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黄岩 > 史海钩沉

有关徐国后期历史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日期: 2019-03-21 14:32   来源: 黄岩区 字体:[ ]


 

公元前512年,吴国率大军攻徐国,徐国兵败,徐王率臣民打着先祖徐偃王的旗号,分散南逃,其中王室一脉逃至浙江台州黄岩境内的大唐岭下(今属温岭大溪镇),见这里气候温和,四周有险可守,这个流亡政府在这里建王城,设祭坛,按故国的构建模式生活,又生存了三百多年。直至汉惠帝三年(前192),东瓯国兴起,这个传奇式的邦国才被兼并,算是彻底消亡。徐国流亡政府(可称后徐国)在台州这方土地上生存达300多年的历史,在各种史籍中均被疏漏,这是史学界的一件憾事,今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徐国与徐偃王

 

    上古史记,徐国是东夷有名的“邦国”,建于夏朝,前期历夏、商、周三朝,共44代,活动时间1500多年。

    《春秋左氏传》载,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他的品行也很高尚,禹晚年想把王位禅让给他,伯益谦让不肯受,禹的儿子启却乘机夺了王位,建立了夏朝。从此,中国历史上结束了“传贤不传子”的禅让制度,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竹书纪年》记,“益干启位,启杀之。”据传夏启六年,启杀了伯益。启杀伯益的事,历史上有好多的版本,但伯益被启所杀,是公认的定论。启担心杀伯益的事会失去民心,又隆重举葬了伯益,并封他的第二个儿子嬴若木于徐(江苏徐州一带),这是徐国之始。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邦国,犹如后来的诸侯国,徐国是东夷(今安徽东部与江苏北部)较强盛的邦国。历代的国君大多是贤明之君。到了商朝末期,徐国的疆域不断扩大,国力也越来越强盛。后来由于徐君反对西周伐商,又对周公摄政之事有非议,从周公旦开始,西周与徐国经常发生冲突和战争。徐国兵败,活动的范围渐渐南移至洪泽湖边上。

    史书记载,西周中后期,徐国的王位传到徐偃王。据传,徐偃王名诞,生于周昭王年间,他出生时,因胞衣不破象个肉球,家人均恶之,视为不祥,弃于荒野。有位老婆婆捡过剖开一看,是个异常可爱的娃娃,便抱回家抚养,这孩子左手掌纹透出一个“偃”字,右手掌纹透出一个“王”字。后来,偃王归宗,二十岁继承王位。他大行仁义,高行懿德,古道可风,深受民众拥戴,历史上评价极高,徐国的民众都以徐偃王为荣耀。当时周王朝都城的城周只有九里,徐国王城的城周却有十二里,疆土发展到500里。据《韩非子》记,东夷诸国都很尊崇徐国,朝贡者达三十六国。

    徐国的强盛引起周王朝的担忧,周穆王以徐国逾制建王城等为由,命楚国伐徐。徐偃王怕战争会给民众带来伤害,不忍看到尸横遍野、生灵涂炭的悲惨局面,于是携子民弃国而走,居于彭城武原东山(江苏邳州西北徐山)。楚王仍不放过,一路追杀,徐偃王只好与民众分散逃奔,他率一批子民从海上南逃到浙江宁波地带,在追兵的紧逼下,徐偃王仰天长叹:“吾赖于文德,不明武务,以至于此。”他认为周王朝追杀目的是自己,只要牺牲自己,大批的徐国子民就能幸免于难,于是抱玉投水而亡。民间传说他成了水神,好多地方民众奉他为“泗洲大圣”。

据史料记载,周共王时,迫于社会的舆论,又封徐偃王的次子宝宗为爵,仍置都于彭城(江苏徐州),继续治理徐国。不久,徐国又迁回洪泽湖边上,但国力已非常衰弱了。

 

寻踪“徐偃王城”

 

周敬王八年(前512)冬,吴国北伐徐国,徐国位于江淮泗水一带(江苏洪泽湖边上),地势低洼,吴军从上游放水淹没,徐国兵败,徐君章羽披散头发,脸上刺青,绑了自己,领着妻子跪吴王面前,愿意自己以死相谢,恳求保留国土与民众。吴王不许。徐君无奈,率臣民打着先祖徐偃王的旗号分散南逃。徐偃王是社会影响很大的仁义之君,历代均奉为品行高尚的典范,徐国民众都以他为荣,将他作为“共用名”,并以故国的国名为姓。各种史籍记载:徐国亡。

其实,徐国并没有消亡,徐国宗室与一支臣民浮海南逃到浙江台州黄岩境内的大唐岭下,见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海上交通方便,四周有险可守,进可攻退可守,天然形势很是优越,于是选中这里为自己生息之地。他们按故国都城的模式,在大唐岭南麓建王城,筑祭坛,定居下来。他们的组织体系仍与故国相同,君臣奋发图强,垦荒辟野,渔猎耕种,发展农业生产。

吴国吞并徐国后,仅二十多年,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又乘胜率军北渡淮水,东夷诸国的疆土大多归于越国.越王勾践并在徐州会盟齐、宋、鲁、滕、晋、薛等诸侯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位霸主。当时越王无暇顾及台州湾一带的蛮荒地域。这给徐国君民提供了极好的生存空间。他们从文明地域迁来,也把中原的文明植根这里。

民国《台州府志》记:“徐偃王城在黄岩县东三十里大唐岭东。”两个东字都应改作南字,乃古人撰文之误。明《万历黄岩县志》记:古城在县(黄岩)南三十五里大唐岭东(南),外城周十里,高仅存二尺,厚四尺,遗隍断堑,隐约可稽。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台阶崇一十四级,上有乔木可数十围。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其东偏有偃王庙。又南五里,有叶、鲍两将军庙。或谓偃王之将云。

徐偃王城遗址位于今大唐岭南麓的里宅村与大岙村之间,是上古时期徐国议政务定国策的政治中心,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6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今尚有几处土筑城墙残迹,东城墙残垣长约三十米,西城墙残留长约八十米,高二米,宽约四米。南边的部分城堡残阙尚依稀可辨。据发掘资料介绍,整个城址文化层堆积约近二米厚。南城墙的基址上层为秦汉时的器物,下层为春秋战国时的遗址。古城中心略偏西有一块约8000多平方米的台地,高出地面一至二米不等,据传是宫殿的基址。20029月,经考古勘查,下层出土的不少板瓦、筒瓦的瓦片及东周印纹硬陶片等等遗物,均是战国时期的,这与黄岩各种方志的记载大多吻合,村里的高龄老人对洗马池与九曲池尚能说出个大概。今“偃王庙”于故址重修。

“徐偃王城”确切的说法,是徐国流亡政府重新建置的“王城”。台州有的志书载是徐国遗民建的“行都”,这说法也不甚确切,南逃的徐国君民到这里建王城,筑祭坛,按故国模式定居生活了三百多年,这不能说是“行都”。

从中也透出讯息,这个流亡政府迁徙台州黄岩地域的人口具有相当的数量,如果是三五百人,就无须建王城了.这是史书记载黄岩地域最早的一批北方移民,他们带来了的中原先进的文化、科技、民俗,与台州黄岩本土的民众融合,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也提升了台州地域的文化品质。

明代沈守正写有《咏偃王城》诗

漠漠孤烟山上横,  行人说是偃王城。

百年仁义将何用,  九地流连恨未平。 

故垒历朝看鹿走,  荒基无岁不牛耕。

徐山石室今奚似,  旧楚依然春草生。

从台州黄岩徐偃王城及路桥小人尖祭坛等处考古资料发现,徐国为吴所败后,因越国与吴国有隙,大多的徐国国民分散向当时越国地域奔逃,或许寄希望能得到保护,徐国好多民众逃往到浙江的嘉兴、湖州、龙游、衢州及舟山等地。也有部分逃往江西靖安等处。徐国的宗室与主流队伍逃到台州黄岩并定居于大唐岭南麓,他们仍以邦国的构建模式生活,这实质是徐国的延续,可称“后徐国”。当时这一带是傍海荒僻地域,政治管理尚处空白状态,徐国君民融合当地民众,共同耕作,春种秋收,祭天祀神,过着平和稳定的生活。当时处于战国时期,北方列国纷争,七雄兼并,战火不息,无暇顾及东南海隅一角的“后徐国”.这也造就了这个流亡政府的相对稳定,在这里继续生存了三百多年。遗憾是各种文献均没有记载,致使“后徐国”这三百多年的历史成了空白。直到汉惠帝三年(前192),东瓯国兴起,兼并了“后徐国”,徐国才彻底消亡。因而史籍记载徐国亡于公元前512年,这个结论是不甚准确的。

 

解读小人尖“祭坛”

 

1990年5月,台州路桥(原属黄岩)石浜山小人尖建六面亭时,在山顶一米多深的土层下,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器物,有短剑、戈、斧、矛、簋、盂等等的青铜器22件,青瓷直筒缸及青瓷盂型豆等等原始瓷器49件,其中豆有45件,此外,还有玉环与各类陶器,共计78件。

小人尖出土的器物揭示了一部尘封数千年的历史,引起考古界的轰动,为研究中原地域与台州湾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留给人们一连串的谜题:这批上古时期的宝物为何埋到当时荒僻的东南海滨?这么多珍贵的器物又为何集中埋在一起?古人为何不深藏村舍或城区,却埋到这荒僻的山上?为何不埋在隐蔽的山下,却埋到山顶呢?埋藏的主人又是谁呢?许许多多的出土文物均来自古代帝王或贵族的陵墓,这小山顶非陵非墓,又有什么秘密?

经考古工作者一再考查,初步推断:这小人尖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也是“后徐国”的祭坛,埋藏的是徐国祭祀的礼器。

上古时期,人们受天命的影响,产生对自然的崇拜,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人神沟通,“敬天法祖”,设坛祭祀天地先祖,祈求上天庇佑。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即“周礼”),宗法方面已趋完善。史料所记,周室先后分封100多个诸侯,分封诸侯时,授爵、授民、授疆土,在封域内建都城立邦国。周天子是天下宗主,集政治、宗法、领袖于一身。诸侯王对周天子须按期纳贡、朝觐,应召时须及时出兵助周王朝讨伐。各个诸侯国的内政是自立的。

据资料介绍,宗主国按宗法赐给每个诸侯国一套祭祀礼器与一撮王土。诸侯国视上国赐的礼器为国宝,祭祀山川,鬼神,祈求福祥,并将所受的一撮土放于建置的社稷坛中。祭祀礼器有青铜器、爵、鼎、豆、盂、簋、盘等等。豆的形状如现代的摊口碗,盛放祭祀的物品。

《周礼》记,“凡诸侯之礼,上公豆40。”诸侯国举行祭祀,须置豆40只,放置谷、麦、豆、枣、饼、鱼等等。小人尖出土西周祭祀礼器中的豆有45只,进一步证实这是他们的祭祀器物。

历代王朝对祭祀天地都很重视,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在都城之郊建社筑坛,举行祭典,春日耕种前,祈求天神保佑丰收。秋天收获后,报答感谢神灵的恩情。祭祀这日,大家抱着各种供品,抬着神器,敲着鼓乐,祭典活动很是热烈隆重。

徐国宗室与民众避战徙居今台州黄岩大唐岭下,并选小人尖筑祭坛,祭祀山川。国家级的祭坛大多设于都城之郊,这小人尖地处“后徐国”王城的东北郊,山高不足200米,前边是渺渺无涯的海域,直对徐国故土。结合周边地域与出土文物来印证,小人尖祭坛是“后徐国”君臣祭祀山川之说应是成立的,也令人信服的。

小人尖出土上古时期的器物,对探索与研究台州地域古代的历史与文化有极重要的价值。到了汉初,汉王朝赐封东瓯王管理东瓯地域,“后徐国”无能力抗衡,他们的军事实力与防御能力都很弱。苦苦经营了三百多年的“后徐国”王城归东瓯国所有。

古时,国家的变迁,须另行迁建社稷坛。丧国后,圣神的社坛不能废,须用东西将它遮掩起来,让它不受天日,得不到生机,引得“恶者失之”。徐国臣民将国家祭祀礼器埋于祭坛下,再用土掩了祭坛。国家灭亡引起社稷的变迁,所以后人称国家为“社稷”。

相传徐国从夏朝建国,直到公元前512年被吴所败,其国君率一批臣民南逃到大唐岭下再建王城,仍以一个小邦国构建聚居生活。又安稳地默默生存了三百多年,直到汉惠帝时置东瓯国,徐国才彻底消亡。这套祭祀礼器也随着消失。

 

浅识徐山与徐偃王墓

 

南宋《嘉定赤城志》记:“徐偃王墓在县(黄岩)东南二十五里胜果院(寺)后,有土砖台址及石笋尚存。”史书又记:“其山叫玉瓶峰,因徐偃王葬这里,改名徐山。”相传徐偃王在这一带扶过犁,教民众耕作,徐山也叫“犁头山”。

台州及黄岩好多方志都有上述的文字记载,所谓“徐偃王”应该是徐国南徙后的领袖,确切说这墓主是“徐王”。路桥徐山下的胜果寺西侧有徐王墓与石笋,石笋高出地面约三米,孤岩耸立,基建时,两垛石笋被炸掉一垛。

探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从黄岩地域出土文物来分析,好多傍山地带都出土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刀、石犁头等等,说明新石器时期,这一带已有不少民众聚居,过原始的渔猎种植生活。徐国君民流亡到这里,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与文化,与本土民众共同生活,相互融合,也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后徐国”部份民众在小人尖祭坛对面的玉瓶峰下定居生活,徐王死后,葬于玉瓶山下,后人改名为“徐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附近有徐岙、徐洋、徐山泾、徐山乡等等地名。

另外,南逃后的徐国君主与臣民在这里生存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玉瓶山距“后徐国”王城不远,一代代的徐王和当地民众共融,教他们耕作,有的徐王亡故后,择这里为归宿之地。当地这方面的民间传说也好多。

 

后徐国与东瓯国

 

徐国流亡政府在南方建新的王城,又延续生活了三百多年,他们这段历史比后来的元、明、清等各个朝代都长,应值得史家的关注。

那么“后徐国”的版图有多大?他们的人口有多少?这些资料在史书上都难找到,我们只能从东瓯国的史料中,逆向去获取部份信息。

东瓯国的疆域有现今的台州、温州、丽水那么大,古时的国界是很模糊的。东瓯国是汉王朝赐封的。汉惠帝三年(前192),佐汉伐秦论功时,闽君驺摇的功劳大,被立为东海王,又称东瓯王,管理东瓯地域,都城初期设后徐国王城。这一年,便是徐国最后消亡的时日。

汉景帝三年(前154),爆发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刘濞要东瓯国协助。东瓯国出兵万余拥吴反汉。一个小小郡国能调出万余人马,说明当时东瓯国的人口众多,经济与军事的实力都很了得。后来刘濞兵败南逃,求东瓯国保护,东瓯王权衡利弊,杀了刘濞向朝廷请功,保住了国土.

刘濞的儿子逃到闽越国,他恨东瓯王,劝闽越王攻打东瓯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王发兵攻打东瓯国,东瓯国的国君贞复战死,新君驺望向朝廷求救,汉武帝派严助从会稽率大军浮海往救东瓯,闽越国见汉王朝出兵,便不战自退。

史料记载,汉朝廷退兵后,闽越国多次出兵侵扰东瓯国,东瓯王驺望害怕闽越国的侵战,向汉朝廷请求将举国民众迁徙江淮地域,经汉武帝允准,于元封三年(前108),东瓯国四万民众迁到江淮地区的庐江郡(安徽舒城一带)。这批迁民好多是徐国的子民,当然,留在当地的民众还是很多的。至此东瓯国亡。

后徐国的版图及人口与东瓯国虽然无法划等号,从中却透出好多的信息。站历史高处纵览,东瓯国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他的繁荣兴盛与后徐国三百多年苦心经营的基础密不可分。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东瓯国的史事,《浙江通志》《台州府志》《黄岩县志》等等方志,将“徐偃王城”都记进地方志书,均不详情。

古代有许许多多的小邦国,都是社会构建中的一个分子,他们生息繁衍,冲突融洽,此消彼长,史官们很少记载,便成史学界理性的荒原。四川广汉的三星堆,新疆的楼兰古城等等都是如此。

上古时期的纪年与史事,好多是口耳相传,具一种模糊的概念,须经科学勘查及考古发掘的印证,方能凸显历史的真实。

筑巢引凤,见仁见智,希望对“后徐国”奇丽多彩的历史,能有更多更好的解读。

 

“共和岩画”之谜

 

二十一世纪初,台州路桥共和茅山头石壁上发现了一处岩画,石壁坐北面南,岩画面积高两米多,宽近五米,阴线刻出戊形图饰,如变形的人体图案及飞禽走兽、太阳等图案,虽经几千年风雨侵袭,但画面保存完整清晰,似画非画,不象字不象画,大小也没有规则。虽然字画莫辨,但构图和谐,单纯古朴,疏密有致,很有意趣。好多考古工作者见了尚说不出究竟。四川珙县、宁夏贺兰山、广西及云南境内都发现古代的岩画,画面大多是放牧、捕鱼、格斗、张弓、狩猎等等,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图景,但共和岩画与各地的构图格局都不相同,这岩画不象古人随意刻划的符号,似乎是某种事物的记叙,此议如成立,这岩画便含有一定的意义,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可惜目前尚无法破解。

有关文物部门来实地考察,大家倾向是秦汉以前的作品,但内容尚无法破译。共和岩画仍罩着种种神秘的色彩。

这处岩画东边不远是徐山,也就是传说中徐偃王教民众扶犁耕作的地方。徐山下有徐偃王墓(徐王墓),结合“后徐国”的历史及小人尖祭坛等等综合分析,茅山头一带是后徐国君民活动的地方,他们用智慧的双手在这里挖渠、引水、辟地、殖谷、捕鱼、狩猎等等,这岩画很可能他们所作,是一处上古时期的文化遗存,是否记载什么重大事件,有待考证。

如果此论成立,共和岩画的创作年代应在战国后期,因为秦代有小籇,汉代有隶书,中原地域的文字趋向统一。

“后徐国”民众在这一带生活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小人尖西周文化遗存发掘已敲开后徐国历史的大门,从多角度综合思考,现今的大溪、黄岩院桥及路桥等等地域,可能还会有许多后徐国的古墓葬及文化遗存,尚待我们去发现。

共和岩画究竟有多少奥秘,有待进一步探索,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

 

相关链接:

11984年,距温岭大溪徐偃王城遗址十公里的琛山,出土一件商代的青铜蟠龙大盘,专家认为这是徐国的“传国宝器”。

2.宁波东钱湖畔有“徐偃王庙”与“徐偃王墓”。据传浙江的象山与湖州也有徐偃王墓。

3.清《徐偃王志》记:徐偃王后人自黄河入海处达越地,定居舟山群岛,舟山岛上有很多处“徐偃王庙”。此外,舟山岛的泗礁山、泗洲塘、泗洲岙等等地名都与徐偃王有关,舟山还有泗洲庙,供奉“泗洲大圣”。

4.徐山(江苏铜山县吕梁村),群山环抱,南临泗水(黄河故道),地势险要,曾是当年徐国流亡民众的居地。当地民谣:“黑山马山草料山,徐山坐落在中间,当年偃王息鼓地,留得仁义在人间。”

5.江苏泗洪县太平乡香城村,据传该城是徐偃王所筑,香城是因徐王妃子的“粉妆楼”而名。

6.山东泗水汉舒村有徐国第五代国君徐豹墓。

7.江苏邳州发掘的“梁王城”古遗址,是徐国后期的古城。

8.浙江的衢州、龙游、象山等地均有徐偃王祠与传说。唐韩愈给《衢州徐偃王庙碑》撰文。

9.江西靖安水口乡李家村,先后发现了80多处古文化遗址,出土了不少商周时期的文物,考古界认为好多与南逃的徐国遗民相关。

10.南宋《嘉定赤城志》载:徐偃王庙,在县(黄岩)东南二十五里。

                                      

主要参考书目:

     《嘉定赤城志》陈耆卿    中国文史出版社

     明《万历黄岩县志》

     清《光绪黄岩县志》

    《史记》司马迁   中华书局

    《资治通鉴》司马光   中华书局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   人民出版社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