1989年4月,黄岩撤县建市,更名为黄岩市气象台。1994年6月单列为黄岩市气象局(正科级),改由台州市气象局直接管辖(业务)。1994年12月黄岩撤市设区,改为台州市黄岩区气象局。1996年6月迁至东城桔乡大道314号灵通大厦六楼办公。2002年5月经区人民政府同意,迁至黄椒路原报社1—2楼为区气象局办公楼,2013年开始准备原址重建项目,迁至周边白鸽公司五楼办公。 黄岩区气象局实行台州市气象局和黄岩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和财务体制。具体职责包括:负责各项气象监测预警,并向社会提供公共气象服务;做好气候资源开发与保护,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社会防雷安全管理;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依法指导、监督、管理全社会的气象活动。千方百计满足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对千变万化气象信息的需求是黄岩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 二、2018年度气候概况 2018年东、西部代表站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偏高,降水量东部与常年基本持平,西部较常年偏多,日照时数与常年基本持平。“摩羯” 台风于8月12日以强热带风暴级在温岭沿海登陆,成为时隔12年再次登陆台州的台风,缓解了前期的干旱。秋末冬初,阴雨连绵,对秋收冬种影响较大。2018年低温、干旱、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先后影响,但其余时段天气尚可,气候条件总体利大于弊。 1、气温。本年度平均气温东部19.1 ℃,比常年偏高0.5℃。西部18.0℃,比常年偏高0.3℃。其中东、西部2、7、10月偏低,8月东、西部较常年持平,6月西部接近常年略偏低外,其余月份均较常年偏高。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东部7.4℃,西部6.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东部29.0℃,西部27.6℃。全年东部站年极端最高气温38.7℃,西部站年极端最高气温38.5℃(均出现在7月30日),根据自动站资料,全区年极端最高高桥41.0 ℃、院桥40.7℃、新前40.6℃(均出现在7月30日)。全年东部站年极端最低气温-3.2℃(出现在1月13日、2月6日),西部站年极端最低气温-5.1℃(出现在2月6日),根据自动站资料显示:年极端最低上郑乡大寺基-11.4℃、外金、白石-8.5℃(大寺基、白石出现在2月4日,外金出现在2月6日) 2、降水。年度总降水量东部1685.5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西部2270.2毫米,较常年偏多21%(394.8毫米)。东、西部1、7、8月较常年偏多;5、11月降水量东部略偏少,西部较常年偏高;6月降水量东、西部代表站与常年基本持平;其余月份较常年偏少。8月降水量最多,其中东部395.0毫米,较常年偏多25.5%(80.2毫米),西部505.1毫米,较常年偏多34.7%(130.0毫米)。 3、日照。年总日照时数为1690.2小时,与常年基本持平。 2、3、4、6、8、10月较常年偏多,9月与常年持平,其余月份均较常年偏少,其中12月日照时数55.6小时,较常年异常偏少60.3%(84.5小时)。 三、2018年度黄岩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1、东、西部气温分布不均 2018年我区东部有8个月的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年平均气温19.1℃,比常年偏低0.5℃,西部有7个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年平均气温18.0℃,比常年偏高0.3℃,东西部气温分布不均。 2、年初雨雪冰冻,交通受阻 受冷空气影响,2018年1月24至31日出现持续低温阴雨(雪)天气,受其影响,黄岩多条县道公路因路段积雪封道或全线交通管制,黄岩长决线富山路段发生3起道路交通事故。 3、2月初持续晴冷,农事活动受损 2月初以来我区持续晴冷天气,平均气温较近十年同期偏低5~6℃,主城区最低-3.2℃,大寺基-11.4℃,白石、外金-8.5℃,头陀-8.4℃,富山-7.7℃,-5℃以下有17个站,其中6日早晨最低温度达入冬以来最低(西部高山站外),加之2月初降水较少,对春花作物和蔬菜等农事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4、春季气温创记录,早入春 2018年黄岩入春偏早。春季(3~5月)东部平均气温19.1℃,较常年偏高2.1℃,西部平均气温18.2℃,较常年偏高1.7℃。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5、跨年度干旱,导致部分水库水位持续下降 继2018年雨量显著偏少后,2018年上半年雨日、雨量又持续偏少,导致江河、水库水位持续下降,梅汛降雨集中期后,长潭水库水位31.83米,较梅汛期控制水位仍偏低3.22米,库容率69.8%。 6、入梅晚,梅汛期短,梅雨量特少 2018年6月19日入梅,较常年偏晚9天,6月25日雨带北抬,梅汛期基本结束转为午后雷阵雨天气,梅雨不典型,梅汛期仅6天。期间仅有两次明显降雨过程,比常年梅汛降雨偏少,降水过程短时雨强大,空间分布不均匀。 7、6月底到7月初强对流持续多发,部分地区受灾重 6月底到7月初,多午后雷阵雨天气。强对流云团的发展,使我区出现大范围的短时暴雨、8~10级雷雨大风和局地冰雹的强天气。其中7月26日协理员上报黄岩南城街道出现冰雹,直径约1.5cm,持续3分钟。 8、时隔12年台风再次登陆台州 0509“麦莎”、0515“卡努”登陆台州后,截至2018年已连续12年无台风正面登陆。1814号台风“摩羯” 于8月12日23时35分以强热带风暴级在温岭沿海登陆。 9、12月阴雨绵绵,阳光成为奢侈品 12月多阴雨天气,东部全月雨日16天,较常年偏多5.8天;西部全月雨日20天,较常年偏多10.6天。日照时数约55.6小时,是本世纪12月日照时数最低值,较常年平均偏少84.6小时。阴雨寡照的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0、多雷电活动,雷灾防范需重视 其中6月29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黄岩南城药山等村部分农田被淹,低洼区块普遍有少量积水,南城街道南洋村一农户家电表被雷击起火,15条10千伏线路短暂停运。 四、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介绍 (一)天气预报类产品 1.短期天气预报 每天08、16时共2次制作全区未来72小时天气预报、未来24小时温度预报和风力预报,可用时效为72小时。定时传送给广播电台等媒体播出,通过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微博、微信公众号、台州气象网站等媒体发布。16时发布的72小时天气预报通过农民信箱手机短信发布,并制作成电视气象节目播出,48小时天气预报通过第二天的《今日黄岩手机报》发布。 2.中期天气预报 每天08时、16时制作,内容为全区未来4-10天天气与温度预报, 通过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布。未来一周天气趋势预报每周一上午通过手机短信发布,内容包括天气与温度预报。未来一周天气概况预报每周一、五通过《黄岩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 (二)天气警报类产品 1. 天气警报 天气警报分台风类、降水类、气温类、雾霾类、其他类等五类十八种。分别为: (1)台风类:台风消息、台风警报、台风紧急警报。 (2)降水类:暴雨警报、大雪警报、暴雪警报。 (3)气温类:冷空气消息、强冷空气消息、寒潮警报、降温报告、低温报告、严寒警报、高温报告、酷热警报。 (4)雾霾类:浓雾警报、霾警报。 (5)其他类:大风警报、雷暴警报。 具体标准如下: 台风类警报 (1)台风消息:编号台风(热带风暴及以上等级热带气旋,下同)远离或尚未影响到预报责任区时,根据需要可以发布消息,报道编号台风的情况。解除警报时也可以用消息方式发布。 (2)台风警报:预计编号台风(热带风暴及以上等级热带气旋)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或登陆时发布警报。 (3)台风紧急警报:预计编号台风(强热带风暴及以上级别的)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本责任区时发布紧急警报。 降水类警报 (4)暴雨警报:预计未来24小时责任区一定范围内将出现暴雨及以上量级降水现象,对国民经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有较大影响。 标准:本站(或城镇指标站)或全区1/3以上乡镇指标站降水量≥50毫米/24小时。 (5)大雪警报:预计未来24小时责任区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林业有一定影响的降雪。 标准:本站(或城镇指标站)或全区1/3以上指标站(指标站至少1个,下同)降雪≥5毫米/24小时,或新增积雪深度5厘米以上。 (6)暴雪警报:预计未来24小时责任区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林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 标准:本站(或城镇指标站)或全区1/3以上指标站降雪≥10毫米/24小时,或新增积雪深度10厘米以上。 气温类警报 气温类警报原则上统一以本站为指标站。如警报范围指向特定高山区域时,则以其对应区域自动站为指标站。 (7)冷空气消息:预计冷空气南下将于48小时内影响本地,日平均气温或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6~8℃。一般适用于11月至次年4月。 (8)强冷空气消息: 预计冷空气南下将于48小时内影响本地,日平均温度或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8℃,且过程最低气温≤8℃。一般适用于11月至次年4月。 (9)寒潮警报:预计冷空气南下将于48小时内影响本地,日平均气温或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且过程最低气温≤5℃。一般适用于11月至次年4月。 (10)降温报告:强冷空气或寒潮已经开始影响本地,气温将明显下降,过程日平均气温或日最低气温降温幅度≥8℃以上,且过程最低气温≤5℃。 (11)低温报告:当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后,预计当地日最低气温≤0℃(山区≤-3℃),可能出现结冰、冰冻等天气现象,并对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12)严寒警报:当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后,达到以下条件之一:(1)预计当地日最低气温≤-5℃(山区≤-8℃);(2)预计连续三天及以上最低气温≤-3℃(山区≤-5℃),可能出现严重冰冻等天气现象,并对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3)高温报告:预计未来24小时当地日最高气温≥35℃。 (14)酷热警报:预计未来24小时当地将出现≥40℃的高温,或预计未来持续三天及以上将出现≥38℃的高温。 雾霾类警报 标准:本站(或城镇指标站)达到标准。 (15)浓雾警报: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并将持续。 (16)霾警报:预计未来24小时持续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24小时PM2.5平均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或PM2.5浓度大于350微克/立方米持续6小时以上。 其他类警报 (17)大风警报(除台风和雷雨大风外):预计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将出现≥6级且将持续2小时以上,或阵风≥8级。 标准:本站(或城镇指标站)或10%以上指标站达到以上标准。 (18)雷暴警报:预计未来12小时本责任区内将有明显雷电过程或伴有阵风8级以上的雷雨大风、小时雨强≥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冰雹、龙卷等强对流天气,或已经出现并将持续。 上述各类警报类预报通常随各时次短期天气预报传送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播出,同时通过乡镇显示屏、气象预警短信平台、紧急时通过村村通广播和手机短信全网发布。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当灾害性天气已经影响或可能影响我区一定范围时,根据天气形势发展态势,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内容包括发布单位、发布时间、预警信号名称及其等级、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情况、已经或将可能产生的影响、相应的防御指南等。 各类预警信号传送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播出,同时通过气象预警短信平、电子显示屏、农民信箱等发布。 注:我区预警信号分台风、大风、暴雨、暴雪、寒潮、低温、霜冻、道路结冰、冰雹、高温、干旱、雷电、大雾、霾14类。,根据各类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总体分Ⅳ、Ⅲ、Ⅱ、Ⅰ级四级标准(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具体种类与图标如下:
(三)气象监测类产品 1.气象要素监测信息 向公众提供的主要有全区范围内各时次降水、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常规气象要素和负氧离子、臭氧、大气成分等环境气象要素的监测信息,上述监测产品信息均采集自全区各气象站点观测记录。公众通过黄岩天气微信公众号、台州气象网站获取常规气象要素观测信息,信息每小时更新。 2.卫星遥测信息 上级下发的气象卫星资料主要是风云二号系列卫星资料,公众可以通过黄岩天气微信公众号、台州气象网站获取风云二号卫星云图。该云图信息正常情况下每半小时更新一次,供随时查询。公众也可查看该云图的动画播放,以更好了解大气云团动态。 3.气象雷达监测信息 台州多普勒气象雷达基本反射率图及浙江雷达拼图。公众可以通过黄岩天气微信公众号获取该资料。该雷达图信息正常情况下每6分钟更新一次,供随时查询。 4.台风监测信息 跟踪监测每个台风自生成到消亡的整个过程定位动态情况。台风自编号后,每小时进行一次台风定位,包括台风中心位置、强度、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等;台风登陆或已经影响我区时,每小时增加台风风雨影响实况监测信息。 注:根据《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热带低压每天进行00、08、12、18时8次定位;台风中心位置进入48小时警戒线前,每天进行00、08、12、18时(世界时,下同)4次定位,进入48小时警戒线后则每天进行00、03、08、09、12、15、18、21时8次定位。当台风中心位置进入24小时警戒线后,每天进行逐小时的24次定位。 在预测台风可能对我区产生影响时,通过电视、广播、显示屏、大喇叭、气象短信等发布台风监测信息。 (四)专题气象服务类产品 1.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产品 在中、高考、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之前,分析预测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的天气趋势,提供相应建议,通过报纸、短信等向公众或用户发布。 2.农业气象产品 (1)农业气象月报 分析全区上一月天气气候概况、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监测情况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当前主要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同时根据本月天气趋势预测,提供相应农事建议,对于农业生产安排部署具有参考意义。农业气象月报在每月5日前发布。 (2)作物关键生长期气象条件分析 根据我区农业产业情况和气象条件,分析几个主要作物生长期的气象条件对作物该生长阶段的影响等,目前主要有杨梅、柑橘、番茄、枇杷等作物的关键生长期气象条件分析,该产品对我区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3)农用天气预报 根据未来一旬天气预报及当前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分析未来七天气象条件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关的农业生产建议,在重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增发此产品。 (4)专题农业气象服务 根据我区春播、秋收等农事关键期内的柑橘、杨梅、水稻、番茄等种植情况,适时发布该时段内的天气气候实况与趋势预测,分析天气气候对当前农作物生长的利弊影响,并提出相应农事建议。 3.气候评估服务 (1)年度主要气候事件 黄岩区气象局每年1月底到2月初发布年度主要气候事件,内容为上一年度对全区产生严重影响的主要气候事件的强度、影响、对农业生产、电力、水利等主要行业的影响。该产品通过黄岩天气微信公众号向公众发布。 (2)重要天气(气候)公报 黄岩区气象局在每次重大气象灾害过程结束后发布重要气候公报,影响时间较长时,在气象灾害影响过程中发布,内容为该重大气象灾害影响过程的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对相关敏感行业的影响程度分析评估等。该产品通过黄岩天气微信公众号向公众发布。 (3)气候公报 分析全区上一月(季,年)的天气气候概况、气候条件及对各行各业的影响等,同时根据本月(季,年)天气趋势预测,提供相应建议。月度气候公报在每月5日前发布,季度气候公报在3月、6月、9月和12月的7日前发布,每年1月底前发布上一年的气候公报。该产品通过黄岩天气微信公众号向公众发布。 4.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 当预报有强降水天气出现时,启动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系统,由气象部门和区自然资源分局根据降水、地质环境等情况,联合制作全区范围内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可能性大小的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该产品根据预报等级和实际情况通过气象短信预警平台、电视气象节目等向有关部门和公众播出。 5.城市环境气象预报 紫外线指数预报,每天08时、16时制作黄岩区未来24小时紫外线指数等级预报及相关防护措施建议。该产品通过黄岩天气微信公众号向公众发布。空气质量预报,每天16时制作黄岩区未来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等级预报,该产品通过黄岩天气微信公众号向公众发布。 6.生活气象指数预报 每天08时、16时制作与公众健康、生活等密切相关的生活气象指数预报,包括:人体舒适度指数、穿衣指数、晨练指数等。以上产品均通过黄岩天气公众号向公众发布。 7.保险等气象专题服务 针对农业政策性保险、企业保险、居民保险等用户,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开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气象实况证明材料。用户如有需要开具气象证明,可登陆浙江气象网的气象证明栏目进行网上申请,或至区行政便民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以及乡镇气象工作站办理。 (五)气象科普 1.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黄岩区气象局每年举办“3.23”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通过分发气象宣传资料,广场宣传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气象科普知识。 在“5.12”防灾减灾日期间,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广场活动,讲解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需求,指导群众如何应对气象灾害。 2.气象协理员培训 每年对全区19名气象协理员、500多名气象信息员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为气象基础知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3.气象科普书籍 下发的气象科普宣传书籍有《台州气象科普宣传手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明白卡》、《浙江省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手册》、《气象信息员知识读本》、《气象知识》、《农村气象灾害避险指南》、《雷电灾害知识及防御手册》等。 4.社区、乡镇气象宣传栏 近年来,通过防灾减灾标准乡镇(街道)和示范社区(村)建设,黄岩区气象局逐步在乡镇、社区、村建立了一批气象知识宣传栏,宣传内容主要是各类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等。 (六)获取渠道 1.广播电台 黄岩区广播电台每天播发最新气象信息,包括短期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重大天气过程预报时启动气象预警信息自动广播系统,通过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大喇叭等向广大农村用户发布。 2.电视 黄岩有线台、黄岩无线台两个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电视气象节目,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在新闻节目中播出相关报道,遇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在接收到区气象台发出的预警信号后15分钟内插播。 3.手机短信 每天通过农民信箱手机短信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及时发送天气预报短信。 4.手机报 《今日黄岩手机报》每天刊发本区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产品;遇重大天气过程以新闻稿件形式发布天气趋势预测信息和服务提醒。 5.电子显示屏 分布于全区各乡镇的20多块气象电子显示屏发布本辖区短期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科普知识、农事信息等。 6.微博 每天通过新浪微博向社会公众及时发送天气预报,遇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在新浪、腾讯微博更新发布。 7.微信 每天通过黄岩天气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及时发送天气预报;遇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在微信群更新发布。 五、黄岩区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目录(共三大类,22种) 第一类 媒体气象服务产品(16种)
第二类 专题气象服务产品(2种)
第三类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3种)
服务承诺 工作使命: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发展理念:民生气象、现代气象、社会气象、和谐气象。 服务宗旨: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 公众参与 公众可选择以下几种方式,对我局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事项进行咨询、投诉或提供相关建议: (一)拨打我局投诉电话:84276911 (二)发邮件至我局电子邮箱:hyj96121@126.com 附件: 黄岩区气象服务专业术语说明 黄岩区气象服务专业术语说明 1、常用气象术语(标准与等级) (1)降水量。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积聚的深度,规定以毫米(mm)为计量单位。降水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气象学上经常使用雨量等级或雪量等级来描述降水强度,具体见下表(单位mm)。 雨量、雪量等级表
(2)风向、风速。天气预报中所说的风是指标准观测场内风塔上离地10米高处所测得的风向和风速。风向是指大气气流相对于地表面运动的方向。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在陆地上,一般用16个方位来表示风向(见右图)。风速是指空气在水平方向运动的速度,以米/秒(m/s)为计量单位。为便于使用,把风速按一定量级区间划分为风力等级。
风力等级用语表
(3)气温。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标准观测场内百叶箱中距地面 1.5 米高处所测得的温度,它与露天下或室内测得的温度是完全不同的,单位为℃。气象上常用的有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算术平均值;最高气温是指某一时段内气温的最高值;最低气温是指某一时段内气温的最低值。 (4)能见度。指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的轮廓和形体的最大水平距离。 (5)雾。指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 km以下的天气现象。 雾的等级划分标准按《雾的预报等级》国家标准(GBT 27964-2011)执行。按水平能见度大小划分如下表:
雾等级用语表
(6)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km。 根据《预报司关于增加雾霾等级预报编码及增发国家气象中心霾落区指导预报的通知》(气预函〔2014〕3号),分为霾、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按水平能见度大小划分为: 霾等级用语表
(7)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的总称,民间俗称为台风。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8),按低层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速大小,热带气旋分为6个等级,具体如下表。 热带气旋等级用语表
2、常用天气预报范围用语 个别地区:指定业务责任区(面积)范围内小于5%的区域。 局部地区:指定业务责任区(面积)范围内小于10%的区域。 部分地区:指定业务责任区(面积)范围内有10%~30%的区域。 大部分地区:指天气现象出现范围大于责任区(面积)50%区域。覆盖全责任区时,即为全地区(全区域)。 3、天气预报时间用语含义 时间一律以北京时为准,以北京20时为日界。 白天:08~20时 夜间、晚上:20~08时 前半夜、上半夜:20~24时 后半夜、下半夜:00~05时 上午:08~12时 下午:14~18时 早晨:05~08时 中午:11~13时 中午前后:10~14时 午后:13~15时 傍晚:17~19时 傍晚前后:16~20时 4、气象意义上的四季划分 气象上采用气温值为标准来划分四季,按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以1981-2010年多年平均气象资料为基准,黄岩区四季划分标准如下: 入春:出现连续五日滑动平均气温≥10℃,则为入春,其首日为春季首日,平均入春首日为3月22日。 入夏:出现连续五日滑动平均气温≥22℃,则为入夏,其首日为夏季首日,平均入夏首日为6月10日。 入秋:出现连续五日滑动平均气温<22℃,则为入秋,其首日为秋季首日,平均入秋首日为9月26日。 入冬:出现连续五日滑动平均气温<10℃,则为入冬,其首日为冬季首日,平均入冬首日为12月5日。 5、黄岩气候概况及常见的气象灾害 黄岩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受海洋水体调节和西北高山对寒流的阻滞,境内夏少酷热,冬无邪寒,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水热资源适宜柑桔、枇杷、杨梅等喜温果木和稻、麦、油菜等三熟制作物生长。 日照。全区年均日照时数1726.0小时。受阴、雨、雾天气影响,年际变化较大。在各月分配上,夏季各月日照多,冬季较少。 气温。东部年平均气温18.6℃,西部17.7℃,年际变化不大。自东向西递减。西北部山地低于17℃。全年各月气温,1月最低,7月最高。 初霜日平均为12月1日,终霜日平均为3月12日,无霜期平均263天。 降水。年降水量平均东部1710.2毫米,西部1898.4毫米。根据我区的地形特征,自东向西递增。年降水日数平均东部161.1天,西部173.7天。年内降水有两个明显的雨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历时1个多月的梅汛期;7月到9月为台汛期,历时1个多月,为台风主雨期。6-9月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量的一半以上。地域分布,以括苍山东南侧长潭水库周围山区为最多,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四季特征。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炎热多雨,为热带气候特征。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天气温凉,具亚热带气候特征。气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与22℃之间为春秋季。 常见灾害。黄岩地貌丰富,西部山区、中部丘陵、东部平原,气象灾害种类较多,空间分布地域差异较大。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而且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是浙江省的气象灾害多发地区之一。台风、暴雨洪涝、大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生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也较为严重。对我区影响最严重的还是暴雨洪涝(梅雨洪涝)、台风、干旱、暴雪、高温热浪等灾害。近年来,随着强对流天气的增加,暴雨、大风和雷电造成的灾害也越来越严重,并且由于气象原因引起的气象次生灾害也有所增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