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黄岩 > 史海钩沉

曾铣籍贯和生年考证
发布日期: 2019-03-21 14:34   来源: 黄岩区 字体:[ ]


 

曾铣,字子重,号石塘,嘉靖八年(1529)进士。初授福建长乐知县,后升任监察御史,巡按辽东。平定辽阳、广宁、抚顺兵变后,擢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三年后,改抚山西,官至兵部侍郎。嘉靖二十五年(1546),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提出“复套”主张,因政治斗争被诬入狱,嘉靖二十七年(1548)被杀。隆庆初年,平冤昭雪,追赠兵部尚书,谥襄愍。万历中期,神宗皇帝应御史周磐之请,为曾铣建祠纪念。

作为明朝中后期著名军事家、封疆大吏,其抗击蒙古史迹载之诸多史籍,更因“复套”议案遭诬陷被杀而常为后之史家提及。但笔者发现,对于曾铣的许多问题,或因史家各抒己见,或因传抄者的纰漏,却存在颇多的分歧与争论,至今悬而未决。就曾铣的籍贯与生年而言,古今相关文献与著作所述,往往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籍贯

 

关于曾铣的籍贯问题,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1. 江都或扬州人

此说以官修正史《明史》等为代表,江苏扬州、曾铣曾为官的辽东、山西和陕西三边地区的大多数地方志书一般均持此说。

《明史·曾铣传》记载:“曾铣,字子重,江都人。”[1]5386明人的著作中也多处提到曾铣籍贯,如纪传体史书名山藏记载为江都人[2]李诩的笔记《戒庵老人漫笔》卷五《曾石塘武略》记载为“直隶江都人”。万历年间凌迪知所撰的《万姓统谱》则记载为扬州人[3]

清代乾隆《大清一统志》和《江南通志》也持此说。乾隆《大清一统志》记载为“江都人”。[4]乾隆《江南通志》有两处记载曾铣籍贯,一处为“扬州人”,[5]另一处为“江都人”。[6]

扬州地方志书,如嘉靖《惟扬志》[7]、万历《扬州府志》[8]等均认为曾铣是“江都人”。

曾铣曾巡按辽东、巡抚山西,该地大多数地方志书也认为曾铣是江都或扬州人。如明人修的《辽东志》记载为直隶江都人[9]。明人李辅修的《全辽志》两处提到曾铣籍贯,一处说“扬州江都人[10],另一处说“直隶江都人[11]明人刘效祖修的《四镇三关志》也两处提到曾铣籍贯,一处说“扬州江都人[12],另一处则说“直隶扬州人[13]。康熙《辽阳州志》也说其是“江都人”[14]

曾铣曾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该地区的地方志也大多说其为“江都人”,如雍正《山西通志[15]雍正陕西通志[16]乾隆《甘肃通志》[17]均记载:“曾铣,字子重,江都人。

明朝时期,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后改称京师,永乐初年复改南京),以应天等府为直隶。永乐初年迁都北京后,又称直隶于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直隶于南京的地区被称为南直隶,简称南直。扬州府是洪武年间的直隶属府和永乐以后的南直隶属府,江都县则为扬州府治所在,所以上述志书所记载的曾铣籍贯“江都”“扬州江都”“扬州”“直隶江都”“直隶扬州”实指同一地区,准确到县级行政单位应为“南直隶扬州府江都县”。

以上众多史志均记载曾铣是江都或扬州人,甚至于曾铣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下狱时,锦衣卫镇抚司提审,也自供自己“系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18]。曾铣为江都或扬州人似乎已是确证无疑的了。

2. 黄岩人

此说以曾铣的同僚和同时代人为代表,浙江、特别是台州的地方志大多以为曾铣是黄岩人。曾铣同时代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秦鸣夏(浙江临海人)在《送大中丞石塘曾公巡抚山东序》说:公,吾浙黄岩邑人。[19]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雷礼撰有国朝列卿纪》,在卷之百二十六“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尚书侍郎都御史年表”中记载其籍贯为“浙江黄岩人”,在同卷之“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尚书侍郎都御史行实”中更详细地记为“浙江台州府黄岩县人”[20]。曾铣曾巡抚山东,其地的道光《济南府志》记载其为浙江黄岩人[21]另外,雍正《浙江通志》也认为曾铣是黄岩人[22]

上述史籍,虽然观点不一,但除江都或扬州,及黄岩外,再无别处提及。由此,可以断定曾铣之籍贯必与此两地有着莫大的关联。

明人欧大任和唐鹤征认为:曾铣现籍扬州,祖籍黄岩。欧大任在《欧虞部集十五种》中记载:“曾铣,字子重,江都县人。其先浙江台州黄岩人也。”[23]明人唐鹤征《皇明辅世编》认为:“曾铣,字子重,其先浙之黄岩人,高祖仁政,徙居扬州。”[24] 585他们认为曾铣祖上为黄岩人,后迁至扬州居住,其遂生于扬州。

但更多的人则倾向于曾铣原籍黄岩,后入籍江都。廖希颜所修的《三关志》记载:“曾铣,直隶江都籍,浙江黄岩人。”[25]清人陶元藻在《全浙诗话》一书中认为:“铣号石塘,江都籍,本黄岩人。”[26] 万历《黄岩县志》“皇明科第”条载:“曾铣,寓扬州,应天中式。”[27] 相较于欧大任与唐鹤征,廖希颜与曾铣一度同僚(曾巡抚山西时,廖任山西按察司副使),而明万历年间相去曾铣所处年代不远,且为方志“皇明科第”条所载,所以曾铣生于黄岩,后寓居扬州这种说法更加可靠。

曾铣因何寓居扬州呢?台州地方志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嘉庆《太平县志》载:“曾铣,字子重,号石塘,祖居松门南城外,又尝徙黄岩之苍头街。父贾而贫。铣自少从客至扬州,遂以江都籍登进士第。”[28]243光绪《黄岩县志》记载更为详明:“曾铣,字子重,号石塘,世居苍头街曾家巷。父贾而贫,与江都商者善。铣年十二,丰神俊异,命题,即能警对。商谓其父曰:‘此子后必大贵’。商将别去,其父惫甚,遂以铣托商。携至江都,延师督课,弱冠登嘉靖己丑进士。”[29]1395喻长霖等人在编纂《台州府志》时,考证了各种史料后认为:曾铣,字子重(《明史》本传),号石塘,黄岩人(秦鸣夏《送序》)。父某,贾而贫,与江都商者善。铣年十二,丰神俊异,命题即能警对。商与其父曰:‘此子后必大贵。’其父遂以铣托携归,延师课之(《康熙志》)。故占江都籍(《三关志》)。[30]民国《黄岩县新志》认同此说[31]

根据上述地方文献,就曾铣的早年活动可以梳理出一个大概来,即曾铣祖籍温岭松门,故其号石塘,后其祖徙居黄岩,曾铣遂出生于此,生活到12岁,因家里贫穷,被其父托付给经商的好友,带到江都,遂占籍江都,并在此考中举人、进士。

出生于黄岩,12岁后又长期居住于扬州,此种身世,到底是哪里人?确实很难界定。也难怪有些古籍记载前后抵牾,自相矛盾。如明代王圻所撰的《续文献通考》有两处提到曾铣籍贯,一处说:“兵部侍郎赠尚书曾铣,浙江黄岩人。”[32]另一处却说:“曾铣,扬州府人。”[33]又如嘉庆《大清一统志》5处提到曾铣籍贯,其中卷五十七、卷一百三十五、卷二百二十六3处均载:“曾铣,江都人。”卷九十八载:“曾铣,浙江黄岩籍,江都人。”卷二百九十八又载:“曾铣,字子重,本江都人,世居黄岩。”[34]《大清一统志》实际编纂者众多,最后由主纂者拼凑而成。不同的编纂者因为依据不同,或因考据不周,或干脆存疑,所以导致5处记载3种说法共存的状况。

其实,笔者认为曾铣的籍贯问题并不是无法厘清的。首先,要理解明朝籍贯的含义和户籍制度的特点。明朝籍贯的含义与现代籍贯的概念并不一致。明人所说的“籍”以及“原籍”“祖籍”“本籍”等词汇,含义比较复杂,有时指“役籍”(如民籍、军籍、匠籍等),有时指“乡贯”。而“贯”以及“乡贯”“贯址”“祖贯”“原贯”“本贯”等词汇,含义比较明确,绝大多数场合都是指祖居地,也有可能是“占籍”地。至于“籍贯”一词,有时是并指役籍与乡贯,但更常见的是单指乡贯,必须根据上下文判断。明代的户籍制度比较严格,除宗室等特殊人户外,都应当编入相应户籍册。明代文献中,对于原初入籍之地,习称“原籍”“本籍”“祖籍”,而入籍他处则称为“占籍”“著籍”“附籍”。明代人户的著籍情况比较复杂,大致有以下类别:①州县单籍;②卫所单籍;③因起赴役地形成双籍;④因自由迁移形成双籍[35]。下面以解决曾铣籍贯最有说服力的史料《嘉靖八年进士登科录》为例来说明。登科录记载:“曾铣,贯直隶扬州府江都县军籍,浙江黄岩县人。”[36]1670进士登科录是曾铣自报家门的原始档案资料,再综合其他曾铣籍贯资料,笔者认为曾铣原籍为浙江台州府黄岩县,占籍南直隶扬州府江都县,役籍为军籍。

其次,要结合明朝科举考试的规则。科举考试是明代审核籍贯最为严格的领域。原因是明代的乡试是按布政司为单位举行并有规定的解额,会试则分南、北、中三个地域按既定比例录取,为防止因“冒籍”而影响地域公平,所以要求考生开报籍贯并严加审核。因此,在江都就读并定居的曾铣,如不入籍江都,就必须回原籍考试,这就是典型的古代版的“考试移民”。至于个中原因,史料阙如,笔者也就没有必要妄加猜测和演绎了。

综上所述,曾铣是浙江台州府黄岩县(现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是不争的事实。而持“曾铣是江都或扬州人”说者把占籍作籍贯,是有偏颇的。

只不过,曾铣12岁之后便长期居住于江都,并在此度过青少年时光,及至其殒后,其子孙亦世代定居于此。因此,曾铣下狱之时供称自己“系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而当地人及不明就里考证不详者称其为江都或扬州人,于情于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生年

 

至于曾铣的生年,史料并无确切记载。今人的研究有三种说法,现罗列如下:

1. 1509

201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于龙的硕士论文《明朝洪武至嘉靖年间河套问题研究》、2014年中南民族大学宋星河的硕士论文《曾铣闽辽治绩研究》均持此说。其依据为光绪《黄岩县志》记载:“弱冠登嘉靖己丑进士。”[29]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嘉靖己丑年即嘉靖八年(1529)曾铣20岁,据此推算,曾铣生于正德四年,即公元1509年。光绪志这种说法只是孤证,也没有注明出处,更没有其他史料的佐证。况且此后修纂的《台州府志》和民国《黄岩县新志》均没有采信曾铣弱冠中进士之说,说明后来的修志者并不认同。

2. 1500年1月18日

2015年内蒙古大学刘春媛的硕士论文《曾铣边政活动研究》持此说。其依据为《嘉靖八年进士登科录》中的曾铣履历:“曾铣,贯直隶扬州府江都县军籍,浙江黄岩县人。府学生,治《易经》。字子重,行四,年三十一,十二月十八日生。曾祖,祖宏,父辅。嫡母赵氏,生母张氏。具庆下。兄锦、铨。娶陈氏。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三名,会试第二百二十七名。”[36]1670就是说嘉靖八年(1529)曾铣中进士时为31岁,其生日为十二月十八日。据此,曾铣应该生于弘治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按《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计算,弘治二十年十二月初一日为公元1500年1月1日[37]613,由此推算,曾铣应生于公元1500年1月18日。进士登科录属于原始档案资料,由此得出的结论理应是比较可靠的,但仍是孤证。

3. 1499

2000年吉林大学李洪权的硕士论文《评曾铣之死》持此说。此篇论文没有指出具体的史料依据。笔者推测,史料依据依然是《嘉靖八年进士登科录》,作者只将曾铣生年弘治十二年简单推算为公元1499年。殊不知弘治二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500.1.1)以前属于公元1499年,曾铣的生日却在弘治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应为公元1500年1月18日,这就犯了中西历日换算简单化的错误。

近年来,笔者在曾铣研究过程中一直留心于其生年史料的搜集,查得无名氏整理的《兵部问宁夏案》一书中有一段曾铣年龄的资料:“查得先该锦衣卫镇抚司打问得犯人曾铣供:年伍拾岁,系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18]该文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锦衣卫镇抚司提审曾铣时其自供状,属于当时人摘抄兵部档案整理的重要史料。这一发现,让笔者眼前一亮,即与《嘉靖八年进士登科录》中的曾铣履历进行比对。曾铣下狱并被杀害的时间是嘉靖二十七年,时年50,倒推至生年刚好是弘治十二年,结果与进士登科录完全吻合。由上述两段史料完全可以断定,曾铣出生于弘治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即公元1500年 1月18日确凿无误。

 

参考文献:

[1]明史·曾铣传(卷204)[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何乔远.名山藏·臣林记·嘉靖臣六[M].

[3]凌迪知.万姓统谱(卷57)[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乾隆大清一统志(卷37)[M].

[5]乾隆江南通志·选举志·举人四(卷128)[M].

[6]乾隆江南通志·人物志·宦绩六(卷144)[M].

[7]盛仪.嘉靖惟扬志·人物志上(卷19)[M].

[8]万历扬州府志·人物志上·科目·皇明甲科(卷15)[M].

[9]任洛,等.辽东志(卷5)[M].

[10]李辅.全辽志·宦业志(卷4)[M].

[11]李辅.全辽志·官师志(卷5)[M].

[12]刘效祖.四镇三关志·才贤考·辽镇才贤·勋劳[M].明万历四年刻本.

[13]刘效祖.四镇三关志·职官考·辽镇职官·文秩[M].明万历四年刻本.

[14]镳,施鸿.康熙辽阳州志·名宦志(卷21)[M].

[15]雍正山西通志·名宦三(卷85)[M].

[16]雍正陕西通志·名宦二(卷51)[M].

[17]乾隆甘肃通志(卷27)[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兵部问宁夏案[M]玄览堂丛书初辑第十八册.台北:正中书局,1980.

[19]秦鸣夏.送大中丞石塘曾公巡抚山东序[M]李时渐.三台文献录(卷11).

[20]雷礼.国朝列卿纪(卷126)[M].

[21]道光济南府志·秩官(卷25)[M].

[22]雍正浙江通志(卷132)[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欧大任.欧虞部集十五种·广陵储王景赵朱蒋曾桑朱宗列传[M].清刻本.

[24]唐鹤征.皇明辅世编(卷6)[M].台北:明文书局,1991.

[25]廖希颜.三关志·官师考·巡抚条[M].

[26]陶元藻.全浙诗话(卷33)[M].清嘉庆元年怡云阁刻本.

[27]万历黄岩县志[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28]嘉庆太平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 浙江府县志辑(第50 册).上海:上海书店,1993.

[29]光绪黄岩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编辑组: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30]喻长霖.台州府志·人物传四(卷103)[M].

[31]民国黄岩县新志·人物传(第23编)[M].

[32]王圻.续文献通考·谥法考(卷151)[M].明万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

[33]王圻.续文献通考·舆地考(卷232)[M].明万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

[34]嘉庆大清一统志[M]. 四部丛刊续编景旧钞本.

[35]高寿仙.关于明朝的籍贯与户籍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5-35.

[36]陈文新,何坤翁,赵伯陶.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中)[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7]方诗铭,方小芬.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